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PH值。实验表明:亚硝盐处理咸肉,都会 检出亚硝胺的量,其大小随亚硝盐的浓度 而增大。且随加热时间与PH值有关。PH为 3.4时,亚硝胺形成速率快。 ②、烹调方法:高温烹调大于180℃,亚硝 基吡哆烷最多。油炸、熏肉有微量亚硝胺 形成。而低于100℃烹调无亚硝胺形成。 ③、腌制剂:又叫佐料,通常黑胡椒和辣 椒香料会产生亚硝胺。加Vc或异Vc有抑制 亚硝胺的形成。 ④、霉变食品:霉菌和细菌污染会促进亚
第二节 有害金属对食品的污染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2.1、有害金属污染食品的来源: ⑴、自然界金属被食用动植物吸收、吸附 如富硒区。 ⑵、工业三废和农药化肥使用造成的污染 废水、废气、废渣、不合理排放及农药 化肥中的有毒金属。 ⑶、加工过程和包装材料的污染。 食品加工的机械、管道、包装材料等。 2.2、食物链与生物放大作用 食物链:
第三章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学习和掌握各种化学污染物污染 食品的途径、对健康的影响及预防 措施。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第一节
农药对食品的污染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1.1、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病 虫草及有害生物的化学合成或来源于生物 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制剂。 1.2、农药的种类: 全世界使用的农药有600多种, 按用途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 粮食熏蒸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按组成结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 除虫菊酯、有机氯、有机砷、有机汞。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酸泡菜等食品加工,造成亚硝酸胺含量高 ②、高温烘烤:如油煎咸肉片,用木炭火 烟熏烤肥肉、鱼、香肠、火腿肠等。 ③、肉制品中添加发色剂:加工肉制品时 为达到色泽鲜艳目的,添加亚硝酸盐使肉 类亚硝胺含量升高。 ④、豆的发酵品(酱油、毫油)等含有少 量的亚硝胺 3.4.3、亚硝胺形成的因素 ①、食品中添加亚硝酸盐量,加热时间和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肝癌高发区副食,以腌菜含亚硝胺最多, 对肝癌高发区,亚硝胺检出率达60%。 2.4、亚硝基化合物危害的预防措施: 长期慢性的亚硝胺摄入可引起肿瘤或癌 变,为预防亚硝胺对人体危害,从食品的 生产、加工和抑制体内合成采取综合措施 ⑴、控制加工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使用量 亚硝酸盐的添加量参照国家标准:肉类 制品、肉类罐头亚硝酸盐<0.15g/kg ;残 留量:肉制品<30mg/kg 、肉类罐头<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⑴、农药种类选用要适当。 ⑵、严格控制用量及注意间隔期。 ⑶、健全农药保管、使用、操作制度,防 止由于工作失误而导致农药污染食品。 ⑷、注意食品食用方法,减少农药残留。 1.5、防止果蔬污染的卫生要求 ⑴、加强贮藏措施,防止果蔬腐败变质。 ⑵、灌溉用水的卫生要求 ⑶、施肥的卫生要求 ⑷、食用前的清洗和消毒。 1.6、有机氯农药对食品的污染 常用有机氯杀虫剂为六六六、DDT,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含铅印刷颜料; 含铅农药。 (2)、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体的铅主要经口和皮肤吸收,未排出 体外的铅取代钙面沉积于骨。 ①、铅中毒的发生机理: 抑制血红蛋白合成; 神经损伤; 肾脏损伤; 红细胞毒性。 ②、铅中毒表现: 急性中毒主要症状:神经系统、造血器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⑶、中毒预防: ①、食品中DDT、六六六的去除: 去皮壳:如粮食去皮、水果削皮; 加热:通过加工去除。 ②、制订允许残留量。P71 1.7、有机磷农药对食品的污染 常用的有机磷杀虫剂:甲胺磷、乐果、 敌敌畏,它们半衰期较长。 ⑴、食品中有机磷的毒性: 属神经毒,抑制胆碱酯酶,造成乙酰胆 碱大量堆积中毒。 急性中毒症状:
(2)、胺类: 所有动植物食品含有胺类,因为蛋白质 是胺的前体物。如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 且又有胺类物质存在时,在适宜条件下便 可形成亚硝胺。决定食品中亚硝胺形成的 三个重要因素:亚硝酸盐的浓度、PH值、 加热时间。 鱼组织中二甲胺;晒干、烟或装罐食品 3.4.2、哪些加工食品容易形成亚硝胺 ①、腌熏:主要以盐腌咸鱼、盐腌咸菜、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3.4 N—亚硝胺对食品的污染 3.4.1 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污染 (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氮肥大量使用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主要 来源; 土壤中的硝酸盐生成菌转化作用,导致 蔬菜中亚硝酸盐升高。见P95 新鲜蔬菜 腌制泡菜; 鱼肉中添加亚硝酸盐。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酒类
海水鱼 贝类 藻类 甲壳类
甲壳类干制品
0.5
0.5 1.0 2.0 1.0 2.0 1.0
其他海产品
奶粉
按鲜奶折算
2.8、膨化食品中铝超标 案例分析:膨化食品铝超标 DV播放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第三节 N—亚硝基化合物对食品食品污染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3.1、N—亚硝基化合物的结构 N—亚硝胺: N—亚硝酰胺: 3.2、理化和化学反应 N—亚硝胺:在中性和碱性中较稳定。 能 水解、加成、转亚硝基、还原、氧化、 光化学反应。 N—亚硝酰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 不稳定。 3.3、生物活性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3.3.1、毒性 低毒,肝损伤多见,也有肾损伤和血管 损伤。 3.3.2、致癌性 ⑴、动物试验: N—亚硝基化合物有致癌作用,是前致 癌物。 N—亚硝酰胺是末致癌物,直接致癌。 ⑵、人类流行病学: 智利—胃癌;日本—胃癌;林县—食管癌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⑵、食品中的残留: 植物性食物,特别是水果蔬菜。有机磷 农药,室温下经7~10天消失50%。 ⑶、中毒预防: ①、防止食品污染:减少残留、间隔使 用; ②、清除食品中的有机磷农药: 通过加工、淘洗、烹调可降低。 ③、制订允许残留量。 1.8、氨基甲酸酯农药对食品的污染: 1.9、拟除虫菊酯农药对食品的污染: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强致癌性;较强致癌性、中等致癌性、 弱致癌性。 硝基化合物:几种重要的N—亚硝基化合 物对动物最低致癌剂量:二甲基亚硝胺 (NDMA)大鼠0.13;小鼠0.01;二乙基亚硝 胺(NDEA)大鼠0.13;吡咯烷亚硝胺大鼠 5.00。 3.3.3、致畸作用: N—亚硝酰胺能引起仔鼠脑、眼、肋骨 和脊柱的畸形。 N—亚硝胺致畸很弱。 3.3.4、致突变作用
(2)、镉对人体健康危害:长期摄入含镉量 较高的食品,引起慢性中毒,在机体内的半 期为10~35年,主要沉积于肾和肝,症状为 肺气肿、肾功能损害,支气管炎,高血压
品种
大米
杂粮,玉米小米
指标
0.2
品种
面粉
指标
0.1
0.05
0.1
蔬菜
蛋
0.05
0.05
肉、鱼
水果
0.03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官、肾脏发生病变症状为食欲不振、头痛、 肌肉关节酸痛、腹痛等。对儿童危害更大, 有损脑组织造成发育迟缓、神经萎缩等症 状。 ③、铅的限量: ⑶、案例分析: 铅铬绿——对茶叶食品的污染 DV播放
铅铬绿——对食品的污染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茶叶污染与未污染对比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来自于使用有机汞农药及含汞废水灌溉农 田)。 (3)、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无机汞通过吸 吸入危害人体健康,主要沉着肝、肾,造 成伤害。而有机汞如甲基汞有畜积作用, 在人体的半衰期70天,在脑中245天。 中毒症状:主要与血液进入大脑,使肢 体端末和口唇周围麻木刺激有疼痛感,出 现手部动作、知觉视力等障碍、语言、步 态失调,严重者全身瘫痪,精神紊乱。
食品中汞的限量标准
品种 粮食(成品 粮) 指标以Hg计 mg/kg
品种 乳制品 肉蛋类
指标以Hg计 mg/kg
0.02 0.01
按牛乳折算 0.05
薯类
果蔬
牛乳
其他水产品
0.01
0.01 参照鱼的标准蛋制品 Nhomakorabea鱼
按蛋折算
0.3,其中甲 基汞小于0.2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2.4 食品中镉的污染 (1)、污染途径:一般食品中都含有少量的 镉,植物性食品低于0.05PPM,动物性食 品特别是动物的内脏镉含量更高,镉污染 的食品有:甜菜、洋葱、豆类、萝卜易受 污染;海产品、动物肾脏镉的含量较高。 特别是烟叶和贝类,镉含量最高。镉的污 染来于采矿、冶炼、电镀、蓄电池、油漆、 颜料、陶瓷工业的“三废”。
等。最严重的为“痛痛病”,如日本富山 县境内的人,长期食用污染区含镉甚高的 大米,患上“痛痛病”。 (3)、食品中镉限量标准:GB15201, mg/kg ⑷、案例分析:痛痛病——镉中毒 2.5、食品中铅的污染 (1)、铅的来源: 工业污染:“三废”排出铅、含铅汽油 污染农作物; 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马口铁、陶瓷、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生物放大作用: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 度比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很多 倍。 2.3、汞对食品的污染 ⑴、未经净化处理的工业废水排放入河川 海,汞含量增加,沉积于水底,且以甲基 汞形式通过食物链逐级吸收,危害人体健 康。如鱼体甲基汞含量最多,日本水俣病 便是鱼类浓集甲基汞化合物造成的公害。 ⑵、工业三废可增加土壤中汞含量。因农 作物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汞(而土壤中汞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50mg/kg 。生产熏制食品时利用烟液或 烟发生器,消除或降低亚硝胺的生成。 ⑵、阻断亚硝胺的生成。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亚硝酸盐的同 时,加入VC、VE、酚类没食子酸。因为 这些物质含有羟基,首先与亚硝酸盐反应 生成相应酮,亚硝酸盐被还原为NO,阻断 亚硝胺的合成 ⑶、钼肥的利用。 据试验:钼肥能降低粮食、蔬菜芽叶中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增加植物中的VC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