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_行政监督
第十章 行政监督
一、行政监督概述 二、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三、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
一、行政监督概述
(一)行政监督的含义及特征 由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公民等依法 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所 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行政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行政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行政监督内容的广泛性 行政监督依据的法定性
1.权力机关监督
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 务委员会,依法对相应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
监督层次最高 监督权威最大 监督范围最广 具有法律效力
权力机关监督的主要形式
听取和审查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 向本级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提出询问和质询。 改变和撤销政府违宪违法和不适当的决议、决定、法规和规章, 监督政府遵守和实施宪法和法律情况。 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组织人民代表视察和检查政府工作。 罢免或撤销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职务。 受理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宪违法行为的申诉、 控告。 对政府组成人员和职能机关进行述职评议活动。
4.社会监督
社会团体的监督 公民个人的监督 社会舆论的监督
三、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
(一)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措施
(一)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
监督机构内在动力不足 监督体系设置不合理 监督法制化程度低,缺乏可操作性 偏重于追惩性监督,全程性监督尚显乏力 权力机关监督的实际效力比较小 新闻舆论和公民监督的实际效力弱 行政监察监督缺少独立性 司法监督绩效不高
(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措施
强化监督机构的动力机制 建立行政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 健全和完善监督的法律体系 强化人大监督机制 完善新闻舆论和公民监督制约机制 专门监督机构须具备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完善司法体制,使司法监督具有独立性
行政内部监督体系 行政外部监督体系
(一)行政内部监督体系
行政内部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内部自上而 下、自下而上以及平级相互之间的监督。
一般监督 业务监督 专门监督
1.一般监督
一般监督是指有隶属关系的行政机关之间产生 的相互监督,即行政机关内部的纵向监督。
(三)行政监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 行政监督是依法行政的必要保障 行政监督是公共利益的维护力量 行政监督是科学管理的有力措施 行政监督是民主参与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监督体系是指不同的监督主体或机构经过 一定的权限划分和分工协作所构成的有机体系。
工作报告 工作指导 工作辅助 工作督促 工作检查 专项调查 批评建议
2.业务监督
业务监督是指政府各部门就其所主管的业务范 围对其他部门所进行的监督。
主管监督:上级对下级的业务监督 职能监督:部门之间的业务监督
3.专门监督
专门监督是指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对政府自身的 行政工作进行专业性监督。
(二)行政监督的分类
监督的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具有隶属关系 的行政机关、行政系统内特设的监督机关、政党、各种 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和各种新闻传播媒介 监督的对象: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对行政工作 人员的职务行为的监督 监督的内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的监督和对行政行为的 合理性的监督 监督的方向:纵向监督、横向监督和双向监督 监督的时间阶段: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监督的目的和方法:积极性的监督和消极性的监督
对行政内部监督的评价
优势
监督内容更具全面性 监督方式更具多样性 监督程序更具时效性 很难避免或消除偏袒的可能性,因而其公信力低于 外部监督。
局限性
(二)行政外部监督体系
行政外部监督是指行政机关以外的各种监督主 体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行政活动所进行的 监督。
权力机关监督 司法机关监督 政党监督 社会监督
行政监察监督 审计监督
行政监察监督
行政监察监督是指政府内部设立专门行使监察 权的行政监察机关对其他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 实施监督。
检查监督执法情况 受理控告和检举 调查处理违纪行为 受理申诉
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根据国家的法律、 制度、规定,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政府 机关、国家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 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审核等监督活动。
以人民政协的方式实行监督; 通过其在人大中的代表来监督政府 工作,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出席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召开的 重要会议,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向国家高层领导人直接提出意见和 建议,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定期与国 家领导人进行会晤,就某些重要问 题交换意见; 民主党派党员作为国家公民,还可 以通过其他途径实行监督。Biblioteka 2.司法机关监督
人民法院监督:行使审判权 人民检察院监督:行使法律监督权
3.政党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民主党派监督
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 和政策来规定行政活动的方 向; 通过党的纪检机关检查处理 组织中党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通过对党员的教育,促进和 保证公共组织中的公务人员 依法办事,自觉履行党的义 务和职责,充分发挥党员先 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