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的语言》进阶练习(一)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的语言》进阶练习(一)

《议论文阅读-议论文的语言》进阶练习一、选择题怎样读书顾颉刚①一个普通人走进了图书馆,看见满屋满架的书,觉得眼睛都花了。

这是由于他对世界上的知识没有一方面有特殊的兴趣。

研究学问的事固然不必每人都参加,但是一方面的特殊兴趣确为任何人所不可少。

譬如看报,有人喜欢看专题新闻,有人喜欢看小说文艺,也有人喜欢看商市行情,只要他能够有一件喜欢的,自然拿到了一份报纸就有乐趣。

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

②有人读书,只随便翻翻就抛开;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末一个字才罢。

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但永远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多少部书呢?但有几部书是研究某种学问的时候必须细读的,若只是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

读书的第二件事,是要区分书籍的轻重缓急,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哪几部书是只要翻翻的,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查考的。

③我们读书,是要借了书本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来管束我们的思想。

读书的时候要随处存疑。

换句话说,要随处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

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以分析出它的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

这些意思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

遇到什么有疑惑的地方,就为它查一查。

心中有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

不怕动手,常写常翻,便可以养成自己的创作力。

几年之后,对于这一门学问自然有驾驭运用的才能了。

我们读书的第三件事,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

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为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

④再有两件事情,也是应当注意的。

其一,不可以有成见。

以前的人因为成见太深了,只把经史看作是最大的学问,经史以外的东西都看作旁门小道。

结果,不但各种学问都被抑遏而不得发达,并且由于各种学问不发达,就连经史本身也不能被研究得好。

近来大家感到国弱民贫,又以为唯有政治经济之学和机械制造之学等足以直接救国,才是有用之学,其余都是无关紧要的装饰品。

这个见解也是错误的。

学问的范围何其之大,凡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值得研究,就是我们人类,再研究一万年也还是研究不尽。

⑤其二,是应该多赏识。

无论哪种学问,都不是独立的,与它有关联的其他学问非常之多。

我们要研究一种学问,一定要对别种学问有些赏识,使得逢到有关联的地方可以提出问题,请求这方面的专家解决,或者把这些材料送给这方面的专家。

以前有人说过,我们研究学问,应当备两个镜子: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

显微镜是对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望远镜是对其他各科用的。

我们既要对自己研究的一科极尽精微,又要对别人研究的各科略知一二。

这并不是贪多务博,只因为任何一种学问都不是独立的缘故。

(选文《读者》有改动)1.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的第一要务是要培养特殊方面的兴趣。

B.读书的目的是要通过书本去探寻求知的路。

C.读书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多赏识,少成见。

D.读书要注意做好五件事,就可以取得成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一个人只要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有特殊的兴趣,就能喜欢读书并且会读书;反之只能面对浩瀚书海不知所措。

B.读书要学会区分书的轻重缓急,有些和自己所研究的学问有关的书要重点细读,有些书则可以略读或备查。

C.读书要善于思考、存疑,对于某种学问,有疑惑就查检,有问题就研究,天长日久,便可以驾驭运用这一门学问了。

D.世界上的事物都有研究的价值,不可心存成见;学问也不是孤立的,自己研究的要极尽精微,其他的也应略知一二。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围绕怎样读书的话题,从一个人要培养特殊方面的兴趣说起,有针对性地讲了读书做学问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B.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每一段都论述一个有关怎样读书的问题,由浅入深,有小到大,循序渐进,逻辑严密。

C.文章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在论述做学问要多赏识时,以显微镜和望远镜作比,生动阐明了做学问时精与博的关系。

D.文章的语言谨严文雅而又平朴通俗,作者娓娓道来,是一位前辈学者对后辈学子的谆谆教诲,读之有如坐春风之感。

二、现代文阅读4.课外阅读走进书里去有人说,现在的儿童喜欢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比较肤浅,反应虽敏婕却未经深入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萤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与寂寞的事了。

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动画,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

至于影片和动画,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

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变得多姿多彩,这是现代人莫大的幸福。

我们再也不必“囊萤映雪”“手不释卷”,而却能够在欢笑里、蹦跳里增长知识。

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获得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

但愿大家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沉浸在“读书之乐,其乐融融”的境界里。

(1)找出文章第2自然段中的3个错别字,按顺序把正确的依次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细致深邃(3)用文中的内容说一说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4)概括第3自然段的段意。

(5)作者把比喻成的宴席,把____比喻成____的快餐和可口的零食。

这样比喻的目的是什么?(6)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读书给你带来的好处。

5. ①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②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③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④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

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⑤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

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⑥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⑦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

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

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

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

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⑧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

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

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我们自己有判断力。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的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请在第⑧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3)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改革?(4)细读下列语句,说说加下划线词的作用。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5)选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证明论点?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答案】1.D2.A3.B4. (1)博捷荧(2)粗略肤浅(3)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萤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阅读书籍辛苦、乏味、寂寞。

(原句即可)(4)阅读书籍与看影片、动画的不同。

(意思对即可)(5)阅读细嚼慢咽电视前的观赏便捷说明阅读和电视前的观赏是不同的,阅读获取的营养会更丰富。

(意思对即可)(6)示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阅读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

比如我看电视剧《红楼梦》或者《三国演义》的时候,总是不经意想去翻翻原著,哪怕电视剧拍的再好,永远也比不上阅读文字的那种境界,并且通过读书一定能积攒自己的才华和词汇。

(能简要说出读书的篇目,获得的好处即可)5. (1)不但……而且……(2)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相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也就是说要有真正的实验精神。

(3)大家受王阳明思想的支配,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就必须培养实验的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4)这一组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

(5)举例论证(从反面举了现代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很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事例。

从正面举了通过实验了竹子性质的事例,阐述了试验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观察,而是积极地、有计划地探测)。

具体有力地证明明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解析】1 ~ 3.此题考查理解概括议论文的中心论点的能力。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就是议论文中作者对所议论问题发表的见解主张或者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