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时势下悲壮的英雄
摘要:李鸿章生活在“四海变秋气”的封建末世,长期沉浮在腐朽与神奇、黑暗与光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激烈搏斗的漩涡之中。

他在生前和死后,人们始终对之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有的给他戴上“东方伸斯麦”、“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桂冠,有的则斥之曰“李二先生是汉奸”、“乱世之奸雄”,《李鸿章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较为真实的李鸿章,让我们客观地认识了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让我们学会了一种分析社会分析人物的方法,并警示我们要兴国强国,避免历史悲剧再度上演。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军事;政治;评论;志向
作为一个后人其实是无权去太多评论前人的一些所作所为的。

因为后人没有处在前人当时的处境,没有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所以在事后却说出一些轻松的话没事不合理的。

就比如今天的我们去看昨天的自己,也并非都能令自己满意。

读完此书后这种就感觉尤为强烈。

李鸿章,本名章桐,子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汉族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李傅相,亦称李合肥。

省钱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

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

[1]未读此书之前,我视李鸿章为懦弱卖国之人,因其所签的诸多像《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之类的卖国条约,使当时的清朝政府与人民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环境;因其不舍自家海军而导致战败,并且舰队也全军覆没。

随而导致整个清政府的失败。

然而在读完此书后,我对李鸿章的态度大有改观。

去签订各项卖国条约的人确实是他,但并不表示他就是卖国的。

太多的事情时有前奏的,当一切都已经注定的时候,谁去执行这个结果已经不是那么重要的了,因为这只剩下了一个形式问题。

无论是谁去都是一样的结果。

割地,赔款,无可避免。

而他能顶住各方面压力代表清政府去签合约,却可看出他是一个能忍人所不能忍,顾全大局,为国家着想之人。

李鸿章为晚清实在是鞠躬尽瘁。

作为一个优秀的外交家,虽然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了不少不平等的卖国条约,导致国力更加落后,百姓生活更加艰苦,但这也是在国力最弱的背景下作出的最无可奈何的选择。

若还有别的机会,谁会愿意放弃自己的国家,放弃自己的人民,放弃自己的家人,去给敌人送去土地和财富?谁会去选择背负这样一个千古骂名,遗臭万年?若让一人去背负整个国家的责任岂不有失公正?在当时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家内部状况亦无法理顺的条件下,无论是谁都无法做得比他更好。

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李鸿章于开始时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崭露其军事才能,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国藩等人一同建立了湘军和常胜军,镇压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

李鸿章随同周天爵镇压定远陆遇龄起义,镇压陈学曾、纪黑壮起义。

[2]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

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3]。

”他创立的北洋水师舰队,也成为当时
中国政府水军的主力。

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李鸿章最大的贡献无疑是兴起了旨在拯救落后中国的“洋务运动”。

即其所创办的各种工厂以及派学生游学外国,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工业改良运动。

他较早地意识到了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已经到了法非变不可的地步。

他不仅认识到只有强大才不会被挨打,只有强大才可以主宰自己命运,还为当时的中国培养出一批有用之才。

尽管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他那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技术的先进思想却在有志人士的心中埋下了不可抛弃的种子。

为以后中国的觉醒和迈入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李鸿章,悲就悲在身处中国积弱最严重的时代,以一己之力要想改变中国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无异于饮鸩止渴,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实现志向,这只是一个梦想。

所以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是无奈的一生,是劳累的一生。

其起于湘军,败于甲午战争,遭致一片骂声,但当时又有多少人在真正抵抗外国入侵呢?腐败无能的官场,自私自利的官员,愚昧无知的国民,正如李鸿章自己常感叹的那样“吾被举国所掣肘,有志焉而未逮也”。

“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4]。

”我个人觉得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是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他所处的位置上去看待这个人,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鸿章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也没几个人可以超越。

虽然知道李鸿章也有过错,但是他仍然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5]”。

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依旧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徒有一腔爱国热情,却无处施展自己的满腔抱负,怎不让人痛心泪流。

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鸿章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痛,让人心寒,让人忍无可忍。

虽然有人想救你出去,可你却安于现状不愿去改变现实,这实在是叫人悲哀。

李鸿章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

李鸿章悲壮的命运便由此可见了。

但是他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终究是好事,为了国家的强大而努力拼搏也是值得让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李鸿章到底是如何的,到底是好是坏,是英雄还是罪人,也都不是那么重要了,都让他沉没在历史中吧。

至少我们也应该向他一样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了这个理想而不懈努力奋斗。

--------------------------------------------------------------------------------------
[1]李鸿章,/view/21591.htm。

(2013-4-23)
[2]《重修安徽通志》,卷102, 第11页。

[3] 梁启超,《李鸿章传》,第四章,第五页。

[4] 梁启超,《李鸿章传》。

[5]李鸿章,/view/21591.htm。

(2013-4-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