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
二、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要求
(一)实习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1.性质:认识实习。
2.目的和要求:通过实习,学生不但要复习巩固和扩展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相关的野外调查操作技能,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会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及独立的科研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这项实习,使学生认识到旅游地理学知识与农业、工业、环境、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的实践活动的密切联系,从而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有更全面系统的理解,这将有助于为提高学生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同时,旅游地理实习也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明白自己可充分利
用专业优势在社会中发展并服务于社会。
(二)实习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时间安排
1.内容:采用到旅游景区、景点进行旅游资源调查。
2.形式:集中校外实习。
3.方法:听取报告与参观游览相结合。
4.时间安排:学期中段。
5.地点选择:视情况而定。
(三)实习作业的内容、格式和要求
在生产实习结束时,学生应提交书面的实习报告。
旅游地理实习报告的内容包括对本次旅游资源调查的意义、调查的材料与方法、调查结果的分析讨论、对本次旅游地理实习的有关见解等。
(四)实习成绩评定标准
主要以实习的出勤、工作作风、实习作业为评定标准。
(五)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1.指导教师事先与实习单位进行联系,并与相关人员就实习具体事项进行细致周到的安排,所有内容要以实习教学大纲为依据,以达到实习目的为前提,选取的实习地点要符合经费预算。
2.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说明实习要求和宣布实习期间的纪律,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前的准备,包括思想、知识和生活等方面。
4.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充分了解实习期间的注意事项,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完全听取实习单位人员的安排和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作好相关记录,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5.实习期间指导教师除确保学生的安全外,还要经常与学生沟通,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健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注意搞好与实习地相关单位及当地居民的关系,主动争取有关单位的支持。
8.在完成实习内容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或组织文体活动。
9.指导教师在实习结束时,要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总结,写好实习报告及进行成绩评定。
学生要及时上交实习作业。
10.指导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实习期间指导教师不得擅离岗位,不得私下找人顶替指导。
如有特殊情况请假,应经领导批准,并指派其他教师顶岗。
(六)实习纪律与注意事项
1.实习学生应严格遵守《暨南大学学生手册》中规定的各项内容、实习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指导教师宣布的实习纪律,特别是安全制度和实习现场规章。
2.实习前因故不能参加实习的学生,要在系或学院里办理正式的请假手续。
实习期间请假,必须经指导教师同意,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单位,否则按违反实习纪律及旷课处理。
未参加实习或实习成绩不及格者需重修,重修可在学习期限内进行,经考核合格后按学籍管理办法处理。
3.加强实习安全防范意识。
指导教师在实习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在外地实习要检查学生的生活必需品,带好常用药物及器具等。
所有决定都要以学生及教师的人身安全为第一考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