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


• 2、不诉免责 • 是指如果受害人或有关当事人不向法院起诉要求 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行为人就不会承担责任,也 就是说行为人的责任就被免除了。 • 【注】《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 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 ……
•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 者撤回告诉的;
• 归责,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由特定 的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对行 为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
• • • • •
二、归责的基本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2、责任自负原则 3、公正合理原则 4、因果联系原则
• 三、归责原则 • 法学中的归责原则通常包括以下几种:过 错责任、无过错责任、严格责任、公平责任。 • 过错责任是指在确认法律责任时以主观上 存在过错为必要条件。 • 无过错责任,是指在确认法律责任时不以 主观上存在过错为必要条件。 •
第六十八条 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 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 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4、人道主义免责
• 即在财产责任中,在责任人确实没有能力或没 有能力全部履行的情况下,有关国家机关全部 或部分免责。 • 【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五条 有下 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 …… •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 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 5、协议免责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 • •
第一节 守法与违法 一、守法的概念 守法是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依 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守 法既包括消极被动的守法,即去做法律要求 做的或者不去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也包括 积极主动的守法,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 使自己的权利。
• • • •
二、守法的条件 1、法律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2、公民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 3、良好的环境。
• 公平责任是指在当事人双方对造成的损害均无 过错的情况下,由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 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责 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给予适当补偿。这种归责原 则与无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的相似之处在于并 不以过错为责任承担的前提,不同之处在于公 平归责并不导致某一方当事人承担责任。《民 法通则》第132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 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 分担民事责任。”
• 三、违法 • (一)违法的概念
• 违法是指违反现行法律的规定,具有社 会危害性的行为。广义的违法行为指所 有违反法律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狭 义的违法行为,狭义的违法一般是指违 反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的行为
• • • • •
(二)违法的构成 1、主体 2、主观方面 3、客体 4、客观方面
• • • • •
• • •
第四节 法律责任的方式 一、制裁 制裁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实施的强制性惩罚 措施,其内容包括对责任主体的人身、精神以及财产 等方面的惩罚。根据法律责任的种类划分,制裁也可 以分为违宪制裁、刑事制裁、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四 类。 违宪制裁 违宪制裁是指由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对违宪行 为者依其所应承担的违宪责任而实施的处罚措施。
• (二)行政补偿。行政补偿是指依照行政法律 规范责任主体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由于这种 责任方式往往发生在国家因其行政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行使职权造成行政相对方受到损害的情 形下,实践中人们通常称行政赔偿。 • (三)司法补偿。司法补偿是指国家因司 法机关的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造成当事人受 损害而给予受害人赔偿的一种方式。实践中又 称为司法赔偿。行政赔偿与司法赔偿合成为国 家赔偿。
• 2、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规范、违 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 其特点如下:它更多的是一种救济责任, 主要目的是填补损失;它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 也包括以人身、行为、人格等为责任承担内容 的非财产责任;由于私法自治的缘故,在法律 允许的条件下,民事责任可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1965年11月11日,李显斌、李才旺、廉保生三人驾 着伊留申—23型轰炸机自杭州笕桥机场起飞,飞抵台湾 桃园基地时因飞机偏离跑道,李才旺受轻伤,廉保生当 场死亡。随后,李显斌获台湾当局颁发的2000两黄金 的奖励,李才旺得到黄金1000两。 事件真相直到30多年后才被李显斌和李才旺自己 揭发。原来李才旺与廉保生并不是自愿前来台湾,廉保 生更是因为情势不可挽回而自杀身亡。李显斌1990年 自台湾军方退休后移民美国。1991年,他听说在山东的 老母病了,他研判形势,认为已过了近30年,应该不会有 事。1991年12月16日,他从加拿大返回 山东,26日,在 青岛机场被逮捕。1992年6月26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 院刑事审判庭判处李显斌十五年有期徒刑,他的母亲也 在他被捕后不久去世。 2002年5月14日,李显斌因患 胃癌获假释出狱。
• 3、自首、立功免责 • 对违法之后有立功或者自首表现的人,免除其全部或者部分责任。
• 【注】《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 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 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 •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 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 二、法律责任的特点 • 1、法律责任的法定性 • 2、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 • • •
三、法律责任的功能 1、惩罚功能 2、救济功能 3、预防功能
• 四、法律责任的种类 • 1、刑事责任
•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 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 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其特点是:行为具 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它往往是一种惩罚 性责任;本着罪刑法定的原则罪责自负。
• 3、行政责任 • 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因行 政法的规定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这是一种现 代社会发达起来的公法责任。行政责任的责任 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由于行政法 律关系主体的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因此在行 政主体作为责任主体时,通常实行过错推定的 方法。 • 【注】《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 被告对 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 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
• 四、免责
• 免责,也称法律责任的免除,是指法律责任是由于出 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免除。 • 1、时效免责 • 即法律责任经过一段时间后免除。 • 【注】《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 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 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 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 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 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违法的种类 1、违宪行为 2、刑事违法 3、民事违法 4、行政违法
•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 •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 • 行为人因违法行为或者因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 种不利法律后果 。 • 【注】《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 公民、法人违 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 任。 •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 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 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 承担民事责任。
• 三、强制
• 所谓强制,是指国家通过强制力迫使不 履行义务的责任主体履行义务的责任方 式。强制包括对人身的强制和对财产的 强制,前者包括强制治疗、强制戒毒、 强制传唤以及拘传等等,后者包括强制 划拨、强制拍卖、强制拆除以及强制扣 缴等等。
• 4、
违宪责任
• 违宪责任通常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 规范性法律文件或者国家机关作出的具 体权力行为与宪法相抵触而应承担的法 律责任。违宪责任产生的原因是违宪行 为。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社会组织与公 民从事的与宪法相抵触的活动而产生的 法律责任通常不作为违宪责任来处理。
• 第三节 归责与免责 • 一、归责的含义
• •
• 刑事制裁 • 刑事制裁是司法机关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 对犯罪人所实施的惩罚性措施,即刑罚制裁。 • 民事制裁
• 民事制裁是依照民事法律的规定对责任主体所 实施的惩罚性措施。 • 行政制裁 • 行政制裁是指依照行政法律规定对责任主 体实施的惩罚性措施。
• 二、补偿 • 补偿是指在通过国家强制力或当事人要求责任主 体以作为或不作为形式弥补或赔偿所造成的照民事法律规 范责任主体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它是民事责任承担 的主要方式,具体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 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 复名誉、修理、重做以及更换等等。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