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施工技术方案四、………………………………………………质量保证措施五、…………………………………………安全专项技术措施六、………………………………………施工期间的保通措施七、………………………………………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八、……………………………………………………应急预案九、……………………………………冬雨季及夜间施工措施第一章编制依据1、成自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至三门峡(豫陕界)段改扩建工程TJ-22标段两阶段施工设计图;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5、其它相关规范;6、本项目部技术装备及施工能力。
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至三门峡(豫陕界)段改扩建工程TJ—22标位于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西闫乡境内,标段起止桩号RK161+600~RK167+500,全长5。
9km。
设计标准为单侧整体加宽19.5m(连霍高速公路北侧),合同段内的三座大桥也相应建设加宽,改建后的连霍高速公路由原来双向四车道变为双向八车道.路线设计走向为东西走向.本合同段主要工程规模:一路基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298587m3、土方回填422654m3、灰土挤密桩37566m、素混凝土桩24956m。
二桥涵工程:3座大桥(沙河大桥,全长959.8m,为50m跨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T梁,共19孔;东上村2号大桥,全长157。
75m,为30m跨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箱梁,共5孔;东上村3号大桥,全长125.67m,为20m跨预应力砼简支空心板梁,共6孔);共有5座钢筋砼盖板涵,7座钢筋砼盖板通道,3座天桥(西上1号天桥、西上2号天桥和破胡天桥),主要工程量:砼浇筑量58260m3、钢筋制安6036。
203t、浆砌石14779m3.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至三门峡(豫陕界)段改扩建工程TJ-22标中标单位是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部驻地设在灵宝市西闫乡破胡村五组。
第三章施工技术方案1)、测量放样地基处理完成检测合格后测量工程师根据设计图放样,用全站仪放出构造物的主要控制点,即涵洞轴线与控制桩位,根据控制桩放出涵洞基础开挖尺寸,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控制构造物各部位标高。
根据测量的基底平面,确定基坑实际开挖深度,以保证开挖边坡稳定为原则,确定开挖边坡坡率,放出开挖线。
2)、基坑开挖灰土桩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采用挖机下挖,人工配合。
开挖过程中,开挖的基础土方应及时运出或堆放至距基坑坡口2~5m以外,以防止边坡塌方;随时检查标高,以防超挖(超深部分用同级污工回填)。
挖机开挖距设计基底高程lOcm时由人工清除,如不能很快进入下道工序,为避免扰动基底,应留下30cm基底土于施工前采用人工开挖至基底。
开挖好的基坑,应在四周做好排水沟以利于雨季基坑的排水。
基坑开挖不能间断,基坑不能暴露太久。
在基坑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后,质检工程师应及时对基坑进行自检(包括基底标高、平面位置与基底承载力等),再会同监理工程师对基坑进行检查。
如符合设计,则可进行40cm8%灰土垫层施工,灰土分两层施工,压实度不小于96%;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模板施工及安装基础混凝土模板采用尺寸标准、表面平整光洁的钢模板,模板必须保证其表面平整,板缝间不漏浆等要求.模板安装前,在模板表面涂层脱模剂,不得使用易黏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
支立模板时为了防止模板移位变形,支立基础侧模时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
模板严格按照基础轴线及几何尺寸安装。
模板安装完毕,必须保证位置和断面尺寸准确。
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
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强度的75%才能拆除。
拆模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要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对拆除的模板进行初步处理,覆盖堆放整齐待用。
涵洞模板制作、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4)、钢筋加工、接头及安装①、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调直,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
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曲率半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
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②、钢筋的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
要求搭接焊时,双面焊缝不小于5d,单面焊缝不小于10d,焊缝厚度大于0.3d,宽度大于0。
7d,且在同一断面接头数量不得超过总数量的50%。
绑扎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35d(d为钢筋直径)绑扎的钢筋,应注意使扎丝尾部朝向内部,避免导致保护层厚度的不足。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
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应小于10d。
③、钢筋安装顺序为:首先底层钢筋网,待混凝土浇筑到顶层钢筋布设位置时,安装顶层钢筋网,再浇筑混凝土到设计高程。
5)、基础砼施工砼浇筑采用在拌合站集中拌制,砼运输车运输到施工现场,插入式振动棒振捣的方法。
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振捣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振捣器布置均匀,间距差异不要过大。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40s,不宜过长,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分层厚度宜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
25倍。
涵洞基础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将基础分为若干段,实行隔段施工.6)、涵身砼施工涵身模板采用钢模现场拼装,单块面积大于2m2,模板接缝采用塞海绵条、抹玻璃胶等方式处理以满足“外光"的要求.严格控制支架搭设质量、模板标高、平面尺寸、平整度、竖直度、线形等。
浇筑墙身过程中随时校验模板防止跑模,施工时严格控制砼的和易性、坍落度,确保墙身砼的强度和外观。
涵身沉降缝设置要求与底板相同,位置应与底板一致.砼浇筑施工应连续进行,当涵身较长时,可沿长度方向分层进行,接缝设在涵身沉降缝处.砼浇筑完毕,待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时方可拆除模板。
对于落度大于2米的砼,浇筑前必须采用溜槽和导管辅助施工,避免砼离析。
7)、台身台帽施工台身完成后,可在其顶部架立模板进行台帽砼的浇筑,浇筑前应对台顶面清洁干净然后按沉降缝分开绑扎钢筋,并预埋与盖板,搭板连接钢筋.台帽采用φ8、φ10、φ16钢筋,钢筋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油、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5d(d为钢筋直径),同一断面内钢筋接头面积不大于总面积的50%。
立模时,5cm宽外露部分的底模采用木模板,侧模均采用钢模板,立模时应注意到台帽倒角的位置。
8)、盖板模板钢筋及砼施工盖板全部采用现浇施工,涵洞盖板支架前先应进行支架地基处理,盖板涵设计均设置有人、车行道混凝土铺装或涵洞流水面浆砌片石铺砌,在涵洞台身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人、车行道铺装或涵洞流水面铺砌,待铺装、铺砌强度满足支架要求的强度后即可进行支架搭设。
盖板施工所用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附有钢筋品质试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钢筋按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分批存放,钢筋存放时须设标识牌,标明材料来源,是否自检(包括见证),自检时间,申报情况,拟使用部位以及材料产地、规格、数量。
钢筋进场时,本部试验人员和现场监理共同对钢筋按规范要求和频率抽取钢筋样品,进行力学试验,并同时应进行见证试验。
钢筋试样的力学性能达到规范要求时,方可使用,否则应清除出场,严禁使用。
钢筋加工在平台上进行,加工成型的材料按有关规定要求摆放、保护。
9)、侧模施工分仓侧模采用小片建筑钢模,背面采用蝴蝶扣拉丝加固,上口用丝杆对拉。
墙身要求分节浇筑,先进行1、3、5仓模板安装、加固,模板安装前用磨光机进行打磨处理,做到光洁、平整,并应涂刷脱模剂,脱模剂使用新鲜油,且不得污染混凝土。
安装模板,用钢管作肋,采用φ14对拉螺杆,外侧用钢管支撑固定;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以确保砼墙及实体工程内实外美,线形顺直.模板拼装时严格按设计图纸尺寸进行作业,其垂直度、轴线偏位、标高、跨距等必须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模板内应无污物、砂浆及其他杂物。
盖板沉降缝与台身沉降缝保持一致,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即可进行1、3、5仓混凝土浇筑。
10)、盖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拌和时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拌和时间不得小于3min,混凝土输送车运送作业点。
汽车吊吊入模内,混凝土应分层浇筑,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时快插慢拔,振捣棒插入深度距底模5cm,不得漏振和过捣.振捣时间不能过长,当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时,即可缓慢抽出振捣棒,抽出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空洞。
振捣过程中不能触碰钢筋骨架。
11)、砼养护混凝土浇筑后,12h内即应覆盖和洒水,直至规定的养护时间。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养护措施,并不得对混凝土洒水养护。
夏季每隔一到二小时洒水一次,确保砼表面湿润,养护七天以上。
当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时,应将刚浇完的混凝土表面用塑料布覆盖严密。
塑料布内应具有凝结水,并应经常检查。
当新浇筑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1。
2Mpa以前,不得在其表面行走或架设上层结构角的支撑和模板等设施。
12)、附属工程施工①沉降缝处理沉降缝的设置根据设计图纸洞身4~6米设一道沉降缝,沉降缝的构造严格按施工图执行。
沉降缝的设置必须上下贯通一条垂线,基础墙身根据沉降缝的设计长度分段浇筑。
浇筑时先在沉降缝位置处用泡沫板隔开。
②洞口工程先施工八字墙基础和隔水墙,再施工八字墙。
洞口铺砌在八字墙拆模后进行,施工中保证砼振捣密实.13)、台背回填本标段涵洞两侧地基均采用了灰土挤密桩处理。
当涵身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方可进行台背回填.要求分层对称回填、夯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15cm,用醒目颜色划在台背两侧注明层次.回填采用5%灰土回填侧墙以外符合设计要求。
按水平分层,对称填筑并夯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得超过15cm,压实度不低于96%。
台背路基填筑与一般路基搭接采用台阶搭接,搭接台阶宽度 1.5m,高1.0m自基底沿1:1的坡率向上搭接至路床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