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性格综述资料.
俄罗斯 性格
性格即性情品格, 指人在自身态度和行为 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指俄罗斯人民的性情品格,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爱、深明大义、坚强和忠诚
拆 解 题 目
字词发音
• 火柴匣 • 毡靴 • 辗转反侧 • 沮丧 • 忐忑不安 • 黍米饼
xiá
zha̅n xue̅ zhăn jŭ tăn tè shù
• 战争爆发初期,由于苏联战争决策层的战略误判,以及"大清洗"后红军指战 员素质低下,苏联红军丧师失地、一路溃败。德军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 先进的战术长驱直入,并在明斯克、基辅等地发动钳形攻势,大规模歼灭苏 联红军的有生力量,平均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直至1942年6月爆发斯大林 格勒会战,德军进攻受挫,双方在乌克兰东部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联红 军凭借人力物力上的优势逐渐占据主动,于1943年8月,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 败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战略攻势,自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此后,苏联红军 发动一系列战略攻势收复绝大部分国土进而解放东欧多国,最终于1945年4月 30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
多么熟悉的场景,让德里莫夫忆起温馨的童年时 光,反衬出他有亲不能相认的悲凉、感伤。
• 他的父亲伊戈尔·伊戈罗维奇回来了,这些 年来也衰老了许多,他的胡须好像撒上一 层白粉。他看了看客人,在门口跺了跺破 毡靴,不慌不忙地解开了围巾,脱下了短 皮袄,然后走到桌子跟前,握了握客人的 手,啊,多么熟悉的、宽阔的、慈父的手 啊!父亲什么也没有问,因为不用问一看就 明白,戴满奖章的客人到这儿干什么来啦, 他坐下来,半睁半闭着眼睛也开始听他讲 起来。
• 周围白茫茫的雪遮盖着大地,空气湿润, 一片荒凉,一阵刺骨的寒风掀起他的大衣 的衣襟,使他感到孤独。
• “苏联英雄格罗莫夫中尉。”他回答说。
面对母亲只能以陌生人的身份相见,揭示他内心 的复杂。语言描写,写出伊戈尔此时复杂矛盾的 内心活动,担心惊到母亲,甚至有些自责。
俄罗斯性格
阿·托尔斯泰
阿·托尔斯泰是著名的俄国作家。1882年12月29日生 于萨马拉一贵族家庭。1901年入彼得堡工学院,后 中途离校,在象征主义影响下开始文学创作。第一 本诗集《抒情诗》(1907),作者自认是“颓废派” 的作品。第二本诗集《蓝色河流后面》(1911)和 童话集《喜鹊的故事》(1910),表明作者努力摆 脱象征主义的影响,继承了俄罗斯民间文学和现实 主义的传统。短篇小说集《伏尔加河左岸》 (1910)、长篇小说《怪人》(1911)和《跛老爷》 (1912),都描写俄罗斯贵族地主的经济破产和精 神堕落。 由于作者尚未完全摆脱象征主义的影响,
这些作品写得并不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他以战地记者身份上前线,到过英国和法国 (1916),写了一些有关战争的随笔、特写以及小 说和戏剧,如特写《途中寄语》(1915),短篇小 说《美丽的夫人》(1916),和剧本《燕子》 (1916)、《魔鬼》(1916)《苦命的花》(1917) 等。这些作品表明他的思想感情开始接近人民。
• “经常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呢,” 他说,“这个样子是可以活下去 的。”
战争摧毁了德里莫夫的俊朗外貌,却没 有摧毁他的意志;人生的遭遇并没有击 垮伊戈尔,由此可见他的勇敢、坚强。
• “不,我是变成了丑八怪,可这不影响去打 仗呀,我会完全恢复战斗力的。”
这一语言描写,写出了德里莫夫遭遇重 创后仍表现出坚强的一面。
• 1945年5月8日夜间,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投降书于1945年5月9日凌 晨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主要战事告终。
作品简介
• 原文《俄罗斯性格》是阿·托尔斯泰的短篇佳 作,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卫国战争为背 景,主要讲述了坦克手德里莫夫的故事。这位 "如战神一般"可爱的军人,在一次战役中被烧 伤,治愈后完全不是原来的面孔了。回家探亲, 为了不惊吓母亲,他假托另一个人来给母亲捎 信,以讲述别的人语气给母亲讲他自己的事, 还背光无语地见了他的未婚妻。可是,就在他 归队后"两个星期,母亲来了一封信",认定他 就是自己的儿子。又过几天,母亲和未婚妻来 部队看他,他这个因为战争变丑的人,同时收 获了母爱和爱情。
• 他的心猛烈地跳动着,他用一个肩膀靠在 门楣上。不,母亲没有听出是他的声音, 他自己也仿佛是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声音, 他的声音在多次手术之后已经不是原来的 声音了,变得沙哑、沉闷、含糊不清了。
紧张、害怕、渴望等复杂的心理交织在一起。
• 伊戈尔·德里莫夫坐在桌旁的一条长凳上。 这个地方还是他当年双脚够不着地板时坐 的那个地方。那时候,母亲常常摸着他的 头,说道:“吃吧,好儿子。”
作品背景
• 苏德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
•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 甫条约》),与其仆从国(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以事 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出动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 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共550万人,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 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 面爆发。
外貌、动作描写,写出了德里莫夫看到父亲时的 情景。
• 他坐在父亲身边感到很高兴,可心里也很 难受。
这一心理描写,写出了德里莫夫此时的痛苦和无 奈。
• 伊戈尔·伊戈罗维奇打开了一个破旧的小橱 的门,橱里左边的角落放着一个火柴匣, 从前那里面放着几个鱼钩,现在还在里 面;以前橱里还放着一个破壶嘴的茶壶, 现在这个茶壶还在;橱里还有一股面包屑 和葱皮的味道。
初读全文,给文章分段(4)
第一段(1~10):记叙德里莫夫战争中的遭 遇,回家探亲的背景。
第二段(11~14):记叙德里莫夫回家探亲 的经过。
第三段(45~48):写母亲的来信和德 里莫夫的回信。(故事高潮)
第四段(49~58):写母子相认,恋人相遇。
再读全文概括大意
• 战斗英雄伊戈尔·德里莫夫在战斗中毁容后 以格罗莫夫中尉的名义去探望父母及未婚 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