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胸肺检查(ppt)
肺和胸膜的界限(体表投影)
肺尖: C6/7--T1 锁骨上缘3cm 肺上界: 肺外侧界: 侧胸壁内部 肺内侧界:(前缘) 心脏绝对浊音界
肺和胸膜的界限(体表投影)
肺下界(平静呼气末) 前胸部: 6 肋骨 锁骨中线: 第6肋间隙 腋中线: 第8肋间隙 肩胛线: 第10肋骨 后正中线: 11棘突水平
侧胸:
腋窝 腋前线 腋中线 腋后线
后面
后正中线 肩胛下角线
胸部的体表标志
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腋窝、胸骨
上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
胸部的体表标志
肩胛上区 肩胛间区 肩胛下区
细支气管
胸部的体表标志
肺和胸膜的界限:肺尖、肺上界、
肺外侧界、肺内侧界、肺下界、叶间肺界。 每个肺叶在胸壁上的投影有一定的位置, 了解其投影的部位,对肺部疾病的定位 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腹上角:70~110度 肋骨(肋软骨) 肋间隙
胸骨体 剑突
后胸壁
脊柱棘突(C7棘突) 肩胛骨 肩胛下角: 第7肋间 肋脊角
胸部的体表标志
肩胛骨 脊柱棘突
肋脊角
胸部的体表标志
垂直线标志
前正中线、锁骨中线 胸骨线、胸骨旁线 腋前线、腋后线、腋中线 肩胛线、后正中线
前胸:
前正中线 锁骨中线 胸骨线 胸骨旁线
异常胸廓
胸廓一侧变形 胸廓一侧膨隆多见于大量
胸腔积液、气胸、或一侧严重代偿性肺气 肿。胸廓一侧平坦或下限常见于肺不张、 肺纤维化、广泛胸膜粘连和肥厚等。
胸廓局部隆起 见于心脏明显增大、心包
大量积液、主动脉瘤及胸内或胸壁肿瘤等, 还见于肋软骨炎和肋骨骨折。
脊柱畸形引起的胸廓改变 脊柱前凸、后
凸或侧凸,导致胸廓两侧不对称,肋间隙 增宽或变窄。常见于脊柱结核。
乳 房(breast)
乳房的常见病变
1、急性乳腺炎 乳房红、肿、热、痛,常局限于一
侧乳房的某一象限。触诊有硬结包块,伴寒战、发 热及出汗等全身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哺乳期妇女, 但亦见于青年女性和男子。
2、乳腺肿瘤 应区别良性或恶性,乳腺癌一般无
炎症表现,多为单发并与皮下组织粘连,局部皮肤 呈桔皮样,乳头常回缩。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 晚期每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良性肿瘤则质较软, 界限清楚并有一定活动度,常见者有乳腺囊性增生、 乳腺纤维瘤等。男性乳房增生常见于内分泌紊乱, 如使用雌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肝硬化等。
胸部的体表标志
自然标志和人为划线
正常胸廓内部脏器的轮廓和位置 异常体征的部位和范围
明确反映和记录脏器各部分的异常变化 在体表的投影
第一节 胸部的体表标志
骨骼标志:
胸骨上切迹sup、
胸骨柄、
胸骨角、
腹上角、
剑
突
、
肋
骨
、
肋间隙。
图1-1
前胸壁
胸骨: 胸骨上欠迹 胸骨柄 胸骨角:
最重要的标志 第二肋软骨 气管分叉 T4(5)胸椎 主动脉弓
胸壁压痛 正常情况下胸壁无压痛。
肋间隙 注意肋间隙有无回缩或膨隆。
胸廓
正常胸廓
成年人胸廓的前后径较左右径为短,两 者的比例约为1:1.5,正常人胸廓外形 见下图。
异常胸廓
扁平胸 (flat chest) 为胸廓呈扁平状,
其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图示如下:
异常胸廓
桶状胸 (barrel chest) 为胸廓前后
诊断学胸肺检查 (ppt)
胸部概述
范围:胸部指颈部以下 和腹部以上的区域。
胸廓组成:由12个胸椎 和12对肋骨、锁骨及胸 骨组成。其前部较短, 背部稍长。
胸部检查的内容:包括 胸廓外形、胸壁、乳房、 胸壁血管、纵隔、支气 管、肺、胸膜、心脏和
其他的临床常用方法
X线检查:常规X线 CT 肺功能 纤支镜 胸腔镜 血气分析 病原学 细胞学与组织学 生化检查
胸廓的异常形态
脊柱畸形引起的 胸廓改变
乳 房(breast)
除检查乳房外,还应检查引流乳房部位 的淋巴结,病人采取坐位或仰卧位,一般先 作视诊,然后再作触诊。
视诊:对称性、表观情况、乳头、皮肤回
缩、腋窝和锁骨上窝。
乳 房(breast)
触诊:硬度和弹性、压痛、包块(部位、
大小、外形、硬度、压痛、活动度)
上呼吸道部分阻塞的患者,因吸气时间延长,称 为吸气性呼吸困难。
下呼吸道阻塞患者,气流呼出不畅,呼气需要用 力,从而引起肋间隙膨隆,因呼气时间延长,称 为呼气性呼吸困难。
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或超 过左右径,故呈圆桶状。如下图:
异常胸廓
佝偻病胸(rachitic chest) 为佝
偻病所致的胸廓改变,多见于儿童。 举例漏斗胸与鸡胸如下:
胸廓的异常形态:佝偻病胸 鸡胸
(pigeon chest)
佝偻病串珠
(rachitic rosary)
肋膈沟
( Harrison’s groove)
正 面 观
斜裂与水平裂位置 斜裂: (后正中线) T3------腋后线-------第6肋软骨
(第4肋骨)
水平裂 水平平行--------第3肋间隙 壁层胸膜与脏层胸膜 肋膈窦: 2—3 肋间
侧 面 观
后 面 观
肺叶与 叶间裂的 体表投影
膜胸:覆盖在
肺表面的胸膜 称为脏层胸膜, 覆盖在胸廓内 面、膈上温适宜、光线充足、暴 露全部胸廓。 体位:视病情或检查需要采取坐位或卧位。
顺序:视、触、叩、听,一般先检查前胸部 和两侧胸部,然后再检查背部。
常规的检查方法 视诊(inspection) 触诊(palpation) 叩诊(percussion) 听诊(auscultation)
第二节 胸壁、 胸廓和乳房
胸壁(chest wall)
除检查营养状态、皮肤、淋巴结、骨骼肌 发育外,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静脉 上腔静脉阻塞时,静脉血流方向自上 而下;下腔静脉阻塞时,血流方向则自下而上。
皮下气肿(subcutaneous emphysema) 以手按压皮下气肿的皮肤,
引起气体在皮下组织内移动,可出现捻发感或 握雪感 气胸 纵隔气肿 产气杆菌感染
肺和胸膜( lung and pleura)
视诊
(一)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藉膈和肋间 肌的收缩和松弛来完成的,胸廓随呼吸 运动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带动肺的扩张 和收缩。正常男性和儿童的呼吸以膈肌 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动度较 大,而形成腹式呼吸;女性的呼吸则以 肋间肌的运动为主,故形成胸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