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

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

——《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序言一九七九年三月,中国恢复社会学;同年五月,我进入了这个领域。

二十五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我想借此机会对自己二十五年的学习做个总结。

赴美之前,我出版了两本书,发表了一些文章。

一九九四年一月,我取道香港,来到美国。

先到密苏里,随后到芝加哥。

滞美期间,我自东岸至西岸,游历了美国主要大城市。

一九九八年去加拿大,在第十四届世界社会学大会上宣读论文。

二零零零年去莫斯科参加一个会议。

二零零一年在第五届欧洲社会学大会上宣读论文,顺便走访了罗马、巴黎、伦敦、柏林、赫尔辛基。

我的世界观肯定有缺陷,因为我还没有机会走访日本、印度和巴西。

但无论如何,这个总结是我二十五年来诚实探讨的结果。

中国居于世界体系的中心长达一千五百年,直到一百四十年前被英国取代。

秦汉和罗马帝国之前,人类社会发展有限。

战国七雄,各有数百或上千年历史。

七国之间,老百姓口语肯定不相通;文字、货币、度量衡、法律都有差异。

不但北向有长城,七国之间亦有长城相隔。

书面语已经开始分化。

中国似乎永无统一之日,如同过去两千年的欧洲。

统一中国,这是千载难逢之际。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秦始皇。

秦王扫六合,在他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一统天下。

这首先是个难以想象的军事奇迹。

这不是历史的必然。

秦始皇之前一百多年,商鞅变法,彻底改造了秦国社会。

以土地私有制取代封建井田制;以中央集权郡县制取代封建分封制;以军功贵族取代世袭贵族制。

对于士兵和下级军官,以本人所取之敌人首级数量论军功。

对于指挥百人以上的军官,以麾下士兵所取之敌人首级数量论军功。

军功贵族不能世袭三代。

三代之内,若没有新立军功,则贬为庶民。

如此造就了秦军百万“虎狼之师”。

事实上,当时七国都进行了类似的改革。

只是相比之下,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商鞅把政策变为法律,把法律刻成碑文。

但无论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秦与六国比都不占绝对优势。

现在回顾中国统一的原因,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至少和秦统一前的时势同等重要。

统一中国,这是万代不遇之际,稍纵即逝。

如果不是秦始皇雄才大略、审时度势、毅然决然,中国就不会统一,世界历史就会完全不同。

统一中国后,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法律、度量衡,修驰道,拆毁六国之间的长城,合并修筑北向长城。

更重要的是,他把土地私有制和郡县制推广到了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全中国。

是秦始皇缔造了中国。

汉高祖刘邦不了解郡县制的先进性和封建制的落后性。

他在西部保持郡县制,在东部恢复分封制。

很快就起七国之乱,中央只得武力平叛,恢复郡县制。

从此以后,中国再也没有人搞分封制了。

这意味着中国比欧洲提前一千六百年结束了封建社会。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收入新疆。

他意识到理性的官方意识形态对于一个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此后两千年,中国精英阳儒阴法,再加老子和孙子兵法。

这构成了前工业世界最理性最完整的社会理论。

亚当斯密之前,西方无人赶得上韩非子。

黑格尔之前,西方无人赶得上老子。

到现在,西方也赶不上孙子。

这里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空白:中国社会没有官方宗教。

司马迁填补了这个空白。

周初,周公第一次总结了他以前的人类历史。

春秋时,孔子第二次总结了人类历史。

司马迁作了第三次总结。

司马迁科学完整地总结了在他之前三千年的世界历史。

(当然,对他们来讲,中国就是全世界。

)司马迁写了一部世界史:《史记》。

《史记》是中华文明的圣经。

《史记》总结了农业社会的发展规律,总结了建立和管理一个巨大民族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太史公开二十四史之首,重于泰山。

此后,中国隔代修史,延续了周公、孔子、司马迁的传统。

(最近,中国官方宣布,中央政府将投入巨资,组织数百位资深学者撰写清史)。

司马迁之后,历史之于中国社会就如同宗教之于西方社会。

中国先于欧洲一千六百年完成了政教分离。

和两千年前一样,今天百分之九十的中国人和百分之九十五的中国精英是无神论者。

司马迁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科学、深刻而完整。

自从有了马克思,西方才赶上司马迁。

中国人以史为鉴,自强不息。

在秦始皇、孔子、司马迁的光辉照耀下,基于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先进的意识形态、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国雄居人类农业文明之颠一千五百多年。

唐宋完善了始于汉代的科举制。

元朝收入西藏。

明代郑和下西洋,三万水兵,数百战舰,环游世界。

他们发现中国太先进了,世界的其余地方与中国比太落后了,加之明朝精英的心胸比秦汉唐精英狭隘许多,明朝精英最终放弃了海外探险。

前清全面总结五千年历史经验,把人口从一亿发展到四亿。

欧美西方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体系的中心,是很近的事。

一八三零年前后,欧洲GDP超过中国。

一八六五年前后,英国GDP超过中国。

一九零零年前后,美国GDP 超过英国。

所有这些,都是很近的事。

古希腊是个小半岛,局面不大。

罗马帝国是美国之前西方文明最高峰,与秦汉各有千秋,但因为没有正确的社会经济制度,没有正确的意识形态,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欧洲中世纪封建制比中国先秦封建制还落后,领主混战从未间断。

但落后和混战也创造了机会,工业革命意外地发端于英国。

换句话说,欧洲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迎接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中华农业文明太先进,新型社会制度反到出不来,因为不急需。

忽然之间,农业中国滑向世界体系的边缘,工业化的欧洲崛起到了中心。

而这碰巧发生于中国处在一个朝代的末期,而不是一个朝代的初期。

重建罗马帝国,一直是西方文明的最高理想。

拿破仑之前,西方世无英雄。

拿破仑雄才大略,想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恢复罗马帝国,但为时已晚。

当时,欧洲主要民族国家,大都成形。

语言文化,差异甚大。

英俄两国,均为强权。

拿破仑遂注定失败。

英国从不追求称霸欧洲,五百年来一直以破坏欧洲统一为最高国策。

俄国自知落后,从彼得大帝开始,努力追赶。

俾斯麦很务实,只求德国统一。

斯大林可能在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这从莫斯科世界首都般的宏伟布局可见一斑。

但斯大林从未追求称霸世界,因为他高度务实,知道自己实力的局限性。

二战以前斯大林没有挑战德国,二战以后斯大林没有挑战美国。

希特勒白日做梦,以为斯大林和罗斯福挡不住他恢复第三罗马帝国。

希特勒和拿破仑都败在两件事上:莫斯科的冬天和英吉利海峡。

这不是巧合。

希特勒不知道自己实力的局限性。

戈尔巴乔夫祸国殃民,使俄国的GDP 从1990 年占美国1/2 跌到2002 年占美国1/30。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社会经济制度,而在于幼稚愚昧的民族政策。

苏联的社会经济制度没有好到能支撑它长期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却也没有坏到致使苏联解体。

十月革命以后,在苏联领导人制定新宪法的时候,斯大林英明地力主学习内战后的美国,建立联邦制;而列宁却天真地决定建立一个像内战以前的美国一样的联盟。

结果,如同内战以前的美国宪法允许各州自由参加或退出联邦,苏联宪法也一直允许各少数民族共和国自由参加或退出联盟。

美国严格要求第二、第三代非英语少数民族移民以英语为官方语言,而苏联从来没有规定少数民族必须说俄语。

这两个幼稚愚昧的社会体制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结果,美国社会就像一个大熔炉,成功地将不同的民族和种族融合成一个统一的说英语的民族国家;而苏联则正相反,全部十四个少数民族加盟共和国都在一九九一年赢得独立。

西方文明终于在美国重建了罗马帝国。

今日美国,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吐纳百川,如日中天,气贯长虹。

和日本社会、德国社会、英国社会、法国社会、俄国社会、中国社会、印度社会和巴西社会相比,美国社会臻于完善。

美国的崛起是又一个历史的偶然,无论从国内因素还是国际因素来看。

两千二百万北美印第安人有勇有谋,但从来没有一个成吉思汗式的英雄将他们统一成一个国家。

欧洲殖民者遇到的是几十个自相残杀的印第安部落。

这使得殖民者轻而易举地消灭了两千一百万印第安人,把剩下的一百万赶进集中营。

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大屠杀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大最好的未开垦处女地,等待建立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工业国家。

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中,所有大国都经历过血腥的革命或改革。

但是,无论有多少革命和改革,都难免留下前工业社会的遗迹。

美国(以及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却是个例外,因为殖民者彻底消灭了作为前工业社会的整个北美印第安社会。

这是现代革命史上最彻底的社会革命。

同彻底消灭北美印第安社会相比,法国革命、俄国革命、中国革命,所有这些大革命都显得如此和风细雨。

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体系的中心,不是因为美国没有社会革命,而恰恰因为在美国发生了最完全彻底的社会革命,彻底消灭了前工业社会。

美国并非从来就这么强大。

不到二百年以前,英军入侵美国,攻占华盛顿,火烧白宫,美国总统落荒而逃。

情形同不久以后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人在中国干的事很相似。

“路易斯安娜购买”是天赐良机。

在此之前,在北美大陆很有可能共存几个民族国家,各自使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甚至俄语和德语。

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和新墨西哥都可以成为独立于美国的民族国家。

而“路易斯安娜购买”之后,没有一个国家在西海岸有足够的地盘同美国分庭抗礼。

此后,从东岸至西岸,这片广袤的土地将属于一个单一的说英语的工业化国家。

在唯一的一次内战中,比较人口、财富和工业生产力,南方都大大弱于北方。

南方白日做梦,以为北方会恪守美国宪法,允许各州自由加入或脱离联邦。

在美国历史上,南北战争是一场大战。

但与其他大国的内战相比,这只是个小战斗。

经过这场小战斗,美国再也不曾分裂。

是林肯,而不是华盛顿,缔造了今天的美国。

地缘政治同样重要。

美国得以从东岸扩张到西岸,纯粹因为这里从来不存在别的民族国家。

加拿大和墨西哥打得轻松而成功,避免了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就国际环境而言,北美大陆既无旧列强,又无新列强。

如果北有俄国,东临日本、朝鲜,西面是印度,南接越南,不要说长期存在,美国能否建立都是个问题。

南北战争之前、之后,直承欧洲,工业革命在美国进行地又快又好。

由于美国地广人稀,美国人乐于采纳任何节约人力的技术。

回顾起来,疆域辽阔是美国得以在技术、产品、GDP和人口上最终超过日德英法的最重要因素。

美日德英法在人均GDP上差异不大,而美国的GDP总量第一,纯粹因为人口最多。

日德英法已经拥挤不堪,美国却依然地广人稀。

美国人口将长时间持续增长。

疆域辽阔这个优势还将保持三百到五百年。

许多美国精英是爱尔兰裔,但爱尔兰却因为土地有限、人口拥挤而不可能成为头号强国。

在美国成功并不难。

1882年以前,华人在美国做得很好。

要是没有1882年排华法案,如今美籍华人会占美国人口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在美国历史上,虽有奴隶制、大萧条、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重大失误,但美国各种社会体制均能自我完善。

只要美国不对一个核国家发动核战争,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国将长期保持在世界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美国是中国的先生,中国是美国的学生。

今日美国,经济、军事、政治、科技、社会保障、高校科研、文化、卫生、体育,各项社会体制,虽不尽善尽美,但皆举世无人与之匹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