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纪检工作之我见
检察纪检工作是党的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检察纪检部门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四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从新时期检察工作的职责任务和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入手,创新教育方式,深化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效能,保障和促进各项检察任务的顺利完成,努力开创检察纪检工作的新局面。
一、检察纪检工作的思想方法、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
检察纪检工作要把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树立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品牌服务的思想。
从当前的社会形势和队伍现状看,抓好检察纪检工作的任务依然严峻,要注意研究和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树立信心问题。
深刻认识开展检察机关反腐倡廉工作是为担当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纪律保证,从而克服不愿干、不想干的想法,克服畏难情绪。
二是职责定位问题。
认真履行好“保护、惩处、监督、教育”以及协调五项职能,克服工作面过宽、过广、包揽过多的现象。
三是配合协调问题。
坚持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围绕检察中心工作搞好上下、左右、内外等多方面、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二、检察纪检工作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要与时俱进
检察纪检工作已从侧重遏制逐步走上标本兼治,不断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这是检察纪检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显著标志。
我们不仅要坚持检察纪检工作已有的优良传统和现有的成功经验,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努力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实现“两个转向”。
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检察纪检工作围绕服务经济中心工作着重在“抓苗头、抓龙头、抓源头、抓重头、抓自身”方面探索了一些新办法、新路子,取得了一些成效。
在此基础上,以下几个方面必须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一)在教育防范方面。
把“教育”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提高检察人员廉洁教育的功效。
思想上加强宗旨教育和权力、利益观教育,牢固树立并在工作实践中真正做到让人民满意,切实解决少数工作人员存在的有权不作为、失职渎职,有权滥用、以权谋私以及办人情案、关系案等突出问题;内容上突出以“干净干事”
为主要内容的从政道德,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教育,着重解决检察人员的宗旨观念、工作态度和服务效能问题;形式上在大力宣传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的同时,深入剖析典型的违纪案例,用身边的人和事警示干警;方法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影视、报刊等多种有效载体,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对象上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针对不同检察人员的思想实际,分类施教,不搞“一刀切”。
(二)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
紧紧抓住“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环节。
分解——责任分解,实行”一岗双责”,逐级负责,层层落实;考核——明确任务,完善和修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追究——严格追究,使责任追究的主体、范围、标准、程度等逐步走向规范,最终建立起一个比较科学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从根本上避免重查轻究、应究未究、久拖不究、泛化追究等偏向。
具体的说,就是要做到: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项工作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部门,明确了工作目标、完成时限和责任人,使任务具体,问责有人。
2.签订领导干部“一职双责”责任状。
把反腐倡廉工作任务落实为几条硬性目标,年度依照《责任状》进行考核,明确了完成任务情况与职级晋升、评先创优等挂钩的奖惩措施。
3.对队伍中发生的重大违法违纪实施倒查。
对违法违纪涉及领导责任的问题,敢抓敢管,需要追究责任的,及时追究到位。
(三)在源头预防、监督防范方面。
重点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几个环节。
管好权——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权力,改进工作方式;管好钱——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资金使用制度化,加大对基建项目、物品采购的监督;用好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治好本——将检察人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全部纳入监督范围,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力争在有检察特色的监督机制、内容、重点、手段、成效上有所突破。
具体地说,就是要建立健全“三项机制”。
1.信息研判机制。
一是布建信息网络,畅通信息渠道,收集违纪信息。
聘请检风监督员、走访企事业单位和机关部门、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听取基层单位工作汇报,从各种渠道收集检察人员违法违纪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梳理。
二是建立定期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交流和分析研判。
每季度召开纪检监察、政工等部门参加的执法监督联席会议制度,交流研判检察队伍执法办案工作中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值得注意的动向,共同分析成因,研究对策。
三是科学运用预警信息研判结果。
对具有影响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报告,提出建设性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对普遍性、倾向性的违纪苗头问题,采取针对性预警督查措施,努力把这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预警提示机制。
一是进行经常性的警示教育制度。
利用会议、集中教育、业务培训、岗位练兵集训等时机,把通过预警信息分析判研和日常工作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的事例,与检察人员面对面地交流,进行警示教育,及时打“预防
针”、服“清醒剂”。
二是建立警示和诫勉谈话制度。
对检察队伍执法中的个别性问题,或者违法违纪苗头性问题,监督部门及时进行警示和诫勉谈话、经常提醒,防止小问题堆成大问题、轻微违纪问题演变成严重违纪或违法案件。
三是通过适时发布警示通报。
以局域网络为依托,发挥网络信息传递及时迅速、辐射面广、点击浏览人多的优势,积极构建网上警示平台,开辟“警示窗”、“曝光台”、“短信平台”等预警信息专栏。
3.跟踪督查机制。
一是加强预警督查。
针对检察工作中心任务和重要部署中可能“不落实”、“不到位”的部位和环节,积极主动地对指令是否传达到位、电话是否畅通、指挥调度是否准确、保障措施是否落实等开展效能督查,防范和查纠“梗阻”和“空档”等问题。
二是加强现场预警督查。
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环节加强现场督查,看首接责任制是否落实、执法是否及时到位。
防止“不作为”和“乱作为”,或“作而不为”等问题。
三是加强内部管理预警督查。
加强对车辆管理使用情况的督查,开展联动督查、异地督查,做到常督不懈,防止和减少违禁违纪和内部安全问题的发生。
通过建立预警督查机制,努力把各种违纪违法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
三、检察纪检工作的人员素质、工作作风要与时俱进
胡锦涛总书记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勤奋学习、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于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检察纪检队伍必须按照这“八个方面”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
一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大局意识,紧紧围绕检察中心任务和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检察纪检工作的规律,努力适应工作任务和执法环境的深刻变化,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改变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做法,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创造性。
二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队伍中存在的深层次突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注意研究规律性的东西。
要善于抓住典型,尊重基层创造精神,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在队伍建设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有所作为的好典型,以先进典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三是切实加强业务建设。
把培养“专业型队伍”和“学习型干部”作为检察纪检机关自身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层次、多形式抓好学习培训,拓宽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检察纪检工作人员处于反腐倡廉的第一线,面临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要有更高的政治觉悟、纪律性、责任意识,严以律己,洁身自好,两袖清风,而且要具有更强的法制观念和工作能力;既要敢于查处检察干警违法违纪问题,又要保护检察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为检察工作人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撑腰壮胆。
四是切实加强组织建设。
调整充实纪检组织,在机构改革过程中配齐配强交流纪检干部,尽快改变量少质弱的状况。
同时,要积极支持纪检部门开展工作,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和爱护纪检工作人员,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检察纪检部门要强
化内部监督和制约,对信访举报、案件检查、案件审理等工作岗位和重要环节,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严肃保密、办案等工作纪律,防止泄露案情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完善奖优罚劣机制,把检察部门建设成为一只“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检察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