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世纪的中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PPT课件
新世纪的中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PPT课件
中有类似写字本。
▪ 智慧的安排,智慧的组合,艺术与科学的
统一,成就了几千年的汉语教学。
新教材在识字方面的继承与发展
1“诗意韵语组合” 例1-1 (江苏) 骏马 秋风 塞北 杏花 春雨 江南 椰树 骄阳 海岛 牦牛 冰雪 高原
例1-2 (江苏) 寒流 大雪 北风 腊梅 翠竹 苍松 蟒蛇 蚂蚁 刺猬 滑雪 溜冰 跳绳
4、汉字有好学好用之处,也有难学难用之处。 有识多字之难,无记多词之苦。
▪ 乔姆斯基认为,任何一种广泛使用语言文字,
都会有所长,也会有所短;这方面好学,那方面 难学。
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都不正常。
热爱是基本情感,理智是尊重规律。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是理智与情感 的统一
▪ “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
▪ 按照标准编写教材,评价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稿)》简介
▪ 全方位关注课程目标:知识能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 ▪ 关注容易忽略的目标:真实的兴趣、内心的
情感、动态生成的发展、个性的认知方式、 独特的收获。
▪ 以标准为本做好学力水平监测工作(竞争与
运用语文。
▪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
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九年课外 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
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识字写字标准调整内容
1.识字量略有增加,小学阶段由2500字左右 增至3000字左右。
和谐)
▪ 以标准为本提高命题水平和评卷水平。
课程总目标的新要求
▪ 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
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 值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 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 品位。
▪ 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
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2、大多数的汉字结构具有可解释性,可以运用 “六书”的结构分析法来识字、正字。但是,汉 字的发展,已经是“不怎么表意,不怎么象形” 了,所以解释不宜牵强。
3、汉字是世界上最具有为艺术价值的文字。它 除了可以记录汉语外,还能以简练的线条造型表 现各种复杂的意境和情趣,体现其特有的美学价 值。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要关注对汉字美 的感受,培养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 (知数、识文、小学、四书、孝经、六经、
诸史均有介绍)
▪ 《百家姓》大约成书于北宋初年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
▪ 《千字文》南朝-梁 周兴嗣 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 例1-3 (江苏)
春天 春风 春雨 柳树 小草 嫩芽 布谷 燕子 蜜蜂 梨花 杏花 桃花
太阳 闹钟 小鸟 穿衣 下床 起早 刷牙 洗脸 早餐 上学 升旗 做操
▪ 例1-4 (湖南)
小桥 垂柳 家乡 庄稼 果园 鱼塘 青山 翠竹 楼房 农民 农场 工厂
▪ 2意近成语组合
▪ 例2-1 (江苏)
例2-2 (江苏)
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 语言,二者同一的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 想象。” “一个民族无论如何不能舍弃的, 那就是它的语言,因为语言是一个民族生 存所必需的‘呼吸’,是它的灵魂所在。”
—[德]威廉 冯 洪堡特
▪ 所以要坚持对汉语汉字的科学认识。
传统识字教学的继承与发展
《三字经》:南宋 王应麟 撰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稻梁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新世纪的 中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一、以标准为本位的语文课程改革
▪ 课程标准力求明确说明社会认为必不可少
的学习内容;界定预期的学习结果;而这 结果和内容应是可以观察的;与要求相应 的课程结构和实施方法。
▪ 课程标准具有公共性、可完成性、可评估
性。
▪ 制订标准的过程:历史总结-现实分析-国外
借鉴-专家工作-汇总编写-实验检验-正式定 稿。
难以想象的构思精巧和宛转有致,对仗工整的 绝妙文章。美妙的音乐感,既帮助记忆,又充满 乐趣,化难为易,化苦为乐。
▪ “三、百、千”用字数和累积生字数统计*
篇名 总字数 不重复字数 连续生字数 累计生字数 三字经 1068 520 520 520 百家姓 472 443 322 842 千字文 1000 1000 610 1452
宁折不弯 义正辞严 风吹草动 雨过天晴
威武不屈 大义凛然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 例2-3 (语文)
春光明媚 大地复苏 鸟语花香
骄阳似火 暑气逼人 绿树成阴
秋高气爽 金桂飘香 五谷丰登
寒冬腊月 滴水成冰 雪中送炭
▪ 例3-1 (语文)
2.不在要求“四会”同步,起始阶段多识字, 少写字,学好字。
3.高年级学写规范的行揩字,使之“有一定 的书写书速度”。
4.降低汉语拼音要求,拼读音节,不要求直呼和 用拼音阅读写作。
汉语的特点
1、典型的单音节语,使用以单音为基础的 二次构词法构词。
2、不用变音的办法来实现语法功能。 3、汉语里充斥着大量的同音异义词。需要
*清 潘子声:《养蒙针度》——转引自 张田若《集中识字的 实践与理论》
另外:《弟子规》《增广贤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父母呼,应无缓, 父母命,行无懒。
▪ 写字的安排:
“上大人,丘(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 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
▪ 识字写字不同步,写的字简单。
▪ -——在宋代之前就有:刘复《敦煌掇琐》
固定的符号形式——用不同的方块汉字才 能精确无误的表现意义差别。
4、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 用地域辽阔,方言众多,方言之间的语音 差别大。
汉字的特点
1、汉字基本上是方块拼符表意文字。汉字重在 “以形表意”,文字符号不同语言里的声音直接 发生关系,而是用一个或几个符号的组合表示语 言里的词或词素。字形不怎么为语音的变化所左 右,“能代表中国古今南北无数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