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体验型活动教学的应用——以《中国的行政区划》为例0引言八年级地理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第一节“疆域”中,“中国的行政区划”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更是进一步学习中国地理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节教材同中国地理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是学生今后学习中国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的基础,也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
本节教材由“三级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及简称”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但容量大,要求学生掌握的省名较多,且又要求弄清其空间分布,对初一学生来讲掌握的难度较大。
学生对省区的名称与简称、位置往往对不上号,为此,我准备采用体验型活动教学法,设置情境体验、游戏体验、竞赛体验等活动,寓教于乐,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通过系列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互相关系,把“死”知识,变成一幅“活”的中国政区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概念。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为中国地理教育界一直在探讨的话题。
区域认知是中学生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之一。
区域认知包括区域定位及区域划分、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发展、区域研究信息化等六大部分。
其中区域定位和区域划分是基础内容,只有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才能后续进行区域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在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熟悉中国的行政区划是非常必要的。
但在过去的课堂里,我们常常看到繁琐的分析代替了情感体验、完整丰满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抽象的概念、空洞的说教代替了生动的形象感染单调、乏味的认知达标代替了丰富的情感性学习。
教学过程重理性知识的传播,轻情感经验的积累,重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轻感受能力、情感表达能力、情感表现力的培养和发展。
总之,只是将情境创设与体验当作一种手段,只是引导学生进行理解的铺垫。
即便是想激发学生情感上的体验,也只是习惯于以大量的语言来对文本进行分析、演示、讲解,以单纯说教的方式强行使学生被动体验,而使得学生渐渐地失去学习的热情。
体验型活动教学首先将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来看待,视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发生、知识增长的活动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参与和体验的活动过程,因此视教学活动过程为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将过去处于边缘地位的情感、体验与认知、理智活动同等对待,重新全面看待体验活动的价值。
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增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类似行政区划这类涉及符号、概念、规则、原理等理解和应用的自然学科领域的知识,创设活动体验大体是为了认知任务的完成,这些学科知识大都为已被抽象、概括形成语言、符号表征的静态知识,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困难,不能单靠讲授、告诉的方式为学生掌握。
在教学时,有必要让这些知识被还原、被现实化、被体验,因此应以具体感性的活动设计使学生主动与学习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经验才能被激活,情感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才能充分体验、感悟,继而外在的知识才能得以自主内化和占有,从而达成对抽象理性知识的理解和意义建构。
这类学科内容适宜的体验活动较为典型的有情境体验活动、游戏体验活动、竞赛体验活动、探究体验活动、操作体验活动等。
一、情景体验,激发兴趣有效的活动方式的选择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活动的水平如果定位在学生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内是缺少意义的,只有定位在学生正在形成、在发展的区域内即维果茨基所主张的“最近发展区”内才具有教育价值。
处于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活动方式,对学生来讲,是最具挑战性、激励性、探究价值的活动方式,最能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
这个区域之外的活动方式,或是太难,让学生难以胜任,或是太易,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都将使活动过程流于形式而难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只有那些难度适中的活动方式才能对学生的发展真正具有价值。
本节课的导入选取的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过程如下。
问:(打开淘宝网网页,进入中国地图的购买页面)近年来,网购成为了一种新潮。
老师正打算买一张中国地图挂在办公室在墙上。
现在请大家帮个忙,想一想我要如何填写地址才能顺利地收到商品呢?(进入地址填写页面)生: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鹤城镇建设南路12号。
地址当中的省、市、县、镇,都属于行政区划。
因为中国是个疆域辽阔的大国,政府为了方便管理,进行了行政划分。
(展示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情境激发兴趣应是一种自然生成,学生无论是好奇求知,还是情感的需求求知,都能促使其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学生主体通过感受生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形成探究→满足→乐趣→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的过程。
这就保证了学生在接触新课时,带着热烈的情绪,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良好地进行研究。
二、感官体验,形象联想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特征及在中国政区中的相对位置,是本节的难点,内容繁杂,记忆性知识较多,空间概念较强,稍不注意,就会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采用视觉联想、编歌谣等活动体验,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
(一)拟形比喻中国的轮廓像一只雄鸡。
在地图上各省区的行政轮廊图形各异,我们也可以把它们想象成各种具体的动物,植物,工具,人像等等。
比如我们江西省的轮廓像不像一个盘着发髻,蓄着山羊胡子的老者?(学生议论纷纷,稍后通过幻灯片将江西省的轮廓形象展示出来)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发动丰富的想象力,想一想其它的省轮廓都像什么呢?利用大屏幕逐一动画显示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示意图,在同学们充分想象其形象特征后,对应显示其象征物的图形,加深形象记忆。
通过形象思维的方法,将原来较为复杂的图形,跃出画面,变成鲜明、生动的客观形象,让学生浮想联翩,展开形象思维。
举例如下:云南似孔雀(我国珍稀保护动物孔雀的产地),台湾似香蕉(热带水果香蕉的产地),海南似菠萝(热带水果菠萝的产地),陕西似兵马俑(秦兵马俑的出土地),广西似虎头(华南虎的产地),新疆似牛头(三河牛的产地),青海似马面(河曲马的产地),四川似牦牛(川西的交通工具),河南似弓箭(古战场上的常用武器),湖南、江西似兄妹俩,黑龙江似天鹅,内蒙古似雄鹰,西藏似藏靴等。
(二)精编歌诀地理歌诀或地理顺口溜,变枯燥乏味的省区简称为有趣的便于记忆的韵句。
一般是七字一句,富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若能注意押韵,则更易被学生所接受。
顺口溜是依靠口腔和声带,借助节奏,进行记忆。
像“游广山重河福天,四江三海云贵川,过去陕甘青新藏,港澳台归夏北安。
”即为一例。
(三)借用成语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三千年来的古典文学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若引用得当时,会使学生的语言和文字,加倍地精简有力和形象化。
学生有了成语知识,对于日后的读、写都是十分有益的,在此是借用成语,为“地”所用,以增记忆。
很多成语当中用到了省区的简称,如得陇望蜀,你能说出其中涉及的省份吗?请同学们发散思维,尽可能地说出含有省区简称的成语。
西北区六省区简称的成语有:秦镜高悬,甘心情愿,得陇望蜀,青梅竹马,宁折不弯,新陈代谢,台阁生风。
西南区四省区的简称成语有川流不息,蜀犬吠日,贵人多忘,黔驴技穷,云开见日,藏龙卧虎。
其他大区省区的简称还有津津乐道,吉日良辰,白黑分明,鲁莽灭裂,琼枝玉叶,坚持不渝,马空冀北等。
通过成语记忆,也不失为一种新颖的发散联想。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成语中有些字并不是代指地区的,请学生注意区分。
(四)运用史料多媒体展示史料图片或视频,如“西安事变”发生地的陕,“南昌起义”发生地的赣,“平江起义”发生地的湘,“革命圣地”延安所在的省份—陕,中共“一大”会址的所在地—沪,“沙家洪”—苏,“红岩”—渝等。
追溯革命历史,产生联想。
(五)扩展剧种视频介绍中国的传统艺术,借此巩固省区简称。
如秦腔陕豫剧豫晋剧晋,越剧浙川剧川沪剧沪淮剧皖吉剧吉评剧京湘剧湘等。
上述省、市,一般是指剧种发源地。
(六)名胜揽地图片展示中国的风景名胜借此巩固省区的位置、简称,如天堂美景西子湖(浙),桂林山水(桂),滇池(云),张家界(湘),九寨沟(川),五指山(琼),西天瑶池的天池(新),庐山(赣),九华山(皖)等。
当然,还有饮食联想,民居联想等。
限于篇幅,不一一枚举。
以上活动应适当选择一两个开展,不可贪多。
心理专家告诉我们,机械的反复,单项的刺激,超过一定的次数,就会从兴奋转化成抑制,所以我们必须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虽则反复进行,却依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同时要注意,每次宜略有间隔,以避学生厌倦,勿炒冷饭。
这样,既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又遵循着学习的规律,显然是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三、游戏体验,趣味横生游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游戏的形式来使学生学习某些知识,并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
这一方法突出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情感和活动的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拼图游戏拼图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方式,它可以锻炼人的抽象思维。
而地理教学中的拼图是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相对位置的认知能力。
我采用拼图游戏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的相对位置的认识。
利用拼图教具,每 2 个人一小组,将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完整地拼接起来,完成拼图。
完成后可举手示意,并评选出最佳表现小组。
中国政区拼图游戏是帮助学生掌握个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及巩固个省级行政区轮廓的有效方法,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吸引力。
在学习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寓教于乐的原则。
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利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教学游戏有利于化难为易,复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猜谜游戏谜语是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
猜谜游戏即设计一些有趣的谜语,使地理事物的名称以谜底的形式出现,以此来加强对地理事物的记忆。
在学到中国的行政区划时,出这样一些谜语让学生做猜谜游戏。
银河渡口:(天津)千里戈壁:(长沙)船出长江口:(上海)氮磷钾:(合肥)圆规画鸡蛋:(太原)带枪的男人:(武汉)四季花开:(长春)久雨初晴:(贵阳)大言不惭:(海口)急来抱佛脚:(拉萨)三人锄禾:(秦)门内烛灭:(闽)当谜底揭晓后,学生会对这些地理事物的印象非常深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竞赛游戏竞赛游戏把竞争引入教学,操作方法类似智力竞赛。
其主要做法是;将需要学习或巩固的内容编成竞赛,让学生在自学或小组共同准备的基础上开展比赛,并当场评价。
竞赛的过程就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复习,以致熟能生巧的过程。
竞赛的组织实施依靠竞赛规则的建立。
学生竞赛行为的关键是需要在竞赛中运用知识进行决策。
因此,竞赛游戏教学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才得以进行。
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学中采用竞赛能起到心、智、能统一开发的效果。
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会城市呢?在这里我打算设计里一个竞赛游戏,将学生分为四组(按座位分),以组为单位,给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记忆这些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