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新生刚入校,思想和认识正处在形成时期,如果能够抓住这一时机,对新生加以正确引导,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可为以后学生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探讨如何更好地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指导学生更快地融入学校的文化氛围,并尽快适应学校生活,使他们身心健康而愉快顺利地渡过中专学校的生活。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进中专学校的第一堂课。
这堂课的目的在于给予新生及时、科学的学习和生活指导,使他们尽快地熟悉、适应中专学校生活,完成从初中生到中专生的角色转变,开启中专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为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中专生管理工作而言,新生入学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学生一入校就从思想、政治、能力、行为等各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夯实基础,能为学生未来几年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适应中专生活和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
总结以往学生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工作:
一、加强纪律观念教育,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新生一入校,就要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让学生从进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养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让新生感受到学校宽松舒适的学习氛围。
利用班会和自修课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和有关校纪校规,让每位新生明确怎么做才符合一名合格中专生的要求,增强他们主动选择正确行为的自觉性,使个别纪律观念差、自律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能够在群体的优化中接受健康的道德熏陶,增强纪律观念。
以学校《学生手册》为基础,结合班级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班纪班规。
如《操行考核细则》、《班级纪律考核细则》、《班级卫生管理制度》等。
将校纪校规具体化、细化,使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对一段时间内表现好的及表现不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批评指正,体现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客观公正性。
让学生以先进为榜样,摒弃不良恶习,提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现代中专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有许多学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有些扭曲或偏激。
如有些同学厌学、有些同学厌家庭等。
有些学生从小到大都在父母身边生活,事事都有父母操办,没遇到过挫折,未经历过失败,没品尝过苦涩,进入新的学校以后不能独立生活,承受不了各方面的压力。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已越来越为各中专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所重视,也正逐渐各大中专学校普及。
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在新生入学时尤为重要。
入校后请心理方面的专家对全体新生作一次心理辅导和心理普查,在可能的基础上,为每一个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其中有心理疾患和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及贫困生、孤儿、单家庭的学生予以特别的关注,了解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及时疏导沟通,发现他们当中存在心理问题时应及时心理辅导老师沟通。
让学生自己承担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苦涩,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的关系,教育学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克服困难、积极进取。
鼓励他们从失败的经历中获取宝贵经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制定班级活动计划、制定个人的学习目标及人生规划,这样,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更有动力和主动性。
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做学生各种意见的聆听者,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及时组建班干部队伍,协助做好班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