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A4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A4

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并报安全监管部门审查同意。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制度应以正式文件下发, 17 符合法律法规。
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应有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 18 批准的机构成立正式文件;人员任命文件。
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参加职业健康专题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对职 19 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要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劳 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 卫生培训。
20 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申报。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 21 素检测。
组织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 22 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
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如实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 23 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欺骗。
编号
排查项目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排查
岗位 (班 组)级
车间级
专业 排查
专业 级
综合排查
矿区 级
公司 级
1
证照
1 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真实合法,并在有效期内。
H
H
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的专职安全生
9 全员培训: 所有从业人员每年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 20 小时。 特种作业人员: 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全部经过安监部门或者专业机构培
10 训,取得上岗证书,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账》,证书应定期复审保证 有效。
E
E
E
E
E
E
6
安全生产费用投入
7
隐患排查治理
其他培训: 对接收的大、中专院校实习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企业采 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新设备,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 11 全培训,如实记录教育和培训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及考核结果。必须 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 期组织考核。
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 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 24
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F、H F、H
E
E
E
E
E
E
E
E
E
E
H
H
E
E
E
E
E
E9安全检查源自10 安全会议 11 劳动防护
12 应急管理
日常巡查:每天由安全管理人员对各作业面进行安全巡查,认真填写安 25
2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安全生产
2 产管理人员必须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管理人员
3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按规定考核合格。
H
H
H
H
3
安全“三同时”
4 按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H
H
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 5
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全日记。
月度检查:主要负责人牵头,分管领导、安全、生产、设备等车间、科 室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参加,每月对本单位各生产系统进行全面排 26 查,发现隐患当场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重大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和应急 措施,保留相关记录。 专项整治检查:根据公司活动安排,定期开展通风、提升系统等专项整 27 治活动,并结合季节特点和节前、节后特殊时期,开展防汛、节前、节 后复工等专项检查,并保留好活动文件、总结、记录等相关资料。 定期组织召开安全例会、月份季度总结会议、班前班后会和专题会议, 28 并留好会议纪要和签到记录。 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 29 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并按规定使用,每月对提取使用情况进行登记。 应按照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 费用台帐。 安全生产的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 2)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12 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 准化建设支出; 5)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8)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9)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E
E
4、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制定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 6 告和处理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
度、安全会议制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矿长带班下井制度等规章制度
H
H
7 制定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
E
E
5
安全教育培训
新工人三级培训:新入矿工人应具备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上岗前接受不少于 72 小时的安全教育培训,为每个职工建立安全培训档案,并留好安全培训记录。 8 新工人及变换工种人员,应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实习满 2 个月后,方可独立 上岗作业。
E
E
E
E
E
E
E
E
E
8
职业卫生
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 15 15 日前和下一年 1 月 31 日前向安全监管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
应当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部门报告,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 16 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工作结束后,应当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
13 安全保险: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缴纳保险费用。
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 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 14 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 监控治理,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 员通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