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张锴
发表时间:2018-07-05T16:23:52.1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作者:张锴赵梓帆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电力科技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大的作用,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在电力科技中具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和等级的不断提高,系统的网络结构和运行方式日趋复杂,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城县供电公司山西晋城 0481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电力科技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大的作用,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在电力科技中具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和等级的不断提高,系统的网络结构和运行方式日趋复杂,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主要对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分析
1 前言
当前,随着电网运行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继电保护在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越重要,严格意义上来讲,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程度与整个电力系统科技研发水平是同步的,电力科技的发展中包含了继电保护技术这一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电力科技的进步也会对继电保护技术提出更好的要求,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继电保护技术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在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与安全性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效果。
2 状态检修概述
状态检修也叫预知性维修,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的好坏来确定是否对设备进行检修。
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状态而进行的预防性作业。
状态检修首先由美国杜邦公司提出,以设备当前的工作状况为检修依据,通过状态监测手段,诊断设备健康状况,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检修或最佳检修时机。
状态检修的目标是减少设备停运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用系数,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行检修费用,改善设备运行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状态检修主要包含设备状态监测、设备诊断、检修决策三个环节。
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状态监测是设备诊断的依据,检修决策就是根据设备监测与诊断的情况,确定具体的检修计划或策略。
电力系统长期以来实行的以预防性计划检修为主的检修体制,主要依据检修规程来确定检修项目,存在设备缺陷较多的检修不足,设备状态较好的又检修过度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导致检修的盲目性,实际上很难真正实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检修目标。
3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势必会使得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电网设备数量大幅增加。
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预防性试验进行状态检修,就会造成检修人员少和设备多之间的矛盾。
在越来越大的检验工作量情况下,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继电保护检修模式是进行定期检验,它不考虑设备的健康水平,到规定的时间就进行检验,完全没有针对性,这势必会使检修成本大大增加。
在变电检修技术不断发展,推进一次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的前提下,如果继电保护没有进行相应的状态检修工作,就会造成一、二次设备检修策略的不匹配,使得设备重复停电,显然会大大降低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电网的复杂造成了检修工作量的大大增加,由于在进行继电保护检验过程中,必须要求一次设备停止运行,这就会严重影响电网运行方式,在增加调度和运行人员操作工作量的同时,也会对电网运行安全构成威胁;3)在目前的变电站设计中,一般没有考虑设置10kV旁路母线开关,在继电保护检验工作中,对用户的停电会造成负荷的损失。
4 继电保护检修现状
1)现行的计划检修体制虽然简单易行,但存在漏修、重修、检修混乱等问题,不能按设备的缺陷情况做到检修频率和检修力度的合理分配,无法实时发现并检修设备问题,致使电力系统存在故障隐患。
简单来说,这种计划检修方法“费力不出工”;
2)因一次设备检修与二次设备检修之间出现重叠,二次设备检修要在一次设备停电时才能进行,这样不仅增加设备停用时间、造成经济损失,而且频繁的
断路开路和设备的停运启动会增加操作危险和降低设备寿命,再加之更长的一次设备运转和更高的供电可靠性,检修体制继续改革; 3)继电保护检修作为维护电网正常运行的被迫手段,应尽量避免使用。
且检修工作周密而复杂,检修频繁和操作不当反而会影响设备原有的可靠和稳定,致使继电保护装置误动、拒动。
5 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分析
5.1 实施状态检修以在线监测为基础
在电网正常运行前提下,在线监测技术可实时对设备进行测试,准确迅速地检测出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及时的反馈,在线监测技术是实现状态检修的基础。
5.2 技术的提高是状态检修的关键
在电力系统中,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使得计算机监控代替人完成了大部分的监测工作,但是计算机的监控需要人去控制和操作,依然对人的素质有很高要求,比较两种工作的不同要求:纯计划检修只需要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就能够很好的完成工作;但是在状态检修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综合的专业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人员具备技术的要求。
5.3 分析设备状态是状态检修的核心
通过在线监测,得到设备的运行信息,得到这些信息后最重要的就是借此合理诊断设备状态,对设备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有效了解,找出行之有效的检修办法。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数理统计方法对状态检修来说十分关键:在评估某种设备状态时,可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它的过去资料及历史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其未来状态的可能变化趋势作出可靠的判断。
6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实现
6.1 实现保护自检功能
保护装置受益于微机保护技术的日益成熟,借助编程技术保护装置具备了自检功能。
因此,与过去经常出现整定值发生偏离预计值的现象相比,它的保护动作特性是确定的,不需要通过定期的检测手段进行调整。
因此,微机保护装置以现代微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已具
备实现状态检修的功能条件。
6.2 保护二次回路分析
除了装置自身外,继电保护状态检修还有诸多环节,例如:直流回路、交流输入、操作回路等。
它的重要技术是:在采集电气设备状态特征量时,必须避免任何“盲区”。
需将保护系统所需要监视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划分。
6.3 监视电压回路和电流回路
1)电压回路的监视
电压回路的异常监视体现在三个环节:(1)两相或者是单相的电压失常;(2)三线电压在线路充电时自动消失;(3)三相电压在电力系统正常负荷情况下自动消失。
2)监视电流回路
造成保护失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电流回路断线的影响。
因此,要重视对电流回路异常问题的检测工作,主要识别方法是,如果不存在零序电压的条件下检测到了零序电流,则可以充分说明此时零序电流回路存在故障。
由于电压互感器的联结必须反映一次侧的零序电压因此,在变压器的选择上,必须使用三相无柱式或一次侧接地式的,采取延时警报、瞬时闭锁逻辑。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技术和通信技的不断发展,系统的稳定性对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同时也要求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因此,迫切希望能实现对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管理由“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的方针向“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观念转变,这就要求继电保护人员应当在施工、检修及试验过程中,规范作业,才能保证保护装置可靠性、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文江.郭新安.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1)
[2] 林君芳,陆兵.刍议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硅谷,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