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思想品德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历史性的,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变化。
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CD不符题意。
故选:A。
【考点】时政热点。
2.【答案】C【解析】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将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我国将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BD不符题意。
故选:C。
【考点】时政热点。
3.【答案】D【解析】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增加一节,作为第七节“监察委员会”,2018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有利于健全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
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其它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D。
【考点】时政热点。
4.【答案】B【解析】2017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其它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考点】时政热点5.【答案】A【解析】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让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获得世界赞誉。
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A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其它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考点】时政热点6.【答案】D【解析】通过仔细观察漫画,表明右边的钓鱼者存在意志的盲从性,启示我们要增加意志品质的独立性。
【考点】坚强意志特征。
7.【答案】B【解析】通过仔细阅读题干中的情境,尤其抓住其中面试者的话语“只能依照它原本的价值卖,否则就是欺诈”,可知面试者具有诚信的品质,这也是该公司所看重的地方,而与平等待人、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等品质无关联性,为此排除选项ACD;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诚实守信。
8.【答案】C【解析】通过阅读题干材料,可知学生杨广在选择就读的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从而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的过程得出,其具有正确的职业观念,故C表述符合题意;而选项AB的表述均属于绝对化的语言,属于错误的语句,应排除;D的表述错在“更利于”,这属于缺乏正确职业观的表现;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9.【答案】A【解析】通过阅读题干材料,紧扣其中的“不威武、不绚丽、有胆量、敢向天下说”,可知这只小蝴蝶能正确认识自己,从而让我们感悟到生活中我们应该具有自尊自信的品质,而与亲近社会、乐于助人、维护正义无关联,为此排除选项BCD;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自尊自信。
10.【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材料,紧扣其中的“历经12年翻山越岭”,可知彰显了南仁东身上具有勇对挫折的良好品质,且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为他人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与习惯无关联性,故排除选项A;而选项C的表述错在“就能成功”这一绝对化的词语,应排除;同时,从中我们也感悟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而不是感悟,为此排除选项B;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人生的价值。
11.【答案】A【解析】首先依据题干的设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律具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三大特征,而本题考查的是普遍约束力这一特征,为此仔细审读选项得出A中法律的颁布体现了普遍约束力;B中的行为被处罚属于强制力保证实施;C中李某的行为遭遇路人谴责,说明其行为属于不道德行为;D中学校处分行为属于纪律约束的表现;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法律特征。
12.【答案】D【解析】通过阅读题干中的材料,紧扣其中的“处以罚款甚至坐牢”,可知体现了新加坡运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不文明行为,从而强调法律是道德保障,故选项D的表述符合题意;而选项B的表述侧重于强调道德的作用,与本题的考查点相悖,应排除;同时,法律与道德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与补充,二者同等重要,为此选项AC的表述均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13.【答案】B【解析】通过题干中的图片,首先抓住标题中的“检察机关”,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人民检察院属于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故④的表述正确;然后紧扣图片中的“知识产权”等系列数据,可知我国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故①的表述正确;本题无涉及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故②排除;同时,公安机关属于国家的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属于审判机关,为此③的表述错误,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保护知识产权,人民检察院的职能。
14.【答案】A【解析】通过阅读题干材料中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可知进行宪法宣誓的目的在于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而与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均无直接的关联性,为此排除选项BCD,而选择A;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维护宪法权威。
15.【答案】C【解析】仔细阅读题干中的情境,紧扣这位未成年人的话语中的“12岁时去酒吧、出于好奇试了一下”等关键语,可知这位涉毒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正确对待与抵制身边的不良诱惑,为此警示我们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故选项C表述正确;而选项AB所表述的内容与本题的考查点均无关联,应排除;D的表述是错误的,应该是拒绝各种不良诱惑;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6.【答案】D【解析】仔细阅读题干中的情境,抓住其中网友的行为“多次进行投诉”,可知该网友积极履行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而与经营者权益及民族宗教信仰无直接的关联,故排除AC,而选择D;同时,选项B的表述本身错在“直接”一词,在我国,人民主要通过间接的方式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维护国家统一。
17.【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紧扣设问主旨“如果发现企业违法排污”,那么作为公民应该积极向执法部门举报,从而与不法行为作斗争,故选项D的表述正确;而选项AC的行为中“张贴大字报、夸大事实”均属于错误的做法,应排除;同时,选项B所表述的做法属于执法部门的行为,而不是公民的做法,为此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保护环境。
18.【答案】C【解析】仔细审读题干中的材料,紧扣其中的“价格反而比新客要贵很多、浑然不觉”,从而联系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出,这一“杀熟”行为主要侵犯了作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而未涉及安全权和求偿权的考查,为此排除①④,而选择②③;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消费者权益。
19.【答案】D【解析】通过阅读题干材料,紧扣其中的“只有美国的1/7,较大差距”等关键语句,可知说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与是否改善外部环境无关,故选择D,而排除B;同时,选项AC的表述本身就是错误的,到2020年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答案】C【解析】仔细审读题干中的材料,抓住其中的“国家扶持力度加大、依靠家庭旅馆、农牧业等成为幸福的小康乡”等关键语,可知玉麦乡的发展得益于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而与民族分布特点、历史条件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无关联,为此选择C,而排除ABD;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1.【答案】B【解析】仔细阅读题干中的图片,紧扣图片中的“妈妈,冰川融化了,我们怎么办?”这一语句,从而思考冰川之所以融化在于人类的破坏导致气候的变暖,故而警示我们人类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与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无关联,故选择B,而排除C;同时,选项AD的表述本身分别错在“必将破坏、禁止开发”等词语,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2.【答案】A【解析】通过阅读题干中的材料,紧扣其中的“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3”,可知体现了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与中国维护世界和平无关联性,故选择A,而排除D;同时,选项BC的表述分别错在“主导地位、已经消除”,为此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23.【答案】A【解析】通过阅读题干材料,紧扣其中的“正成为中国人的餐桌新宠、带动了国外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民众就业”,可知这既带动了中国的发展,也促进了外国的发展,属于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体现,故选择A;而本题的考查点未涉及国际竞争与对外贸易风险,故排除选项BD;同时,选项C的表述本身不但错误且与本题的考查点无关联性,也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4.【答案】C【解析】仔细阅读题干中的材料,紧扣其中的数据“劳动年龄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出生人口减少63万,比预测少300万”,可知首先体现出人口数量的减少,而不是增加,故排除选项B;然后得出本题的考查点与人口素质与性别比无直接的关联性,而是体现了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应优化年龄结构,为此排除选项AD;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人口问题。
25.【答案】D【解析】首先依据题意,联系所学知识得出人大具有ABCD中的四项权利;然后紧扣题干材料中的“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可知这一表决通过法律的过程,应该属于最高立法权的表现,而与其他三项权利无关联性,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人大职权。
26.【答案】A【解析】仔细审读题干中的三幅图片,分别抓住其中的文字“养老中心、医疗保障”,可知彰显的是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障问题,这均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故首先排除选项CD;然后,仔细阅读选项B得出其表述错在“解决了”,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7.【答案】C【解析】通过仔细阅读题干材料,紧扣其中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占比”以及设问中的“国企民企的交相辉映”,可知体现了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故选择C;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属于不同的经济形式,故选项B表述错误;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选项AD的表述均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基本经济制度。
28.【答案】B【解析】通过仔细阅读题干中的材料,抓住其中的“租金收入、分红收入”,可知这属于不同的分配形式,故而折射出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故选择B,而排除C;而本题的考查点未涉及选项AD所表述的内容,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基本分配制度。
29.【答案】B【解析】通过阅读材料中有关黄大发的事迹,尤其抓住其中的“脱贫、生命渠”,以及结合设问中的“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可知共产党员黄大发身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坚持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故选择B;而本题未涉及发展民主政治和改革开放,故排除选项AC;同时,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存在同步富裕,为此排除选项D;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