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

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



第一部分: 一、场地器材。
1.场地面积 排球比赛场地为对称的长方形,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 比赛场地的面积为9X18米的长方形。场地四周无障碍区 至少3米,场地上空无障碍空间从地面量至少7米。国际排 联世界性比赛边线外至少5米,端线外至少8米,上空的无 障碍空间至少12.5米。 2.场地的地面 场地的地面必需平坦,水平,划一。场地上不得有任何可 能伤害到运动员的隐患。不能在湿,滑和粗糙的地面上比 赛。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地面只能是木制或是合成物 质的。
排球规则与裁判方法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 握基本的排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以及组织排球比 赛的工作程序,将来能够胜任基层的排球竞赛工作。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孟 晓
培 训 提
第一部分规则: • 一、场地器材 • 二、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 • 三、发球犯规 • 四、位置错误 • 五、击球犯规 • 六、队员在球网附近的犯规 • 七、拦网犯规 • 八、进攻性击球犯规 • 九、暂停与换人犯规处理 • 十、不良行为犯规的裁判方法 • 十一、例外的比赛间断 第二部分裁判法: • 一、裁判员的组成及其权力和责任 • 二、赛中第一、二裁判员的分工 • 三、鸣哨和手势 • 四、裁判员职责 • 五、不良行为及其处罚
7.替补席
替补席物品的摆放,包括捡球擦地员的位置和物品。
8.仲裁席 仲裁席的物品,位置,摆放原则。
二、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
(一)胜一分、胜一局和胜一场
排球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胜一球即胜一分。前四 局以先得 25 分,并同时超出对方 2 分的队为胜一局。
当比分为 24:24 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 2分为胜
面积包括在场地面积内。 4.区和区域 区:它们是比赛场地中(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不同部分, 在规则中予以特殊定义或特殊限制。它们包括前场区,后场 区,发球区,换人区,无障碍区和自由人替换区。
排球比赛场地
司线 员
第二裁判
自由人替换 区
司线 员
司线 员 第一裁判
司线 员
区域:它们是无障碍区外部分地域,规则中予以特殊功能, 它们包括准备活动区域和判罚区域。 告知学员区和区域的区别,功能,画法。 5.温度和照明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的室内温度,最高不得高于25`C,最 低不得低于16`C。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室内照明度在距地面1米高处进行测量,
发球的执行:规则 12.4.1 球被抛起或持球手撤离后,必须在球落地前,用一 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将球击出。 12.4.2 球只能被抛起或撤离一次,但拍球或在手中摆弄球 是允许的。 12.4.3 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击球起跳时,不得踏及场区 (包括端线)和发球区以外地面。
12.4.4 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后8秒钟
或两只脚、一只手或双手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
时,其余部分还接触中线或臵于中线上空是允许的,
不判为犯规。
4、触 网 比赛进行中,任何队员触及9.50米以内的球网、标 志杆、标志带为触网犯规。但队员未试图进行击球的 情况下偶尔触网,不判为犯规。击球试图包括一次进 攻行动中的参与成员和掩护者。队员击球后,在不影 响比赛进行的情况下,可以触及网柱、网绳或网全长 之外的任何其他物体。判断触网犯规时应注意区别主 动触网与被动触网,由于球被击入球网而造成球网触 及队员,属被动触网,不应判为触网犯规。 5、进入对方无障碍区的球 规则规定球的整体或部分从过网区以外进入对方无 障碍区,队员在不进入对方场区的情况下,将球从同 侧过网区以外击回是允许的。
1.发球轮次:队员在场上按顺时针轮转。每交换一次发球 权,得发球权的球队轮转一个位置,由转到一号位的队员 发球,得分继续。再次换发球则由对方轮转。 2.轮转错误:没有按照轮转次序进行发球为轮转错误,应 进行如下判罚:
7.7.1.1 该队失一球; 7.7.1.2 队员的轮转次序被纠正。 7.7.2.记录员应准确地确定其误何时发生,从而取消该队 自错误发生后的所有得分。对方得分仍然有效。如果不能 确定错误发生的时间,则仅判该队失一球。
任何地面必须事先经过国际排联验准。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 场地界线为白色,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分别为另外不同的颜 色。室外场地为了排水,每米可以有5毫米的坡度。不得用
任何坚硬的物体作为场地界线。
3.场地上的画线 排球场地的线包括边线,端线,中线,进攻线,进攻线延长
线,发球短线和教练员限制线。所有线宽为5厘米。界限的
9.2.2 球不能被接住和/或抛出。它可以向任何方向弹出。 9.2.3 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不同部位,但必须是同时。 下列情况除外: 9.2.3.1 拦网时,一名队员或多名队员可以在一个动作中
连续触球。
9.2.3.2 在第一次击球时,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在一个动作 中连续触球。
击球时的犯规1.四次击球;一个队连续击球四次。
2、持

1996年前----击球清晰,不得停顿+四种动作。 1997年----没有将球击出,造成接住或抛出。 2008年----球被接住或抛出,而不是被弹击出。 规则规定: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击出的球可 以向任何方向弹出。如果没有将球击出,而造成接住或抛 出,则判为持球犯规。 防止错判 (易受干扰的因素) -- 身体姿势, 击球部位 -- 击球动作 -- 击球声音 -- 击球方向 判断原则 -- 双方一致, 前后一致 -- 不同技术, 合理尺度 -- 不同水平, 恰当尺度
前排队员
前排队员
前排队员
后排队员
后排队员 后排队员
正确
错误
错误
左 右 中


左 右


正确
错误
错误
4 2
3 4 5 6 3 2
5
6
1
4
3
6
5
2 1
1
432
4
5 3
2
1 6
4 5
3
2 1
6
561
五.击球犯规
在讲击球犯规前必须搞清楚击球的性质。 规则9.2 击球的性质
9.2.1 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
六、队员在球网附近的犯规
1、过网击球 对方进行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时,在对方空间触及
球或对方队员为过网击球犯规。判断过网击球犯规的
依据是击球点是否在对方场区空间。 2、过中线 比赛进行中,队员整个脚、整个手或身体 其他任何部分越过中线并接触对方场区时,为过中线
犯规。判断时必须注意区分以下情况:如果队员一只
一局(如 26:24 , 27:25 )。决胜局以先得 15 分,并同
时超出对方 2 分的队获胜。当比分为 14:14时,比赛继
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为止(如16:14,17:15)。比赛 采用五局三胜制,最多比赛5局,先胜3局的队为胜一 场。
(二)关于“自由防守队员”的规定
1.各队可选择一名队员为“自由人”,并在在记分表上其姓 名旁注明“L”字样。 2.自由人必须穿着与其他队员不同颜色或不同式样的上衣。 3.“自由人”可在比赛中断和裁判员鸣哨发球之前,从进攻线 和端线之间的边线处自由进出,换下一后排队员,不需经过 换人过程,也不计在正常换人人次数内,其上下次数不限, 但在其上下两次之间必须经过一次发球比赛过程。 4.“自由人”不得发球、拦网以及试图拦网。 5.“自由人”不得将高过于球网上沿的球直接击入对区。 6.“自由人”在前场区及前场区外无障碍区进行上手传球,当 传出的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时,其他队员不得进行进攻性 击球。当他在后场区及后场区外无障碍区上手传出的高于球 网上沿的球,其他队员可以进行进攻性击球。
四、位臵错误
发球击球瞬间,双方任何一名队员不在规则规定的位 臵上,则构成位臵错误犯规,判断位臵错误必须明确 以下几点: 1、位臵错误犯规只在发球击球瞬间才有可能造成,发 球击球前、后两队队员可在本场区任意移动或交换位 臵,不受任何限制。 2、队员的场上位臵应根据脚的着地部位来确定。 3、明确“同排”与“同列”的概念及位臵关系:1、6、 5及2、3、 4号位队员为同排队员。1、2号位, 3、 6号 位, 4、 5号位队员为同列队员。规则规定同排左边或 右边队员的一只脚的某部分必须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 脚距离同侧边线更近。同列队员中,前排队员一只脚 的某部分必须比同列后排队员的双脚距离中线更近。
应为1000—1500勒克斯。
6.器材 1.球 球的气压:0.30—0.325;周长65-67CM;重量260-280克; 颜色。材质。
2.球网
球网的构造,球网的标准,球网的安装。
3.网柱 网柱的安装,网柱的标准。 4.标志杆和标志带 标志杆的标准,标志杆的作用,标志杆的安装,标志带的
安装。
5.裁判椅 裁判椅的安放位置,裁判椅的调节。 6.记录台 记录台的摆放位置,记录台上摆放的物品,记录台就坐的 人员, 记录台上的物品:手动翻分牌,蜂鸣器,电分控制器,记 录板。
内将球发出。
12.4.5 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前的发球无效,重新发球。
发球击球后的犯规:
1.球触及发球队队员或球的整体没有从过往区通过球网垂直 平面。
2.界外球。
3.球越过发球掩护。 发球掩护:
12.5.1 发球队员个人或集体不得利用掩护阻挡对方观察发
球队员和球的飞行路线。 12.5.2 在发球时,发球队个人或集体挥臂、跳跃或左右移 动,或集体密集站立遮挡了球的飞行路线,构成发球掩护。
登记比赛队确认的名单
北 京 浙 江
填写队员号码姓名
王 四
C
自由防守队员姓名号码 主教练 教练 助理教练 医 生 抽签后队长签字 抽签前请教练核对 名单号码并签字

张 垒
三.发球犯规
发球犯规包括发球犯规和发球击球后的犯规。 发球犯规:1.发球次序错误。2.没有遵守“发球的执行”。
以上为发球犯规,即使对方位置错误也判发球犯规。
(三)自由防守队员的发展及战术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