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ppt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ppt


4. 目的在于建立劳动关系,实现劳动过程。
三、我国劳动合同的现状
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2、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突出(一年一签普遍、形成不好管
理模式); 3、劳动关系多样化、新就业形式不断增加、灵活就业人员
增多、劳动关系模糊化(劳务派遣等); 4、劳动争议不断增加,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严重
(农民工讨薪难、山西黑砖窑事件等); 5、劳动法对劳动合同规定过于粗糙(滥用试用期、违约金
协商一致可订立固定期限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简称为无期劳动合同): 约定无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本法十四条)。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 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以某项工作完 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本法第十五条)
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示意图
无固定期限合同
双方协商订立 (本法十四条第一款)
任意性规范
法定情形出现 劳动者单方面要求订立 (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三项)
(一)如实告知义务与调查权
告知义务(尽先合同义务)
用人单位
劳动者
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 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 了解的其他情况 。 六十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 劳务派遣协议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 的基本情况,
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第 五章 劳 动 合 同
———解读《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洛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徐业尧
第一节 劳动合同的概述
一.概念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之
间关于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二.法律特征
1.主体特定;
2.内容具有较强的法定性和强制性;
3.劳动者在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中的地位不同;
强制性规范
逾期不签书面 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本法14条第三款)
法律责任:本法第82条 第二款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合同
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两倍的工资。
1、劳动者已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
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第九十三条)、承包经营个人(第九十四条)。
〈二〉规章制度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八十条,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 面提出要求:
1.《劳动法》实体要求(第四条、第八十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受
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给
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2:
魏某是一家挂毯厂的销售人员,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合同 期限为3年,魏某月保底工资为700元,另按销售额的一定 比例提成。此外,挂毯厂还在销售人员管理规定中规定, 经办代销的挂毯,如果在3个月内既没返回贷款,也不能将 代售挂毯完整收回,销售人员本人应承担代销挂毯无法收 回的损失。但是,该规定并没有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只 是在魏某入职培训时,向魏某等销售人员进行过宣读,并 发给每人一份。合同履行期间,魏某按挂毯厂的规定为他 人从仓库提走价值3万元挂毯去代销,之后一直未能返回货 款。三个月后,由于魏某已无法找到当时的代销人,挂毯 厂依据管理规定作出由魏某赔偿代销款的决定,并开始在 月工资中予以扣除。魏某不服,认为自己与挂毯厂签订的 劳动合同中没有赔偿规定,该赔偿规定对自己没有法律约 束力。于是,魏某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请求 仲裁委撤销挂毯厂对自己的赔偿责任决定。后经仲裁委查 核属实后,裁决驳回了魏某的请求。魏某不服,向当地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其败诉。
总则第一条的立法目的: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些劳动关系。
一审、二审:为了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 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制定本法。
1、示意图
依据本法74条规定:受行政权力监督 作成
签订时间
自用工之日一个月以内 (十条二款)
劳动关系建立
建立劳动关系 的标准及时间
自用工之日起 (第7条)
用工开始之前, 签订合同,劳动关系 自用工之日起(本法
十条第三款)
用工开始即签合同
所涉及主法条:七、 十、十一、 十四、八十二
未签合同约定不明 (本法第十一条) 集体合同、同工同酬
(三)劳动合同的期限
四、调整个别劳动关系——劳动合同
(一)告知义务; (二)劳动合同的形式与订立时间; (三)劳动合同的期限; (四)劳动合同的内容; (五)劳动合同无效及其处理; (六)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七)工资支付令; (八)劳动合同的解除 (九)劳动合同的终止; (十)经济补偿金; (十一)后合同义务; (十二)过渡性条款。
政法规的规定原则
劳动合同法的订立原则:
1.合法原则 2.公平原则 3.平等自愿原则 4.协商一致原则 5.诚实信用的原则
规章制度是用工管理基础
《劳动法》赋予企业的管理权 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依法建
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司法解释赋予法律效力 可以作为劳动争议处理的依据 要求具备三性:合法、民主、公示
(主要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为国家长 远利益,恢复以中长期劳动合同模式为主 的管理模式)
1、劳动合同的种类及定义; 2、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订立; 3、对诱导劳动合同长期化意义的思考。
1、劳动合同的种类及定义
按期限份种类 (本法第十二条)
所涉及主法条:十三、 十四、十五、八十二第二款
固定期限合同(简称为定期劳动合同): 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本法十三条)
提示:1、双方要尽诚实信用原则,如实告知
1,劳动合同无效和部分无效(26条); 2、遵守告知时间,签订合同之前;
2、有欺诈,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
3、不能选择性告知;
可根据38条随时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可根据 4、用人单位的知情权(调查权)有限的。
39条随时解除合同
(二)劳动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时间(如何提 高书面合同签订率是这部分立法的核心, 涉及的主要条款第7、10、11条)
1、继续坚持采取书面形式的理由;
2、书面形式的法律意义示意图;
3、劳动关系建立的标志;
2、劳动关系建立与书面合同法律意义示意图
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十条一款)
不签书 面合同
本法八十二条一款:超一个月未满一年,每月支付
二倍工资;本法十四条三款:满一年,视为已订立
无固定期限合同。(为了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
二、本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劳动法》是《劳动合同法》的上位法,它是根 本大法《宪法》下平行于《民法》的基本大法之 一。
注:《劳动合同法》比《劳动法》在适用范围及 合同必备条款有所扩大和增删。
地方各劳动合同管理规定是下位地方法规,凡条 款与《劳动合同法》有冲突的,均要以《劳动合 同法》条文为准。
织。 (2)依照本法执行(建立劳动合同关系):国家机关、事业单
位、社会团体。 2.《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 (1)适用本法(建立劳动关系):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
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 (2)依照本法执行(建立劳动关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3)工会(第五十六条)、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
3、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 合同且劳动者没有第39条 和第40条第一、二项规
《集体合同规定》是下位部颁规章,凡条款与 《劳动合同法》有冲突的,均要以《劳动合同法》 条文为准。
《劳动合同法》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则
1-6(共6条):立法宗旨、适用范围、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工会等,对整个劳动合同法起统帅作用
第二章 订立 7-28(共22条):形式、期限、必备条款、试用期、保密条款、竞业限制。
2.《劳动合同法》新增程序要求(第四条):
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应与工会或职工代表 平等协商确定;
工会或职工有权提出意见修改不适当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要经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三、订立原则发生的变化
劳动法的订立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 2.协商一致原则 3.不得违反法律、行
第三章 履行和变更 第四章 解除和终止 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
29-35(共7条)加班费、拖欠劳动报酬, 及劳动合同变更作了规定,支付令,降低了劳动者的诉讼成本
36-50(共15条):单方面解除、裁员、不得解除、终止等, 后合同义务,终止合同补偿金等新规定
51-72(33条):集体合同(行业性集体合同)、 特殊劳动关系(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
(四)立法目的
单、双保护之争
双保护主张:
1、地位平等是合同一般属性; 2、有将劳动合同纳入民法的国家 3、单个劳动法弱于劳动基准法等; 4、高素质劳动者并非弱者等。
单保护主张:
1、不平等性; 2、尽管纳入民法,民事的特别法; 3、尽管弱于基准法,还是偏保护; 4、双保护容易诱导按民法思路理解; 5、强资本、弱劳动及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
规章制度
修改、 变更、 决定
制定程序
异议程序
1、职工代表大会、 全体职工讨论, 提出方案和意见,
2、与工会或者职工 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对规章制度 不违法、但不 合理等规定, 工会与职工,
有权提出并 通过协商 予以修改。
告知程序
将涉及职工 切身利益 规章制度和 重大事项 决定公示或 告知劳动者
告示 员工手册、 附件等形式
关于与《劳动法》关系两种观点
主张依据《劳动法》:原因, 《劳动法》为基本法, 位阶高于单项法,
只可细化和补充,不可突破。
平行:处于同一位阶, 新法优于旧法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