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学生爱上作业

让学生爱上作业

让学生爱上作业
新的课程标准注重探究式学习,需要我们构建开放的学习和评价环境。

传统的“千篇一律”式的作业显然不适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以往的教学之所以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作业的模式化、单一化。

使每一学段丰富多彩的教学成为单调的“原因、过程、意义”或者“背景、内容、作用”等。

这样不利于学生转换视角产生创新思维,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在全新理念的指导下,应赋予作业以“个性化”的特征。

教师在学生作业面前不是“居高临下”的批阅者,而是学生完成各自作业的合作者、资料提供者与参谋者,这是探究式学习的延续,也是学生个性价值的关注与张扬。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改,不能千篇一律,要学孔子的“因材施教”。

同样,我们给学生留的作业也同样需要求异、创新。

不要给每个学生布置的作业都一样;不要每节课布置相同的作业,你没布置之前,学生已经做好等你了;不要让学生机制、重复地做,因作业而做作业,没有起到做作业的预期成效。

一、留特色性作业给学生百花齐放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多彩的书,一首动听的歌。

有多少个孩子,就
有多少种性格,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特色作业”,其内容、形式则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学完《秋天》这篇优美的课文后,让喜欢绘画的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秋天里的景物用眼去发现、用心去感悟,然后用画笔描绘出来。

让喜欢朗读的学生把课文背下来,而不是全班都把课文背一背、抄一抄,如是这样学生在测试时,可能大部分会写出来,但印象不深,不久后又还给了课本,等于做无用功。

再比如学完古诗,喜欢绘画的学生也可以用画笔去描绘诗的意境;喜欢书法的学生还可以将喜爱的文章抄录下来,制成书签送给朋友;热衷表达的同学可以通过朗读、复述来展示自我;喜欢舞蹈的同学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舞蹈动作,表演给家长、老师、同学看。

通过这些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玩中学,画中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留实践性作业给学生行胜于言
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可在班内选举“小广播。

”学生们通过在家里反复练读,在带到课堂上读给同学听。

最后大家互相鉴赏,互相交流进行公正的评比。

被评出来的“小广播”,每天早读时带领班里的其他学生读,这样促进了学生在家自觉朗读的好习惯,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例如学完《自选商场》一文后可让学生以妈妈的小帮手亲自去商店进行购物,这样的作业就把学校和家庭之间很好地结合
在一起。

学完《菜园里》一文后可布置学生利用到超市的机会再看一看再去认一些蔬菜和水果,并把他们的名称写一写,画一画等实践性作业。

如果家里有菜园的话,要去实地观察。

这些实践性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去实践的兴趣,使他们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学到知识。

既锻炼了实践的能力又掌握了一些知识,一举两得。

三、留延伸性作业给学生更上一层
在教学中延伸性作业既是知识的拓展也是兴趣的激发。

在语文课中,学生在学完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后,教师让学生去搜集李白其他的诗并激励学生去朗读去背诵;学完《比尾巴》一课后,教师可设计《我知道》的创新作业,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其他动物尾巴的功能;再如学完《菜园里》一课后,还让学生搜集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是长在泥土里的等搜集性作业。

这些拓展性作业的设计,不但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不止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是更进一步、更上一层。

四、留自主性作业给学生潜移默化
自主学习是学生一种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同时也是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

如在教《可贵的沉默》一课时,问学生:“学完了这节课,你想为妈妈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学生争
先恐后地回答:“我要帮妈妈扫地”“晚上我要给妈妈打洗脚水”“我要在妈妈生日这一天给妈妈画一幅画”“我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老师虽然没有留作业,但孩子的积极性却很高,回家真的忙开了,不但培养了孩子们关心他人的好品质,也使学生受到了自我教育。

虽然,课已尽意未尽。

五、留“听、看、说、写”作业给学生综合发展
“听”“看”“说”的作业就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关心他人的习惯。

针对小学生爱看动画片,爱听故事的特点。

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把听到的、看到的讲给父母、同学、朋友听。

这样做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记忆力、表达能力,而且能促进了学生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写”的作业是我们老师最擅长布置的作业,但不要认为学生写得越多,掌握得越好。

就以写生字为例,有的老师一个字布置学生写好几行。

这样学生就会赶任务,根本不管写的质量,有的第一个字就写错了,还是往下一直写,因为他忙着完成作业,无暇顾及前面的。

所以,布置写生字的作业,一个老师在教他自己的孩子时,得出的经验是“一字三回头”。

也就是说,一个生字写三个就可以了。

先写一个字,然后和书本的范字比较一下,有什么需要改正的,再往下写第二个字,写完第二个字和第一个字比较一下,是不是已经把前面的不足改过来了。

这时再来写一遍这个字把它巩固起来。

教师留作业的方式还有很多种,如观察作业。

观察四季下雨前各种动物的变化,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观察身边的景和人。

再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或画下来;表演作业。

学生可以自愿结合分角色表演课本剧,或续写课本的故事并把它表演出来,例如《小木偶奇遇记》这篇课文;看电视、访谈作业。

鼓励学生在看电视时,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东西,不要在电视前浪费光阴,让家长对孩子看电视很反感,并利用班队会的时间把看到的讲给大家听,或组织知识问答竞赛。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与家长及亲友交谈,谈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和相关内容。

学生的听说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这一份份别出心裁的作业,让我的学生对作业不再“作业,想说爱你不容易”,也使我认识到创新作业的重要性,明白了巧留作业的意义。

教学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在作业路上一如既往琢磨探索着。

让学生喜欢做作业、乐于做作业,不再对作业抱怨、不再对作业应付。

希望我们每位教师创造布置出各式各样有意义、有价值的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重要性,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祖国的花朵――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