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
咳嗽(社区获得性肺炎)
【诊断】
一、疾病诊断
(一)中医诊断
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
应询查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感和内伤。
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有肺卫表证。
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有其他兼证。
(二)西医诊断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38度。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一款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
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证候诊断
1.风热犯肺证:身热无汗或少汗,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头痛,口微渴。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2.痰热壅肺证:身热烦渴,汗出,咳嗽气粗,咳痰色黄或痰中带血,胸闷,胸痛,口渴喜饮。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洪数或滑数。
3.肺胃热盛证:身热,午后为甚,口渴多饮,咳嗽痰黄,腹胀便秘,舌红,苔黄或灰黑而糙,脉滑数。
4.热闭心包证:壮热,烦躁不安,口渴不欲饮,甚则神昏谵语,惊厥或四肢厥冷。
舌降少津,苔黄,脉眩数或沉数。
5.气阴两虚针证:身热渐退,干咳痰少而粘,自汗神倦,纳少口干。
舌红,少苔,脉细或数。
6.邪陷正脱证:呼吸短促,鼻翼煽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则汗出如油,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身热剧降。
或起病无身热,面色淡白,神志逐渐模糊。
舌质淡紫,脉细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1.风热犯肺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桑菊饮或银翘散加减。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杏仁、芦根、甘草。
中成药:乐频清胶囊2粒每日3次口服;清开灵颗粒1包每日3次口服。
2.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热化痰素肺。
方药:清金化痰汤或桑白皮汤加味。
桑白皮、黄芩、山栀、知母、贝母、瓜蒌、桔梗、麦冬、橘红、茯苓、甘草。
中成药:急支糖浆10ml 每日3次口服;鲜竹沥口服液10ml 每日3次口服。
3.肺胃热盛证
治法:泻肺泄热,清胃通腑。
方药:麻杏石甘汤、银翘白虎汤合凉膈散加减。
生石膏、麻黄、杏仁、桑白皮、黄芩、瓜蒌、甘草。
4.热闭心包证
治法:清营解毒,化痰开窍。
方药:清营汤合猴枣散加减。
水牛角、丹参、玄参、麦冬、金银花、连翘、黄连、淡竹叶、猴枣散。
5.气阴两虚证
治法:银翘白虎汤合生脉饮加减。
方药:银翘白虎汤合生脉饮加减。
金银花、连翘、石膏、知母、麦冬、人参、五味子、甘草。
中成药:百合固金口服液10ml 每日3次口服;川贝止咳糖浆10ml 每日
3次口服。
6.邪陷正脱证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人参四逆汤合生脉散加减。
人参、枳实、柴胡、芍药、麦冬、麦冬、五味子、甘草。
二、其他治疗
1.双黄连注射液或鱼腥草注射液或穿琥宁注射液或痰热清常规剂量,静脉滴注。
2.气阴两虚或邪陷正脱型,可用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
三、西医治疗
1.抗感染治疗:根据估计或病原学诊断选择敏感药物。
(1)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
抗菌药物选择:大环内酯类、青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新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曲伐沙星等)。
(2)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等。
抗菌药物选择:第二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联合大环内酯类、新喹诺酮类。
(3)需要住院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复合菌(包括厌氧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衣原体、呼吸道病毒等。
抗菌药物选择:①第二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②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单用,或取大环内酯类;③新喹诺酮类或新大环内酯类;④青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联合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
(4)重症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嗜肺军团杆菌、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流感嗜血杆菌等。
抗菌药物选择:①大环内酯类联合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②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广谱青霉素、内酰胺酶抑制剂或头孢菌素类,或前二者之一联合大环内酯类;③碳青霉烯类;④青霉素过敏者选用新喹诺酮联合氨基糖苷类。
2.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祛痰、止咳、止血、止痛、退热,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循环及心肺功能支持,还包括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应
用血管活性药物、正性心力药物、氧疗以及必要时的机械通气等。
要注意休息,进食高能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重症患者要入住呼吸监护病房。
四、护理调摄
对于咳嗽的预防,首应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受凉,饮食不宜甘肥、辛辣及过咸,戒烟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肺卫不固者,可酌情选玉屏风散口服。
【疗效评价】
痊愈:用药后3 d内体温恢复正常,5 d内咳嗽停止,10 d内肺部干湿性啰音及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完全消失。
显效:用药后3 d内体温正常,7 d内咳嗽缓解,10 d内肺部干湿性啰音明显减少,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基本消失。
好转:用药7 d体温基本恢复正常,1个疗程结束时咳嗽症状仍存在,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肺部体征及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有所减轻。
无效:用药疗程结束时仍有发热或刺激性咳嗽,肺部体征及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仍存在。
痊愈﹑显效和好转判为有效。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