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项目策划书篇一:工程概况新会市银洲湖被誉为珠江三角洲的一颗明珠,广东省桥梁博物园区就座落在这美丽的银洲湖畔。
园区之南,崖门大桥长虹卧波,连珠海、通阳江、直达湛江;园区东岸,宋元海战的古战场,轻涛拍岸、碧水缠绵,记述着一代王朝覆灭的悲壮与惨烈;圭峰山、小鸟天堂、梁启超故居、唐窑古井等名胜古迹沿岸展开,形成明星串珠似的景观长廊。
“山东路,广东桥”。
自古以来,广东的桥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历史宝库中的瑰宝。
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广东的桥梁建设快马加鞭、方兴未艾,一座座质量上乘、科技含量极高的大桥,犹如道道彩虹镶嵌在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岭南大地上。
屹立于新会市银洲湖的崖门大桥就是本着“做一项工程、树一面旗帜”的原则,为争创国家鲁班奖、全国优质工程奖而完成的又一力作,从而再一次翻开了广东桥文化的新篇章。
为了让世人更直观地了解广东省桥梁建设的历史和成就,广东省桥梁博物园将崖门大桥头两岸作为建园选址,并期望以此为契机,促进和带动银洲湖周边经济、文化的振兴和旅游的发展。
我司十分荣幸地承接了此项工程的设计任务。
本着建设一流桥梁博物园区的目标,发扬“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路桥精神,我们将为业主提供充满创意又切合实际的景观、展示设计和周到的咨询、设计服务。
一、银洲湖周边旅游资源分析与规划银洲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湖区内不仅有著名的崖门渔港,还有宋元海战、古井唐窑、梁启超故居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及遗址;小鸟天堂、圭峰山等国家森林公园又同雄伟壮观的崖门大桥、古兜温泉等一齐,构成了当今旅游业最具潜力的“山、水、泉、林、文、古”于一身的旅游资源。
1. 规划及原则:1) 以桥梁景观为契机,营造整体旅游环境的原则;2) 突出桥梁文化、科学含量,推进可持续发展及生态保护的原则;3)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服务的原则;4) 将桥梁景观、水景、人文、自然融合,开发地方旅游特色产品的原则;2.旅游资源分析:2-1 自然与人文资源:新会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人文资源荟萃、山水风光旖旎、不仅有着众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土地、淡水、水产、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是岭南文化发祥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崖门大桥枕山临海。
雄踞于群峰绿波之间,使古迹遥相辉映,山光水色饱览无余,更加凸现了新会市作为珠江八大出海口最西边门户的战略地位以及在未来发展中得天独厚的潜力区位。
22-2 交通优势:银洲湖紧靠崖门出海航道,是珠江三角洲、西江和潭江航运出海的门户。
航运条件得天独厚;其陆路交通也十分发达,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横跨崖门海口;沿湖两岸有金门、南门公路与佛开、新台、江共、广珠等高速公路连接。
铁路、民航易十分便利,为推进开发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交通基础。
3.旅游资源规划:以展示北岸古城风情为景观起点,逐渐向东岸现存的古迹、遗址展开,并以此为基础用广场、雕塑、观光步道将北岸和东岸连接起来,形成“以博古为主轴”的景观旅游区域。
另以崖门大桥为景观中心,展现桥梁文化及现代科技的发展,建设一些观光、休闲、文化、展示的建筑及设施,形成“以论今为主轴”的景观旅游区,并与古兜温泉等自然生态旅游区域一起构成三‘区’拱月之势。
1) 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将银洲湖北岸及东岸的历史文化遗址(如梁启超故居、古井唐窑、古战场、奇石、国母祠等)用广场、雕塑、观光步道将其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反映古今历史变迁、地方风情、建筑特色的风貌旅游线路。
2) 森林生态旅游:利用和开发小鸟天堂、圭峰山、古兜山自然、生态资源,开发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产品。
3) 桥梁文化旅游:以广东省桥梁博物馆为辐射点将银洲湖西岸开发成桥梁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
4) 宗教文化旅游:包装推出玉台寺、孔庙会等旅游活动。
5) 银洲湖水上旅游:利用银洲湖黄金水道的地理优势,开辟水上休闲观光旅游线路,展示两岸的田园风光及古城风貌。
6) 会议旅游:完善会议中心及接待设施、配备同声传译功能,达到接待国内外大型会议的能力。
3二、崖门大桥两岸景观总体规划构思1.设计目标:1) 以广东省桥新会市梁博物园区为辐射点,以展播为龙头,带动银洲湖周边旅游、经济、文化的开发及发展;2) 以桥带景,展现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的桥头公园的独特风格;3) 展示广东省桥梁建设的历史、成就;4) 突出表现崖门大桥建设的过程及业绩;5) 汇集广东桥梁建设的窗口、桥梁专业学者的学术基地;6) 使之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桥梁科普教育基地;2.设计原则:1) 突出古城新会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的特色;2)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提高城市品位,带动地区经济更快发展的原则;3)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统一沿续、互补和谐的原则;4) 保护场地原有资源和环境再利用、再创新的原则;5)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园区实现“自我供血”式的经营开发原则; 6) 力求突出趣味性、交互性、参与性、形象性的原则;3.主要服务对象:1) 桥梁专家及其学者;2) 国内外游客;3) 儿童及青少年学生;4) 当地及周边城、镇居民;44.东岸历史文化园区的景观设计构思:(博古篇)1) 正气园:以崖门古炮台为原址,利用(古炮台历史资料及相关器械)展示、浮雕、雕塑、小品等手段,突出表现忠心报国、正气浩然的主题思想。
2) 英雄广场:以古战场为原址,运用船文化、鱼文化的符号及宋元海战为主题的群塑、浮雕和古代兵器展示等,形成具有浓郁古文化的广场及休闲空间。
3) 新会爱国主义历史展馆:展馆以岭南建筑风格为主,对新会的历史、人文、古迹进行生动全面的展示,使之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西岸桥梁博物园区的构思(论今篇):1) 入口及停车场:包括入口标志、主题雕塑及停车车位等。
2) 桥梁博物馆区:包括建筑设计、前广场、天桥、变电所等。
3) 观景平台区:包括室外桥梁展区、观光休闲区等。
4) 世界桥梁微缩园区:以世界著名桥梁微缩模型及相关资料为展示内容。
5) 娱乐休闲区:①娱乐区:以桥梁为主题的娱乐设施如:过铁索桥、攀桥塔、桥形滑梯等。
②休闲区:包括餐饮(新会特色小吃为主)、旅游纪念品商店、轻吧及休闲区域。
③游艇码头区:游艇停靠点、集散广场、雕塑等。
5篇二:XX县博物馆建设项目计划书XX县博物馆建设项目计划书一﹑项目名称:XX县博物馆建设项目二﹑项目概况:XX县博物馆建设项目计划在我县城内原有遗留下来的“XXXX”为核心的古建群,在原有古建群的基础上改扩建基础设施,达到博物馆的建设标准。
在原有古建的基础上设计规划博物馆的建设,也符合文物保护原则的四字方针。
建成后的XX县博物馆基本由文物库房、陈列展览、科学研究、群众服务、行政办公、安全防范等六大部分组成。
三、用地概括1、地理条件:XX县博物馆位于XX县城老街东面,XX县城周围XX铁路横贯东西,XX国道交汇于县城,XX高速公路自西向东穿境境而过,境内交通便捷。
XX县博物馆已建有“XXXX”等古建,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
此次是在原有古建的基础上向东南扩建。
2、环境条件:XX县城,位于县境中心部位。
县城城址,建在汉江北岸石质高台。
四面群山环抱,依山傍水。
城南有汉江缓缓东流,城西有XX河及XX河交汇,城东与XX乡为邻,城西北和XX 乡接壤。
城区南北宽近XX公里,总面积为3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边缘湿润季风气候四、设计内容和使用面积分配建筑部分:主要功能为文物陈列和文物管理,总建筑面积2500(可上下浮动5%),建筑主体为“XXXX”古建群。
1、(依托古建群改建部分)展藏部分(300㎡):主展厅(500㎡)临时展厅(200㎡),封闭库(200㎡);可考虑适当室外场景模拟展示,不计入建筑面积。
2、(新建建筑部分)观众服务部分:(300㎡):门厅、咖啡厅或茶座(含食品小卖)、图书和纪念品销售,以及售票、值班、小件寄存、问询服务,面积可自行掌握,100人多功能放映厅(包括控制室、储藏间,可采用人工照明,100-120㎡)。
研究、办公部分(800㎡):研究室,阅览室及开架库,学术活动室,藏品工作室,馆长室,小型会议室,接待室,总务室等,面积可自行掌握。
辅助用房(200㎡):消防及安全控制室,变配电室,储藏室,卫生间。
景观部分:入口广场、室外庭院景观设计。
五﹑项目建设内容以及建设规模:(1)征地:面积1000m2 (2)展览大厅:面积800m2 (3)文物仓库:面积400m2 (4)办公楼房:面积800m2 (5)观众服务、辅助用房:面积500m2 (6)道路硬化与环境的绿化美化等六﹑投资估算:建设总投资,估算计需陆佰壹拾万元(¥:XXX元)。
见下表:七﹑项目资金筹措方式:项目总投资XXX万元,其资金筹措方式为: 1、争取国家和省市博物馆建设专项资金XXX万元 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XXX万元。
八、石泉县博物馆设计要求1、强调人与环境的意识外部环境:根据XX县城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等)、人工环境(城市、道路等),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等),进行XX县博物馆的整体设计布局。
内部环境:在不损害古建的基础上,依托“XXXX”古建内部原环境,设计博物馆的展出环境。
注意人与展品之间的关系,根据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来进行空间和流线设计,并设计好展品展示的物理环境(采光、照明、通风、安防、消防等),提倡考虑无障碍设计。
2、强调建筑的类型特色博物馆作为一类重要的文化建筑,往往具有社会、文化方面的象征意义,应结合“XXXX”古建群的具体位置,发掘博物馆在建筑文化和艺术上的特色和潜力。
3、办公区域建筑设计要求:形成独特的文化展示氛围,充分考虑已有古建群的建筑风格变化,使古建建筑与新建筑在概念和形态方面相融合。
新建筑建筑特色鲜明,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彰显XX的历史价值和重要地理地位。
建成后的博物馆应考虑同周边环境的关系,并利用其作为旅游服务景点带动周边相应产业的发展。
4、设计规范要求:查阅并严格遵守下列规范中的有关条款:(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20XX)》(2)《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XX)》(4)参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XX)》5、经济技术要求:新建建筑造价和结构形式不做明确限制,古建部分的展藏部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用集中空调,但提倡自然通风和采光。
6、规划设计条件:建筑退东南侧道路边线10米,退用地红线5米。
九、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在项目立项资金到位的情况下,总建设周期计划1年6个月,在确保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的前提下,创造优良工程。
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办结征地及建设手续,所有主要建筑竣工。
计划用时1年。
第二阶段:装修及购置、安装、调试各功能厅(屋)内的陈展、安全等设备。
大体用时6个月。
第三阶段:道路、广场的硬化、环境的绿化等,计划用时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