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同步练习汇总课堂练习汇总

通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同步练习汇总课堂练习汇总

(共21套104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汇总课堂练习汇总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选择题1.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B.熔点、沸点 C.稳定性、可燃性 D.密度、硬度2. 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3. 下列物质的用途,属于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4.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床,金作马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5.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瓦斯爆炸,蒸气锅炉爆炸 B.高粱酿酒,食物腐烂变质C.玻璃破碎,白磷自发燃烧 D.金属导电,电熨斗通电发热6.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剂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7.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D.化学反应伴随有能量变化8. “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

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氢气(H 2 )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氢燃烧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C.氢气具有可燃性 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9. 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10.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A.有气体放出 B.有颜色改变 C.有新物质生成 D.有沉淀产生11.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12. 下列有关氢气(H 2 )、氧气(O 2 )和二氧化碳(CO 2 )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13. 刚学化学的兰兰对下列常见现象进行分析,她发现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煮饭前米用水洗一洗 B.霓虹灯灯光闪烁C.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D.食物在胃肠内消化14. 日常生活的下列放热现象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 )A.天然气燃烧放热B.电灯泡通电发热C.太阳能热水器放热 D.水蒸气变为水放热15. 下列物质所发生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干电池放电 C.矿石粉碎 D.海水晒盐二、填空题16. 在以下叙述中:①镁带在空气中可以燃烧;②镁带在空气中燃烧;③石蜡受热熔化;④石蜡受热易熔化。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17. 把金属钠用小刀轻轻地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钠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浮在水面上。

根据以上叙述,推断金属钠具有的性质:(1)物理性质:硬度________,密度________,熔点________,颜色________;(2)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阅读下列短文,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四个概念填空。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属________),把块状的硫研碎(属____________),取少量放入燃烧匙内,将燃烧匙加热,硫熔化成淡黄色液体(属____________),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属________),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属________),说明硫具有可燃性(属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19.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小刘的实验:BaCl 2 +Na 2 S0 4 =BaS0 4 ↓+2NaCl小李的实验:②实验结论: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四、解答题20.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科学家们已经创造出许多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

请你展开想象,解释下列神奇的现象吧。

(1)科学家创造出一种高分子薄膜的鸟笼,让人们看到小鸟和鱼儿一同愉快地生活在水中的情景。

(2)将一只小猫放在一块平放的玻璃板上,在下面对小猫所在的玻璃板加热,小猫却露出一种浑然不知的表情。

答案一、选择题1、C2、D3、A4、 C5、 C6、 D7、D8、 C9、 C10、C11、C12、 B13、D14、A15、B二、填空题16、③②④①17、 (1)小小低银白色(2)钠与水能剧烈反应18、物理性质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三、实验题19、①Na 2 C0 3 +2HCl=2NaCl+H 2 0+C0 2 ↑③小刘原因是: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意思正确也给分)④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四、解答题20、 (1)鸟笼是由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其性质优异,功能奇特,无色透明,能隔水透气,小鸟在鸟笼内的空间中,鱼儿在鸟笼外的水中,所以人们看起来小鸟和鱼儿生活在同一环境中。

(2)玻璃板是一种绝热性能极强的材料,玻璃板下面温度再高,玻璃板上面温度仍不变。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选择题1. 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放出大量的热 B.发出黄色的光 C.火焰分成三层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 从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你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 )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④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3. 在蜡烛燃烧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 )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C.只有状态改变 D.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4. 小强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 A.氧气 B.二氧化碳C.水蒸气 D.氮气5. 燃着的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木条继续燃烧,没有明显的变化B.木条继续燃烧,燃烧更旺C.木条不能燃烧,熄灭D.不知道6. 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相比,明显增加的气体是A.氧气B.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C.氮气D.二氧化碳和水蒸气7.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了A.蜡烛中有水B.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C.蜡烛中没有水D.可能都正确,但还要有进一步的实验证明8. 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石灰水被烤干了,没有留下痕迹B.石灰水变成了白色固体C.石灰水没有发生变化D.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9. 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放出大量的热B.发出黄色的光C.火焰分成三层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0. 可乐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要证明这种气体的存在,可将可乐饮料中的气体A.收集在集气瓶中,用燃着的火柴检验B.收集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C.将澄清的石灰水加入可乐饮料中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11. 在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收集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进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盛空气的熄灭B.盛呼出气体的熄灭C.都熄D.都不熄灭12. 要解决化学问题,一般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一般是( )A.动手实验 B.提出问题 C.调查研究 D.总结归纳13. 在蜡烛燃烧实验中,下列叙述属于石蜡性质的是A.石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B.石蜡燃烧前先熔化成无色液体C.石蜡燃烧时发出黄色的光,放出热量D.石蜡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4. 将一根火柴放在蜡烛的火焰中1 s后取出,火柴梗发生的变化是A.全部碳化变黑B.中间碳化变黑C.两端碳化变黑,中间变黑程度小一些D.没有明显的变化15. 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步骤有:①充分占有资料;②设计合理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④进行科学实验;⑤准备实验器材。

其正确的设计步骤是( )A.③①④⑤B.①③② C.③①②⑤ D.①③②④二、填空题16. 某同学为研究青蛙的呼吸作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向左移动,说明青蛙的呼吸吸进________,呼出________气体。

17. 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

(1)制造蜡烛的原料是石蜡,家用石油液化气与石蜡属于同类别物质,欲使其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

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气。

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

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18. 游莫干山时,某同学一家在山道旁发现一个不停冒泡的水坑。

这里冒出的是什么气体呢?该同学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碳,爸爸说可能是沼气,沼气可以作燃料,妈妈说可能是空气。

他们利用火柴、竹枝、矿泉水瓶展开了以下探究:(1)用矿泉水瓶收集两瓶气体,如图所示。

该同学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用竹枝夹持燃着的火柴在瓶口进行点火试验,既没有听到爆鸣声,也没有观察到气体燃烧。

根据此现象可以判断________的猜测是错误的。

为了进一步判断该气体的成分,该同学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三、实验题19. 覃在完成了对蜡烛生成物的探究后,她继续探究了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CH 4 )燃烧后的生成物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