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4章 GIS的空间分析方法
第4章 GIS的空间分析方法
模型:所谓模型,就是将系统的各个要素,通过适当的筛 选,用一定的表现规则描写出来的简明的映象。通常表 达了某个系统的发展过程或发展结果。 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地理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 客观规律的,它用信息的、语言的、数学的或其它表达 形式,通常反映地学过程及其发展趋势或结果。是在对 系统所描述的具体对象与过程,进行大量专业研究的基 础上,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的抽象或模拟。地学模型也 称为专题分析模型。
� 形状量测
如果认为一个标准的圆目标既非紧凑型也非膨胀型 的,则可定义其形状系数据r 为
r =
P
2
π ⋅
A
其中,P为目标物周长,A为目标物面积。 如果 r〈1,目标物凑型; r =1目标物为一标准圆; r 〉1,目标物为膨胀型。
三、GIS空间分析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不仅要完成管理大量复杂的地理数 据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要完成地理分析、评 价、预测和辅助决策的任务,必须发展广泛的 适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分析模型,这是地 理信息系统走向实用的关键。
�
局部内插法
移动拟合法: A、移动平均法: 在局部邻域(或称窗口)中 计算各数据点的平均 值来在未知点X处内插 变量Z值 。 B、二次多项式(曲面):
�
y
O
x
R
栅格数据的窗口分析
按窗口统计分析分类:
� � � �
3×3窗口
5×5窗口
7×7窗口
� � �
按窗口形状分类: � 矩形窗口 � 圆型窗口 � 环型窗口
二、空间量测
�
质心量测
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如: 1) 商场选址应该位于具有最佳势能的定位点 处。 2) 经济的增长极可能发生在高势能地区。
�
1) 2) 3) 4)
几何量测
·点状目标(0维):坐标 ·线状目标(1维):长度,曲率,方向。 ·面状目标(2维):面积,周长等。 ·体状目标(3维):表面积,体积等。
�
1 1 1 1 1 1 1 A 1 B C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3 2 1 1 D=A+B
1
1 1
1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E=|A-B|
1
F=D-E
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
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
空间分析、GIS和空间模型
� 空间分析和空间模型是不同层次上的概念 � 空间分析是基本的,解决一般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空
间模型是复杂的,解决专门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例:工厂选址与水库选址,水土流失 � 应用模型无可枚举,而空间分析技术是有限的。 � 应用模型建立过程比较复杂,有些还不能用数学方法 描述,空间分析技术为解决复杂的应用模型提供基本 的分析工具。 � GIS是空间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的集成化实现。包含了 大部分的空间分析技术,是GIS的技术特色。 � 空间分析和空间模型是零件和机器的关系
B、二次或更高次的多项 2 3 y = a + bx + cx + dx +⋯ 式: C、二次趋势面的数学模 型(二维):
z = a + bx + cy + dxy + ex 2 + fy 2
D、三次趋势面的数学模 型: 3 3 2 3
z = f ( x, y) = a1 x y + a2 x y + a3 xy3 + a4 y 3 + a5 x3 y 2 + a6 x 2 y 2 + a7 xy2
� �
数据空间分析
� � �
非严格意义的分析,是空间事物的描述和说明,特征提取和参数计算 回答是什么、在那里、有多少和怎么样,并不回答为什么。
定义: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 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空间分析是分析空间数据的技术的通称。这些技 术从宏观上区分,可以归纳为:
栅格数据的追踪分析
对于特定的栅格数据系 统,由某一个或多个 起点,按照一定的追 踪线索进行追踪目标 或者追踪轨迹信息提 取的空间分析方法。
3 4 4 3 7 12 15 16 2 9 13 12 14 21 22 19 3 9 16 21 25 27 34 20 8 12 20 23 32 30 25 25 12 18 25 33 39 32 21 10 17 23 28 32 31 24 15 7 18 23 26 29 25 17 12 4 17 20 20 20 14 11 8 6
空间分析技术发展及存在问题
� 空间分析技术发展
� 各种地图应用(医学应用) � 定量分析空间对象的分布模式 � 地理空间本身特征、空间决策过程、时空演化过程等
� 空间分析发展存在问题
� 地图的直观性,忽视地图信息的解析性和复杂性,缺
少对地图应用的研究 � 数字地图改变了地图的应用方式,展示了更为广阔的 应用领域和更为灵活的应用方式 � 空间分析是GIS区别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标志,是GIS技 术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管理型向分析决策型转变
�
� �
Mean Maximum Minimum Median Sum Range Majority Minority Variety
扇型窗口
圆形窗口
环形窗口
扇形窗口
栅格数据的窗口分析
栅格数据的聚类分析
根据设定的聚类条件对原有数据系统进行有选择 的信息提取而建立新的栅格数据系统的方法。
在四种类型要素中提取其中要素2的聚类
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
�
逻辑判断复合法
A A A
B
C
B
C
B
C
A.AND.B.AND.C
A.NOT.(B.AND.C)
A.AND.B.OR.C
A
A
A
B
C
B
C
B
C
A.XOR.B.XOR.C
A.OR.B.OR.C
A.AND.(B.OR.C)
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
数学运算复合法 :算术运算、函数运算 算术运算指两层以上的对应网格值经加、减运算, 而得到新的栅格数据系统的方法。
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
信息复合模型(overlay)包括两类:即简单的视觉信 息复合和较为复杂的叠加分类模型。常被用来进 行区域适应性评价、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多因 素分析研究工作。在数字遥感图象处理工作中, 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不同波段遥感信息的自动合 成处理 。 视觉信息复合是将不同专题的内容叠加显示在结果 图件上,参加复合的平面之间没发生任何逻辑关 系,仍保留原来的数据结构;叠加分类模型则根 据参加复合的数据平面各类别的空间关系重新划 分空间区域,使每个空间区域内各空间点的属性 组合一致。
模型的分类
非 空 间 模 型
空 间 模 型
数据统计模型
从人类认识的角度来看有精确的和模糊的两种类 型,因为绝大多数地理现象难以用精确的定量关 系划分和表示,因此模糊的模型更为实用,结果 也往往更接近实际,模糊评价一般经过四个过程: � 评价因子的选择与简化; � 多因子重要性指标(权重)的确定; � 因子内各类别对评价目标的隶属度确定; � 选用某种方法进行多因子综合。
空间数据的内插
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分区数据 的方法称为空间数据的内插。其方法是从存在的 观测数据中找到一个函数关系式,使该关系式最 好地逼近这些已知的空间数据,并能根据函数关 系式推求出区域范围内其它任意点或任意分区的 值。 一般来讲,在已存在观测点的区域范围之内估计未 观测点的特征值的过程称内插;在已存在观测点 的区域范围之外估计未观测点的特征值的过程称 推估。 空间数据的内插有离散空间内插和连续空间 内插
空间数据的内插
空间数据的内插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常用的方 法之一,广泛应用于等值线自动制图、数字高程 模型的建立、不同区域界线现象的相关分析和比 较研究等。 连续空间内插技术包括样条函数、最小二乘趋势面、 傅里叶级数、克里金(Kriging)的移动平均法等。 也可以分为整体拟合和局部拟合技术两大类。
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
函数运算指两个以上 层面的栅格数据系 统以某种函数关系 作为复合分析的依 据进行逐网格运 算,从而得到新的 栅格数据系统的过 程。 应用面:地学综合分 析、环境质量评价、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等领域
土壤侵蚀多因子函数运算复合分析
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
函数运算
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
层次分析法(AHP)
AHP方法把相互关联的要素按隶属关系分为若干 层次,请有经验的专家对各层次各因素的相 对重要性给出定量指标,利用数学方法综合 专家意见给出各层次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权 值,作为综合分析的基础。例如要比较n个因 素y={yl,y2,…,yn }对目标Z的影响,确 定它们在z中的比重,每次取两个因素yi和 yJ,用aij表示yi与yJ对Z的影响之比,全部比较 结果可用矩阵A=(aij)n*n表示,A叫成对比矩 阵,它应满足: aij>0,aji=1/aij (i,j=1,2,...n) 使上式成立的矩阵称互反阵,必有aii=l。
+ a8 y 2 + a9 x3 y + a10 x 2 y + a11xy + a12 y + a13 x3 + a14 x 2 + a15 x + a16
整体拟合
傅里叶级数:用正弦和余弦的线性组合来模拟观 测值的变化,亦即描述一维或二维变化情况。 一般情况下,除溪流、沙丘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外,地球表面的其它特征都很复杂,且难以用周 期函数来严格地表示它们的变化。 一维傅里叶级数已广泛用于时间级数分析和气象变 化的应用研究。 二维傅里叶级数在研究沉积岩的地质构造中用得较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