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鉴定[注意事项]1.关于“肢体功能”的概念:根据全国高等院校教材《康复医学》,上肢功能的评定是以手功能为主要依据的,而下肢功能是以步行能力和步态分析为主要依据的,也就是说,在上、下肢功能评定中手和足的功能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而标准规定“肢体丧失功能的计算是用肢体三大关节丧失功能程度的比例分别乘以肢体三大关节相应的权重指数,再用它的积相加,分别算出各肢体丧失功能的比例”。
显然,标准对肢体丧失功能的计算不包括手功能或足功能。
2.关于肢体功能障碍伤残程度评定中的标准适用问题:(1)对于神经系统严重损伤,包括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根性或丛性损伤,引起肢体全瘫的,应直接援引有关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肢体瘫痪(如四肢瘫、三肢瘫、偏瘫、截瘫和单瘫等)的条文,直接评定伤残程度。
(2)对于神经系统损伤,包括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根性或丛性损伤,引起肢体功能部分肌肉瘫痪,则不宜直接援引上述标准评定伤残程度。
可适用于标准所规定先计算肢体丧失功能的比例,再援引有关标准(肢体丧失功能的百分数)进行评定伤残程度。
.关于关节丧失功能比例的计算:标准虽然规定了根据关节丧失功能比例和关节权重指数计算肢体丧失功能比例的方法,但如何计算各关节的功能丧失比例在标准中并未作进一步的说明。
4.ROM的种类:(1)主动活动:受检者以自力能够动的关节活动度。
(2)被动活动:用外力能够移动的关节活动度。
评定神经损伤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应以主动活动为依据,评定非神经性损伤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应以被动活动为依据。
5.关节活动度正常值采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15499-1995)。
如系单侧肢体功能障碍应以健侧关节活动度作为参考,但双侧关节活动度均有减损时,应以国标所规定的正常值以低限作为参考。
评定关节功能障碍时,其关节活动度凡达到国标所规定的正常值低限时均不认为有关节功能障碍。
附:关节运动活动度测量方法(引自Delisa等主编Rehabilitation Medicine)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肩关节活动度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干向侧方运动。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肩关节前面,并与肩峰成一直线。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O;肘关节屈曲90O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O;肘关节屈曲90O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水平屈曲、水平伸展:开始位置:坐位,肩关节90O外展,肘伸展,掌心向下。
固定臂:通过肩峰的冠状轴线。
移动臂:通过肩峰的冠状轴线。
肘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肘关节伸直。
手心向上握拳状。
测量方法:矢状面。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并通过肱骨上髁。
固定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线。
伸展:肘伸展测量方法示意。
关节活动度旋前:开始位置:坐或站立;臂位于躯干侧方肘紧靠躯干;肘关节弯曲成90O;前臂中立位时手心向内侧;腕关节中立位呈握铅笔状。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旋转躯干。
活动臂部。
改变肘关节角度。
腕关节成角。
量角器:轴心通过前臂纵轴。
固定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所握铅笔(拇指侧)旋后:开始位置:坐或站立;臂位于躯干侧方肘紧靠躯干;肘关节弯曲成90O;前臂中立位时手心向内侧;腕关节中立位呈握铅笔状。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旋转躯干。
活动臂部。
改变肘关节角度。
腕关节成角。
量角器:轴心通过前臂纵轴。
固定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所握铅笔(拇指侧)。
腕关节活动度掌屈:开始位置:屈肘;前臂及肘关节呈中立位。
测量方法:矢状面。
量角器:轴心位腕关节背侧(与第三掌骨成一线)。
固定臂紧贴前臂背侧中线。
活动臂紧贴手背正中。
背屈:开始位置:屈肘;前臂及肘关节呈中立位。
测量方法:矢状面。
量角器:轴心位腕关节掌侧(与第三掌骨成一线)。
固定臂紧贴前臂掌侧中线。
活动臂紧贴掌面正中。
桡屈:开始位置:前臂手掌向下;腕关节处中立位。
测量方法:正面。
量角器:轴心位腕关节背面腕骨的中点。
固定臂位于前臂的中线。
活动臂位于第三掌骨。
尺屈:开始位置:前臂手掌向下;腕关节处中立位。
测量方法:正面。
量角器:轴心位腕关节背面腕骨的中点。
固定臂位于前臂的中线。
活动臂位于第三掌骨。
伸展:开始位置:侧卧或仰卧;大腿下部分弯曲以获支撑。
测量方法:矢状面画一条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的连线(B-A)画一条垂线至股骨大转子C-D)。
量角器:髋关节活动度轴心位于股骨大转子(D)。
固定臂位于垂线(C-D)。
活动臂位于股骨干。
前屈:开始位置:侧卧或仰卧(可以轻微屈膝以获支持)。
测量方法:矢状面。
重新定位大转子并重画C-D线,如上图所示。
量角器:放置方法同上图所示。
外展:开始位置:侧卧测量方法:矢状面。
量角器:轴心位于大转子。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股骨干。
内收:开始位置:仰卧;大腿伸直并取中立位。
测量方法;前面画一条连双侧髂前上棘之连线。
量角器:轴心位于髋关节上。
固定臂平行于双侧髋前上棘之连线。
活动臂沿股骨干。
内旋:开始位置:俯卧、坐位或仰卧;屈膝90O。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旋转躯干。
股部抬离台面。
量角器:轴心通过股骨长轴。
固定臂平行于台面。
活动臂平行于小腿。
外旋:开始位置:坐位;屈膝90O。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旋转躯干。
股部抬离台面。
量角器:轴心通过股骨长轴。
固定臂平行于台面。
活动臂平行于小腿。
膝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俯卧。
测量方法:矢状面。
量角器:轴心通过膝关节。
固定臂沿股中部。
活动臂沿腓骨。
踝关节背屈:开始位置:坐位;屈膝90O;足与腿呈90O。
测量方法:矢状面量角器:轴心紧靠足底。
固定臂沿腓骨。
活动臂沿第五跖骨。
活动度跖屈:开始位置:坐位;屈膝90O;足与腿呈90O。
测量方法:矢状面。
量角器:轴心紧靠足底。
固定臂沿腓骨。
活动臂沿第五跖骨。
指关节活动度第一掌指屈曲:开始位置:肘轻微屈曲;手掌向上;伸五指。
测量方法:前面。
量角器:轴心位第一掌指关节侧方。
固定臂平行于第一掌骨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近节指骨中线。
第二、三、四掌指屈曲:开始位置:屈肘;手掌向下;腕关节呈中立位。
量角器:轴心位于掌指关节背侧的中点。
固定臂位于第一掌骨背侧的点。
活动臂位于近侧指骨的中点。
第一指间关节屈曲:开始位置:屈肘:前臂掌面向上:指间关节伸直。
测量方法:前面量角器:轴心位于指间关节的侧方。
固定臂平行于近节指骨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远侧指间关节中线。
第二、三、四指间关节屈曲:开始位置:屈肘:前臂掌面向下:指间关节伸直。
测量方法:矢状面。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背面。
固定臂位于远侧指间关节背侧活动臂位于近侧指骨的背侧。
6.肢体丧失功能的计算标准规定“肢体丧失功能的计算是用肢体三大关节丧失功能程度的比例分别乘以肢体三大关节相应的权重指数(腕关节0.18,肘关节0.12,肩关节0.7,踝关节0.12,膝关节0.28,髋关节0.6),再用它的积相加,分别算出各肢体丧失功能的比例。
”例:李某因交通事故致右前臂尺骨鹰嘴骨折、腕舟骨骨折,经治疗后遗留右肘关节和右腕关节功能障碍,现已医疗终结,要求进行伤残程度鉴定。
法医学检验结果:右肘关节屈曲90度(左150度),伸直0度(左过伸10度),旋前40度(左90度),旋后30度(左90度)。
右侧腕关节背伸20度(左60度),掌屈30度(左60度),桡屈10度(左30度),尺屈10度(左40度)。
肘关节运动活动度丧失程度:[(150-90)/150+(10-0)/10+(90-40)/90+(90-30)/90]/4*100%=(0.4+1.0+0.56+0.56)/4*100%= 0.63*100%= 63%腕关节运动活动度丧失程度:[(60-20)/60+(60-30)/60+(30-10)/30+(40-10)/40]/4*100%= (0.67+0.50+0.67+0.75)/4*100%= 0.65*100%= 65%右上肢功能丧失程度:63%*0.12+65%*0.18=0.076+0.117=19.3%分析说明:李某右上肢功能丧失10%以上,但尚未达25%,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4.10.10.i条,构成道路交通事故十级伤残。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实用手册(最新版) 朱广友侯心一吴军吴军侯心一,中国检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