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
5、车库通风机房
*面积:每1000m2车库,大约需要15m2的送风和排风机房各一个 *位置:在每个防火分区设置,送风与排风机房的位置还需和进风道与 排风道的位置协调考虑
6、超高层建筑的设备层
*位置:与最底层的高度差,不宜大于100m(考虑水系统的工作压力) *吸声处理与保温处理措施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
◆建筑与暖通
◆集中空调水系统设计
◆一个实例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集中空调水系统设计 ◆一个实例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中的作用
建筑——长相、气质与功能综合 结构——骨骼系统 给排水——消化系统
电气——神经系统
暖通——血液循环系统
2、排烟竖井位置要求
*内走道:两个排烟竖井的间距不宜超过60m *无窗房间:根据需要合理设置 *大开间办公室:建议每隔一定距离(20~30m) 设置一个排烟竖井——目的:为二次分隔后形 成的内走道和无窗房间设置排烟提供条件。
3、防火卷帘的应用
防火阀
风管
*所有管道都不能从防火卷帘下部通过 防火卷帘 *在管道密集处,不宜设置防火卷帘 *管道穿过防火卷帘时,防火卷帘应采用挂板下挂
空调采暖系统原理图(复合冷热源方式)
太阳能 冷却塔 末端系统(室内空调、供暖——风机盘管、散热器等)
换热器
吸附式冷水机组
地源热泵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冷、热源机房
1、机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含水泵布置)
*采用离心机组:0.8%~1.2%(适用于5万m2以上的大型工程) *采用螺杆机组:1%~1.4% (适用于2~5万m2以上的大型工程) *采用吸收机组:1.5~2%(吸收机组尺寸和管道本身较大) *锅炉房:0.3%~0.5%(总建筑面积越大、比例越小) *热交换站:0.13%~0.2%
●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消防设计
1、暖通专业消防设计主要内容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的部位——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与防烟楼梯间 单独的消防楼梯只需要对楼梯间加压(前室可不设加压送风) *机械排烟设置部位——内走道、无窗房间(地下≥50m2,地上≥100m2) *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防火阀设置
3、管道井、竖风道及尺寸
* 竖风道要求——密闭、不漏风 当管道井尺寸有限时,一些局部可采用土建风道
—— 适用场所: (1)新风引入风道(北方地区需要做好保温) (2)楼梯间加压风道 (3)普通排风系统(非污染物排风)的负压段 (4)房间空调回风(需保温) (5)排烟系统负压段 (6)前室加压风道 —— 风道材料及制作方式:以钢筋混凝土现浇为最好…. (1)、(3)、(4)—— 可采用砖砌风道 (2)—— 现浇混凝土 (5)、(6)—— 最好现浇混凝土。若砖砌,则应在风道内壁 衬钢板密封
空调水系统设计
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
3、分区两管制
●系统原理:系统的机房侧(冷、热源部分)为四管制, 各末端设备为两管制,与末端设备的连接管道按照不 同的干路(分区)采用两管制; ●采用原则:各区域存在明显的冷、热供应要求的分别 时间段。
空调水系统设计
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
4、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管道设置
1、管道井、竖风道及尺寸
* 管道井尺寸 重点考虑的是管道的安装要求:风管——法兰连接;水管——焊接 承重墙
风管(法兰连接) 非承重墙
风管边长大于800mm时,此尺寸不小于500mm 风管边长小于800mm时,此尺寸可为200mm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2、风机盘管+新风系统的新风机组 (用于分隔的办公建筑、酒店客房等)
*面积:每1000m2空调面积,大约需要15m2的机房 *身独立的空调机房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末端设计
4、厨房用通风、空调机房
*面积:每500m2餐饮面积,大约需要40~50m2左右的机房(包括餐饮区 空调系统、厨房送、排风系统 *其他要求与 1 相同
+
+
空调机组 室内机
复合 能源 系统
多种能源形式的组 合(包括热泵、太 阳能、蓄冷蓄热以 及上述能源站房) 热力环节
多种管网形式(采 暖供热、空调供冷 冷媒管、蒸汽管、 乙二醇管道等)
水力环节
多种末端形式(空 调机、风机盘管 、 送回风口、辐射供 热与供冷等)
热力环节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任务
5、风冷机组的室外机位置
*确保室外机的散热良好! *防止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室内 进风百叶
室外机
室内
排风百叶 室外 室外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冷、热源设备
6、冷却塔
*设置高度要求: (1)当冷却塔与冷冻机房平面距离很近时,冷却塔基础应比冷冻机 房地面高出2~3m; (2)当冷却塔与冷冻机房平面距离很远时,冷却塔基础与冷冻机房 地面的高差,需要计算确定。 *设置位置要求 (1)周围不能有遮挡,否则散热效果差(与室外机类似) (2)防止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结构挂板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集中空调水系统设计
◆一个实例
空调水系统设计
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 二、水系统的分区 三、冷却水系统 四、平衡阀 五、几个问题研讨
空调水系统设计
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
1、同程与异程 (1)系统特点和主要区别—— 以水流经的管道的物理长度 来区分。 (2)水力平衡目标: 各支路的设计水流阻力相 同而不是水流经的管道的物 理长度相同。
1.末端变流量 2.用户侧总流量 变化 3.水泵定速运行 4.冷水机组定流量
2、机房位置及净高要求
*位置:由于设备本身较重,且存在一定的噪声,冷冻机房宜设置于最底层 *净高:4~5m——其中:管线(风管、水管、电缆桥架等)所占高度大约 1.5~2.0m,人员通行与检修空间2~2.5m(考虑支吊架高度) *热交换站的净高要求:3~3.5m(板式换热器)、3.5~4m(列管式换热器) *燃气锅炉房:只能设置于地下一层及以上,且周围相邻房间不能为人员经 常活动的房间(如办公、餐饮、娱乐等)——安全要求 *变电室应尽量靠近冷冻机房——冷冻机房用电量最大,减少供电半径
3、冷、热源机房设施
*排水沟设置——机房地面清洗、系统排水、设备检修等需要 *隔声处理——吸声墙面、隔音门等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冷、热源机房
4、设备就位要求
对于冷水机组、锅炉(包括柴油发电机组)等大型设备,应预留从室外 进入机房层的吊装孔(施工完成后盖板封盖)。 不宜采用汽车坡道等方式运输——荷载、净高及运输方式不能满足要求
空调水系统设计
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 1、同程与异程 (3)同程系统的平衡机理——当各末端的水流阻力相差较 小时,如果水流经的管道的物理长度相同,则各末端之路 的水阻力容易实现自然的平衡。如果末端支路阻力相差悬 殊时,同程系统也并不具备水利平衡的优点。 采用同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并非任何时候同程一 定最好。 (4)水利平衡计算的原则:《暖通规范》——各并联环路 的设计水阻力相对差额不大于15%(不分同程与异程)。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建筑多样化因素分析
面积与规模 工 业 建 筑
大、中、小
绝大部分建筑设计 产品都是定制式产 品,因此针对性是 最重要的考虑!
民 用 建 筑
使 用 功 能
商业建筑——商场、餐饮、酒店,等 办公建筑——政府办公、开发商 文化建筑——博物馆、教学楼,等 居住建筑——住宅 体育建筑——体育场馆 交通建筑——铁、公、机 其他建筑 使用时间——全年?节假日?昼夜?
●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管道设置
2、管道井、竖风道及尺寸
* 管道井尺寸 重点考虑的是管道的安装要求:风管——法兰连接;水管——焊接 风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00mm
承重墙
风管(法兰连接) 焊接水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50mm 非承重墙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管道设置
HVF-05
风机盘管 HVF-05 送风 地板辐射 1层 机房 HVF-08 热泵式溶液空气 处理机组 HVA-06 回风 1层 档案室 1层 食堂 2层 办公 HVF-05 冷 却 水 泵
热泵式溶液调湿 新风机组 HVF-10 回风 送风 排风 新风 冷冻 水泵
排风 新风 送风
冷水机组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用户侧水流量判断处
用 户 侧
机房侧
冷水机组
空调水系统设计
末端不控 末端三通阀 一次泵台数控制 一次泵变速控制 二次泵台数控制 二次泵变速控制
用 户 侧
冷 源 侧
1.末端恒 流量 2.用户侧 总流量 恒定 3.水泵速 运行 1.末端流 量变化 2.用户侧 总流量 恒定 3.水泵定 速运行 1.末端变流量 2.用户侧总流量 变化 3.一级泵定速运 4.冷水机组定流 量 1.末端变流量 2.用户侧总流量 变化 3.二级泵变速 4.冷水机组定流 量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管道设置
5、方案的综合考虑
*对于一定规模和特定建筑,空调、采暖管道及其机房总是需要的 *空调采暖管道系统本身具有设计的灵活性——垂直系统与水平系统
*水平系统占用的是吊顶空间——适合于层高较大、面积紧张的建筑 *垂直系统占用的是建筑面积——适合于层高较低、面积相对富裕的建筑 典型建筑——酒店客房 *在建筑方案设计时,如果能够考虑(或与暖通专业协调)好这个问题, 将为后面的深化设计创造更好的条件。
整体 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