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汉峰的商业模式—做正确的事
绿色节能从“心”开始之“新”概念——合同能源管理。随着节能行业趋势的到来,随着客户需求的日益增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催生了一种新的模式:无须客户去投入任何财力、人力、物力、精力,只须和节能服务公司签定合作合同,就可享受节能服务公司为其带来的高端节能产品、技术和高品质服务,从而让自身能耗降到最低,成本降到最低的新型商业模式。
(一)合同能源管理概述及特点
合同能源管理是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能源评估、设备调试、人员培训、节能量确认和保证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然后从为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成果中收回投资成本并取得利润的新型商业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特点:1﹞节能效率高2〕客户无投资,零风险3﹞投资回收快4﹞改善现金流5〕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6〕节能更专业
(二)汉峰人如何看待合同能源管理
1)制约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瓶颈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节能改造,能源用户不需要事先支付改造和服务费用,而是通过与节能服务公司在合同期内分享节能收益。而节能服务公司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在有效降低客户能源消耗的同时获得自己的收益,可以说,这是一种节能服务公司、能源用户
和社会三方共赢的理想模式。然而,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却并不顺利,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由于需要事先垫付所有投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必须以充足的资金为前提。因此,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成为节能服务类企业发展壮大的生命线。但是,目前我国的节能服务公司很难通过银行的那个金融机构为项目融资,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公司都属于中小企业,而且成立时间较短,没有在金融系统建立信誉;节能项目不像一般的建设项目,能形成押物;金融机构的信贷评估部门尚不熟悉节能服务企业一次性投资很大,但是资金来源却并不畅通。
(2)现行财务管理制度不利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
政府机关、公司事业等是节能服务的重点领域,但是,这些单位的财政管理制度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却存在着政策阻碍。
一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的单位没有支付节能服务收益的对应科目,财政预算没有办法为节能服务提供资金,节能服务公司开具的节能服务发票也不能视同能源费用入账抵扣。使得节能服务公司即使为政府机关、公司事业单位实施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也难以取得服务收益。
另一方面,我国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按照现行政策,实行合同能源管理节约的能源费用也不能由用能单位进行处置。而且,作为政府机关、公用事业单位,每年的水电等能源费用都有固定预算,如果能耗开支见年降低很多,那么下一个财政年度该项拨款就可能被减少。这样一来,不仅节能服务公司的投资无法收回,而且上述这些用
电单位也没有引入能源服务的积极性。
(3)现行税收制度导致节能服务公司纳税负担过重
基于市场运作的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时,其中也包括通过面向全社会的采购,为客户优选节能设备。然而,我国税务部门总把节能服务公司视为一般的节能设备销售商,误认为它是通过转卖节能设备从中获利,因此把节能服务合同看成设备购销合同。这样,税务部门就把节能服务视同一般节能设备销售商的加价,纳入增值税的规范,也就是说,把本应该是适用税率为5%的服务业营业税的部分变成了17%的增值税,税负较重,不利于合同能源管理发展。
(4)信誉体系不完善阻碍了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企业的信誉环境尚待改进,无论是节能服务公司还是耗能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企业怀疑服务公司的承诺是否是真的;节能服务公司怀疑能否真正按合同分享利益。由于节能服务公司投资的不是独立项目,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运行依附在客户身上,由于自身没有主动权,因此节能服务公司风险很大,往往是项目已经实施了,等到向客户分享节能效益时,对方却以种种理由(比如,没有达到合同规定的节能量等)拒绝付款。特别是一旦客户出现重大人事变更,分立、改制,法律诉讼等情况时,节能服务公司的收益更是难以保障。
同时,节能服务公司面对的往往是一些需要通过节能改造降低成本的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进一步加大了节能服务公司分享节能效益的风险。由于回款风险问题,节能服务公司虽然对大量的合同能源管
理项目,却经常举步维艰。
2)如何突破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瓶颈”?
要打破能源服务在推广上的种种瓶颈,离不开政府部门、耗能企业和节能服务公司的共同努力。
(1)建立适应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多层次融资体系
为有效解决节能服务公司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从支持节能减排的资金中拿出部分资金成立相应级别的节能担保基金,为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进行融资担保、二是建议各地将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后补助”的资金改为成立资金担保基金。三是建议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要根据节能项目的特点,设计出多种投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要根据节能项目特点,特点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创造有利环境。
(2)调整限制能源服务的政策壁垒,加大支持力度
针对我国公立机构财务管理制度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带来的壁垒,有关部门应当出台规定,将节能改造费用视同能源费用列入公共机构的预算和采购中,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多公立机构的能源费用与节能服务公司分享。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现行财政管理制度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政策壁垒,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用户的节能积极性。
(3)制定节能服务产业相关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由于我国能源服务产业还处于早期发展过程,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行业规范,诸如服务标准。节能量检测和认定方法、合同规范等。因此建立和完善这些规范标准,可以避免目前鱼目混珠的状态,相关
行业协会可以担负起这一重要职责。
(4)建立适应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评估和信用体系
为有效规避合同能源管理发展中的信誉风险,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估和信用体系。首先应由政府主管部门或授权的行业组织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对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进行资质认定,并将认定结果通过权威的渠道进行发布。其次,为解决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节能评估体系,要加强节能检测,完善节能检测体系,以便为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能量的确定和项目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为有效较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中的回款风险,建议将用能单位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回款强行纳入央行的诚信系统,以有效遏制用能单位失信行业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