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课后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课后答案
(b) 5 2 sin(ωt+36.9°)A (c) 5 2 sin(ωt+53.1°)A
4.用 幅 值 ( 最 大 值 ) 相 量 表 示 正 弦 电 压 u = 537sin(ωt-90° ) V
(
)。
时,可 写 作U&m
(a) U& m = 537∠ − 90 ° V (b) U& m = 537∠90 ° V (c) U& m = 537∠( ωt − 90 ° )V
3 图 示 电 路 中,当 R1 增 加 时,电 压 U2 将 (
)。
(a) 变 大
(b) 变 小
(c) 不 变
R1
+
IS
R2 U 2
-
4 图 示 电 路 中,当 R1 增 加 时,电 流 I2 将 (
)。
(a) 变 大
(b) 变 小
(c) 不 变
I2 +
US
R1
R2
-
5 把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改 为 图 2 的 电 路,其 负 载 电 流 I1 和 I2 将(
I
+
U0
3Ω
-
+
R0
US
-
6
U0-US = (R0+3) I 解 得:US =-1 V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1.已 知 某 正 弦 交 流 电 压 的 周 期 为 10 ms,有 效 值 为 220 V,在 t = 0 时 正 处
于 由 正 值 过 渡 为 负 值 的 零 值,则 其 表 达 式 可 写 作 (
效 电 源 代 替,该 等 效 电 源 是(
)。
(a) 理 想 电 压 源
(b) 理 想 电 流 源
(c) 不 能 确 定
11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I1 = 11 mA ,I4 = 12 mA,I5 = 6 mA 。求 I2 ,I3 和 I6 。
.I 6
I2
. I4
R2
R1
R3
I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I3
I5
I2=I3-I4=5-12=-7mA
12. (1) VA=R 3 IS-US=20 V
(2) VA =
−U S R2 R2 + R3
= -2.4 V
13.设 下 图 A B 支 路 除 外 的 无 源 二 端 网 络 的 等 效 电 阻 为
RAB 。
.
R2
. . R 1 A
. R3
+
US -
R5
R4
XC = 10 Ω。求 无 源 二 端 网 络 N 的 复 阻 抗 Z 及 有 功 功 率 P,并 画 出 相 量 图
(含 电 流 及 各 电 压)。
C
i
++ - u uC -
+
N uN -
16.在 图 示 电 路 中,u = 220 2 sin ω t V,R = XL = 22 Ω,XC = 11 Ω。求 电 流 iR,iC, iL,i 及 总 有 功 功 率 P。并 画 出 相 量 图 (U& , I& ,U& R , U& L ,U& C )。
US 1 -
R 2
+ US 2
.-
R3 +
US3 -
17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R1 = R2 = 3 Ω,R3 = R4 = 6 Ω,US = 27 V,IS = 3 A。 用 叠 加 原 理 求各未知支路电流。
. . I 2 R2
I1
IS
R1
I3
R3
I4
+
R4
US
.
.-
18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US1 = 18 V,US2 = 12 V,I = 4 A。用 US 等 于 多 少 ?
.
. I 2
R2 6 Ω
+
US
R1
R3
R4 3Ω
2V -
5Ω
4Ω
1A
IS
.
.
16 各 支 路 电 流 的 正 方 向 如 图 所 示,列 写 出 用 支 路 电 流 法 ,求 解 各 未 知 支 路 电 流 时 所 需 要 的 独 立 方 程。
R6
I6
.
. R 4
I 4
. R 5
I 5
I
I
I3
1
2
R1 +
5.将 正 弦 电 压 u =10 sin ( 314t + 30° ) V 施 加 于 电 阻 为 5 Ω 的 电 阻 元 件 上,则
通 过 该 元 件 的 电 流 i =(
)。
(a) 2 sin314t A (b) 2 sin( 314t+30° ) A (c) 2 sin( 314t-30° ) A
)。
(a) u = 380sin(100 t+180°) V
(b) u =-311sin200πt V (c) u = 220sin(628 t+180°) V
2.某 正 弦 电 流 的 有 效 值 为 7.07 A,频 率 f =100 Hz,初 相 角ϕ = -60°, 则 该 电
流的瞬时表达式为(
)。
(a) 增 大
(b) 不 变
(c) 减 小
I 1
I 2
2A
2A
1Ω
1Ω -
2V2V
I 1
I 2
1Ω
1Ω
+
图1
图2
6 把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改 为 图 2 的 电 路,其 负 载 电 流 I1 和 I2 将(
)。
(a) 增 大
(b) 不 变
(c) 减 小
I1
I2
2A
1Ω
1Ω
.
图1
+ 2V
i
XL
+u -
7.如 相 量 图 所 示 的 正 弦 电 压 U& 施 加 于 容 抗 XC = 5Ω 的 电 容 元 件 上,则
通 过 该 元 件 的 电 流 相 量 I& = (
)。
(a) 2 ∠120° A
(b) 50 ∠120° A
(c) 2 ∠-60° A
j
.
10 V
U
30
+1
. I
XC
+
(c) 不 能 代 替,仍 为 原 电 路
A
+
2V
2A
-
B
9 图 示 电 路 中,用 一 个 等 效 电 源 代 替,应 该 是 一 个(
)。
(a) 2 A 的 理 想 电 流 源 (b) 2 V 的 理 想 电 压 源
(c) 不 能 代 替 ,仍 为 原 电 路
A
2iA +
2V
-
B
10 图 示 电 路 中,对 负 载 电 阻 RL 而 言,点 划 线 框 中 的 电 路 可 用 一 个 等
式 ( 角 频 率 为 ω );(2) 在 同 一 坐 标 内 画 出 它 们 的 波 形 图,并 说 明 它 们 的 相 位 关 系。
12.已 知 电 路 中 某 元 件 上 电 压 u 和 i 分 别 为 u = -100sin314 t V,i =10 cos314 t A。问:(1) 元 件 的 性 质;(2) 元 件 的 复 阻 抗;(3) 储 存 能 量 的 最 大 值。
US:PS=USIS2=30×2=60 W
9
电 压 源 US 和 电 流 源 IS1 是 电 源,电 流 源 IS2 是 负 载
15.原 电 路
.I 2
R2
+
I1
US
R3
2V
1A
-
.
4
R2 6 Ω R3 4 Ω
+
I2
US
2V
-
US − US′ = I2 (6 + 4)
+, US
-4 V
解 得:I2=-0.2 A
12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IS =2 A,US =12 V,R1 =R2 =4 Ω,R3 =16 Ω。求:(1) S 断 开 后 A 点 电 位 VA ;(2) S 闭 合 后 A 点 电 位 VA 。
R1
.
S
.
IS
U 1
.A
R2 R3
-
US +
13 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US=24 V,R1 = 20 Ω,R2 = 30 Ω,R3 = 15 Ω,R4 = 100 Ω, R5 = 25 Ω,R6 = 8 Ω。求 US 的 输 出 功 率 P 。
7 10
16. I1 = I4 + I6 I4 + I2 = I5 I5 + I6 = I3 US1-US3 = R1I1 + R4I4+R3I3+R5I5 US2-US3 = R3I3 + R5I5 + R2I2 R4I4 + R5I5 = R6I6
17.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R1 = R2 = 3 Ω,R3 = R4 = 6 Ω,US = 27 V,IS = 3 A。 用 叠 加 原 理求各未知支路电流。
(1) 各 元 件 的 瞬 时 电 压,并 作 相 量 图 (含 电 流 及 各 电 压);(2) 电 路 的 有 功
功 率 P 及 功 率 因 数 λ。
i
R
+
+
uR
- +
uL
L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