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教师手册》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教师手册》
我希望你现在
宣泄哀伤:面对逝者照片相互表达。 “内疚”处理:“如果我做了„„的话,X 也许就会活着” 走出哀伤:同学、老师分享经验。 重思生命:引导大家珍惜生命,快乐生活,坦然面对生命中的丧失。 告别逝者:每人写一封信给逝者,默哀 3 分钟。 畅想未来:请大家畅谈自己今后的人生规划。 传递拥抱:“我们相互支持,我们共同走过!”“告别悲伤,拥抱未来!”
„„ (五)重要提示 按照上述方法做,大约经过 1-2 周时间就能在几分钟内让自己全部放松。在达到全身放 松的目标后,就可以进入系统脱敏训练程序了。 必须注意,在还没有达到放松目标以前,不要试着用放松法来抵制恐惧感,以免发生意外。
团体辅导方案四:班级恐惧释放 介绍宗旨: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心灵对话:填写《心灵对话》单。
判断标准: • 事发突然,并且有足够强度。 • 自认为“对自己构成威胁”。 • 现有生活状态出现不良变化。 • 常伴有心理、行为发生改变。
危机反应:1—6 周 • 生理:睡眠失常、食欲反常、梦见死者、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肌肉紧张等。 • 情绪:恐惧和担心、无助、悲伤、内疚、愤怒、强迫性重复回忆、失望和思念等。 • 认知: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等。 • 行为:心不在焉、常做叹气、过度活动、哭泣等。
你会变好的
坚忍到底
哀伤辅导过程与任务:
1. 接受丧失:丧失已经发生;接受丧失,不扭曲;接受丧失不可逆转。
2. 经历哀痛:哀痛是必须的;哀痛是正常;接触、感受哀痛。
3. 重新适应:适应生活中的缺少;新的正面自我形象;生活观、信念调适。
4. 投注于新关系:爱的保留;社会系统;生涯任务;希望在明天。
哀伤辅导原则和程序:
帮助学生界定并表达情感;
帮助学生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下活下去;
将感情从逝者身上转移(爱、安全);
允许时间去哀伤;
阐明正常的哀伤行为;
持续的支持;
检查防卫和适应方式;
界定病态行为并转介; 需要转介的情况:
如果学生有以下表现,且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以至于不能正常应对日 常事务,请及时转介给学校心理老师或告知家长。
二、哀伤辅导
青少年哀伤特征:
长期沮丧
否认哀伤
长期焦虑
自责与内疚
睡眠障碍
无法静定
饮食障碍
失去兴趣
哀伤辅导注意事项:
不要去设想学生曾经或正在经历的一切。
不要假设每个学生都会受到精神创伤。
不要使用疾病诊断,哀伤不是心理问题。
不要用救世主跟学生交谈,专注于他们帮助别人的举动。
四、教师自我调节
您可能出现以下反应: 对事件的发生感到麻木与困惑。 对事件的发生产生内疚感。 过份的为逝去学生悲伤、忧郁。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觉得生气,甚至暴躁易怒。 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 容易产生晕眩、呼吸困难、紧张、无法放松等不适感。 对于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三、恐惧应对
辅导目的: 引导学生缓解恐惧心结:从发觉到宣泄; 从讨论事件中认清哪些需要担心,哪些不需要; 启发采取积极预防和安全措施:从恐惧到行动。 孩子从宣泄到认知,由认知到正确的行动,是他们在受挫折的现实环境中,心智成长最
好的教育。 团体辅导方案一:澄清恐惧情结
1、教师引言(5 分钟) 教师用平静的语气,简单介绍这次事件的状况、造成的损害和伤亡,并回顾或举一个温
团体辅导方案二:恐惧自我嘲笑 1、教师引言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受到强烈惧怕压力时,可以透过嘲笑自己的害怕来解开心结,例如: “啊!我怕得两脚发软,哭了起来,简直是吓破胆了!”然后哈哈大笑,“当时我怕得 魂不守舍,差点把尿都急出来了!”然后哈哈大笑。 班级老师可以应用自嘲,带领学生也通过自嘲来调整情绪等。 2、教师布置任务:比比看谁自嘲得最有趣 大家轮流对自己恐惧的事自嘲,有助于学生消除恐惧。教师要先说明: “每一个人都会惧怕,怕是自然的事,正因为有怕,我们才会预防 危险,会去思考解决 问题。我们把心中的怕说出来,对于不合理的部分,由本人加以嘲 笑,可以带来更理性的态
内疚感是为了建立安全感。
哀伤辅导不能做的:
大事化小。
埋怨遇难者。
开玩笑。
寻求刺激(快说说,当时是什么情况?)。
不公正的猜疑(我觉得她就是„„)。
忘记,不再关注。
不能说太过笼统却毫无帮助的安慰话:
做个勇敢的男孩!
生活是为了活下去
一切很快就会结束
你会站起来的
一切将在一年内过去
下场景:
一片嫩绿的草原上,鲜花盛开,我们慢慢地走近了,看到了他/她(逝去的学生),他/ 她在咯咯地笑着,请告诉他/她,你想念他/她,祝愿他/她在天堂幸福,一路走好。
我们要转身我离开了,我们转身看到了一条平坦的大道,花草在两边,微风徐徐,阳光 和煦,你感到温暖起来,血液沸腾起来,你感到一种力量在招呼你,你发现越来越多的同学 走在你的身边,他们是你的亲人、同学、朋友和老师,你昂首挺胸向前走去
不要假设每一个学生都愿意甚至需要与你交谈,安静陪伴就行。
不要询问事件过程中的细节。
不要猜测甚至提供不准确的信息。
哀伤辅导应该做的:
保护和提供安全场所。
给予持续的关注。
பைடு நூலகம் 给予认同。
不要试图打破心灵创伤者的内疚感
调动所有支持系统。
(如果当时„„就不会发生„„)
有关创伤的心理教育。
贵阳一中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教 师 培 训 手 册
贵阳一中 袁章奎 编
2011 年 2 月 22 日
一、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指人在面临自然、社会或个人的重大事件时,由于无法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 己的感知与体验而出现的情绪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 非疾病或病理过程。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危机。
(停 10 秒) “好,现在放松,彻底放松你的双臂,体验放松后的感觉。”(停 5 秒) “我们现在再做一次。”(同上) 第四步(双脚) “现在,开始练习如何放松双脚。”(停 5 秒) “好,紧张你的双脚,脚趾用力绷紧,用力绷紧,保持一会儿。”(停 10 秒) “好,放松,彻底放松你的双脚。” “我们现在再做一次。”(同上) 第五步(小腿) “现在开始放松小腿部肌肉。”(停 5 秒) “请将脚尖用劲向上翘,脚跟向下向后紧压,绷紧小腿部肌肉,保 持一会儿,保持一会
儿。”(停 10 秒) “好,放松,彻底放松。”(停 5 秒) “我们现在再做一次。”(同上) 第六步(大腿) “现在开始放松大腿部肌肉。” “请用脚跟向前向下紧压,绷紧大腿肌肉,保持一会儿,保持一会儿。”(停 10 秒) “好,放松,彻底放松。”(停 5 秒) “我们现在再做一次。”(同上) 第七步(头部) “现在开始注意头部肌肉。” “请皱紧额部的肌肉,皱紧,保持一会儿,保持一会儿。”(停 10 秒) “好,放松,彻底放松。”(停 5 秒) “现在,请紧闭双眼,用力紧闭,保持一会儿,保持一会儿。”(停 10 秒) “好,放松,彻底放松。”(停 5 秒) “现在,转动你的眼球,从上,到左,到下,到右,加快速度 ;好,现在从相反方向转
心灵对话
亲爱的
我们已相隔和离别有
(时间)
每当我想和你沟通时,我感觉
当我想起你时,我记得
最后一次见面,我记得
这些回忆让我感觉
你的死,对我最大的影响是
我没有想到的是
我最大的惊讶是
失去你,我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
如果你还活着,我希望自己可以
如果你还活着,我希望你可以
我一直希望你可以对我说
虽然大家分离了,我们却有共同的
惧怕的非合理性和自我嘲笑的价值。
团体辅导方案三:恐惧放松训练 (一)准备动作 在一般情况下,放松训练程序要求学生先自行紧张身体的某一部位,如用力握紧手掌 10 秒钟,使之有紧张感,然后放松约 5-10 秒,这样经过紧张和放松多次交互练习,学生在 需要时,便能随心所欲地充分放松自己的身体。通常施行紧张松弛训练的身体部位是手、手 臂、脸部、颈部、躯干以及腿部等肌肉。 (二)正式训练 肌肉放松训练时,要使学生保持心情轻松,并舒适地坐在椅子上,训练最好在遮光且隔 音设备较佳的房内进行,并让学生拿掉眼镜、手表、腰带 、领带等容易妨碍身体充分放松的 物品。大约休息二三十分钟后,治疗者用平稳、镇静、低沉的声调对学生说:“从事这项放 松训练,可以帮助你完全地放松身体。你必须根据下列步骤耐心进行,当你操作紧张活动时, 如果感到紧张,必须再持续操作 5 秒钟,直到感觉到紧张到达极点,方可完全松弛下来,让 有关部位的肌肉显示出十分无力,特别要用心体验放松后的一种快乐感。现在请跟着(我的) 指示做。” (三)老师指导语 “我现在来教大家怎样使自己放松。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将让你先紧张,然后放松全身 肌肉。紧张及放松的意义在于使你体验到放松的感觉,从而学会如何保持松弛的感觉。” “下面我将使你全身肌肉逐渐紧张和放松,从手部开始,依次是上肢、肩部、头部、颈 部、胸部、腹部、下肢,直到双脚,依次对各组肌群进行先紧后松的练习,最后达到全身放 松的目的。” 第一步: “深吸一口气,保持一会儿。”(停 10 秒) “好,请慢慢地把气呼出来,慢慢地把气呼出来。”(停 5 秒) “现在我们再做一次。请你深深吸进一口气,保持一会儿,保持一会再。”(停 10 秒) 第二步:(前臂) “现在,请伸出你的前臂,握紧拳头,用力握紧,体验你手上的感觉。”(停 10 秒) “好,请放松,尽力放松双手,体验放松后的感觉。你可能感到沉重、轻松、温暖,这 些都是放松的感觉,请你体验这种感觉。”(停 5 秒) “我们现在再做一次。”(同上) 第三步(双臂) “现在弯曲你的双臂,用力绷紧双臂的肌肉,保持一会儿,体验双臂肌肉紧张的感觉。”
发展过程: • 麻木 • 苦思 • 忧郁 • 复元
危机后果: • 严重心理障碍 • 容易自伤自毁 • 留下心理创伤 • 顺利度过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