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

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

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不仅从10个方面总结了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而且还进一步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客观需要,对于推进老干部工作充分体现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开辟新时期老干部工作新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阐释了发展的核心价值,发展的目标和道路,发展的代际延续原则,深化了对发展的认识。

在新的形势下,我县的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的观点、思想统领老干部工作,要更体现以人为本、更要符合科学思想和科学发展规律。

下面几方面是我们进一步做好老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老干部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功臣,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关心老干部,就是关心党的事业;照顾老干部,是我们的政治责任。

老干部工作政治性、政策性、责任性、服务性很强,它虽然不是中心,但牵动中心,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

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既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既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爱护党和国家的政治资源、执政资源,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使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根本保证。

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历来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老干部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在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进一步把中央关于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老干部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密切与老干部的联系,及时解决老干部生活中的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满腔热情地去做好老干部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广大老同志的心坎上,让广大老干部、老同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我县离退休干部的现状及特点(一)基本情况。

福海县委老干部局成立于1984年4月,前身是县委组织部老干部科。

目前,管理离退休干部643人,其中,行政事业离休干部27人,企业离休干部13人(包括一农场4名离休干部),副县级干部28人、科级以下退休干部575人。

老干党总支管理20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一个机关党支部,在职党员6名,离退休党员363名。

我局管理的离退休老干部均来自全县行政事业单位,针对老干部多,居住分散,年龄差异大等特点,我们分别采取原行业、居住地、年龄结构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立党支部,健立完善各项学习、活动、走访慰问等相关制度,提供活动场所,作到老干部活动时间、地点、学习资料三落实,基本上保证了老干部正常活动。

从我县离休干部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看,已整体进入“双高期”部分退休干部的身体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一是年高体弱,生活空间缩小,自理能力下降,出行不便,人际交往减少,生活上的需要越来越复杂;二是患多病、大病、重病多,对医疗需求越来越高,对医院看病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三是情感孤独,精神不振,面貌变化大,晚年生活实际需求增多。

(二)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情况。

面对离退休干部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实际困难,我们探索了一些办法,也做了一些实践,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对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认识。

我们始终认为只有从多方面提高对老干部工作的认识,才能保证在新形势下更好服务老干部工作;二是积极争取我县各级组织和部门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切实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三是落实了老干部“三个保障机制”。

进一步落实好老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及抓好老干部支部建设工作。

认真组织老干部理论学习和根据老干部身体状况组织内容丰富的室内文体活动及外出参观考察活动;四是坚持节假日,老干部住院的走访、慰问工作,认真接待老干部来信来访,及时了解掌握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同时,对特殊问题作特殊处理;五是积极组织支持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发挥余热,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们,鼓励他们继续为党和国家、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六是做好沟通和联系工作,及时掌握他们的生活及其身体状况,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干部生病能得到救治和安抚等保障工作。

二、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是在老干部工作部门和老干部工作者永恒的主题。

我们虽然在这方面作了应该履行的工作职责,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为老干部提供的全方位、个性化服务还处于初创阶段,现有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与老干部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创新。

主要有这样几条:一是离退休老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的各项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二是企业离休干部去世后,扶血金上不能与行政事业单位的离休干部享受同等待遇;三是离休老干部遗孀生活费低,烤火费和医保得不到解决;四是由于县财政困难,退休老干部的管理费不能得到解决,退休后不能享受到规定的一报或一刊,在学习资料、组织活动和重大节日走访慰问上不能保证;五是部分原单位对退休干部不管不问,特别是重大节日不去看望慰问;六是工作经费不足。

近年来,老干部工作经费在县委、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逐年有很大的提高,但随着老干部服务工作任务的拓展和深化,往往力不从心。

经费紧张,导致老干部服务项目单一,质量不高;七是离退休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老同志对国家大事、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非常关心,但按时或正常参加组织开展的学习、组织生活等活动困难;八是老干部活动中心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外来人员多,管理上难;九是退休人员越来越多,老干部活动中心场地太小,目前无法满足开展学习、组织活动的需求;十是对老干部管理服务上方法单一,无创新,不能满足目前的需要;十一是由于缺少项目资金,活动器材少,设施比较陈旧;十二是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因为身体常年多病,行动不便,不能参加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而新退休的老同志有不愿意出来工作。

三、加强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更好的发挥其作用的对策及建议。

在新形势下加强离退休干部、职工的服务工作,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是全面贯彻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探索和做好特定群体人员工作的客观的需要,也是体现一个单位的整体发展和文明进步水平,体现全社会尊老敬老风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这件事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事,而是需要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都必须关心和重视的大事。

(一)建立健全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为老干部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不断满足老干部不同需要是老干部工作的中心任务,需要齐抓共管,共同配合。

一要建立健全老干部工作领导责任制。

把老干部工作放在一部门一个单位的全局工作上,一起考虑,一起部署,一起落实。

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过问老干部工作,主动与老干部交流情况、沟通思想,对老干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协调解决;二要加强大力宣传,要让我县在职党员干部认识到老干部、老同志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过特殊贡献,为科协的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现在组织上应该关心和照顾他们的晚年生活,以消除对老干部、老同志的种种偏见;三要加大资金投入。

要进一步强化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的“三个机制”特别是财政支持机制,确保老干部服务工作有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四要明确职责,规范服务。

涉老服务部门和单位是老干部、老同志服务工作责任部门,要从老干部、老同志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落实工作人员,落实服务内容,落实措施,端正服务态度,努力取得实质性工作效果。

(二)突出“情、热、细、实”,为老干部办实事。

随着老干部年龄的增加,他们对单位、对组织的依赖性不断增长。

在对老干部的服务管理上,要突出“情、热、细、实”四个字,即在态度上把老干部当作亲人,突出一个“情”字;与老干部接触中言谈话语、一举一动突出一个“热”字;对老干部的服务管理上要周到、入微,突出一个“细”字;为老干部做事时要认真不敷衍,突出一个“实”。

对老干部的困难,举手之劳的事立即办,一时不能办的事,相约时间办,答应帮助办的事,一定要帮到底,办不了的事,耐心向老同志解释清楚,求得理解,办事结果以老同志满意为标准,用我们真诚的工作态度和热情服务取得老同志的信任。

(三)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

新的形势下特别是“双高期”的老干部服务工作同以往相比,内容增多了,难度加大了,要求更高了。

不能完全按过去的思维定式来谋划和开展工作,既要围绕实现五个“老有”的目标,又要根据“双高期”老干部的不同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满足老干部需求,促进老干部身心健康。

因此,在服务方式方法上,要改变过去那种比较单一的服务模式,注重实现服务方式“三个转变”,即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单一的生活服务向全方位、个性化的综合服务转变,封闭式的工作方式向开放式的工作方式转变。

在普遍性地为老干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基础上,对相对年轻、身体素质又不错的老干部主要提供学习上、文体活动上的服务,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好平台;对老干部中存在的日常性困难,有什么困难就解决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对长期在家休养,特别是失伴的老干部,经常性地提供精神上的服务,要针对老干部不同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做好服务工作,切实让老干部安度幸福的晚年。

(四)建立与老干部子女、社区和医院的联系制度。

老干部进入“双高期”后,体弱多病、长期在家、长期住院的逐渐增多,我们对老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不是减轻了,而是更加繁重了。

做好这部分老同志的服务管理工作,仅凭我们工作人员的热情的辛劳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发挥老干部子女、所在社区和所住医院的作用。

一要建立工作人员与老干部子女的联系制度,与老干部子女共同关心老同志的身心健康,配合家人安排好他们的晚年生活;二要建立与所在社区的联系制度,对空巢的老干部求助社区给予关照。

(五)提高老干部工作者的服务管理技能。

老干部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为老干部服务的效果。

加强队伍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把队伍的精神状态、业务能力、工作作风引导到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轨道上来。

通过强化学习和送出去培训,拓展工作人员的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加强,服务管理技能得到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