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3 研究现状
目前,人们对间作有很多不同深入方面的研究,陈智春[13]对马铃薯间作玉米,白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表明间作能充分利用高矮秆作物的立体生长空间,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大大提高种植效益。洪海波[14]对西瓜、辣椒间作大白菜进行了栽培技术的研究,表明了西瓜—辣椒—大白菜间套作是青海循化、化隆、民和等地广为应用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并总结该模式的栽培管理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赵平等[15]对玉米和辣椒间作条件下钾素养分吸收利用研究,表明了间作可以提高玉米地上部分含钾量和生物学产量,而间作辣椒地上部分含钾量与单作无显著差异,生物学产量低于单作。王桂彬等[16]介绍了西瓜棉花间作如何增产,表明了间作能很大程度上增加收入。崔雄维的间作蔬菜研究进展[17]的的资料指出了间作蔬菜研究在土壤水分利用、养分吸收与病虫害间的关系和影响品质的生理基础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2.1研内容
通过研究辣椒种子与10种蔬菜种子的间作影响,并测定相应蔬菜的生长状况,和辣椒的株高、茎粗、根长和鲜重,并寻找出最有利于辣椒生长的套作组合。对最后的产量进行相关的市场估价,寻找到最高经济效益的间种模式。
2.2预期目标
在试验结束后通过试验数据找到最适合的套种组合,将其推广。
而目前人们对辣椒方面的研究也很深入,王兰兰[18]对辣椒种质资源苗期枯萎病抗性研究,表明了辣椒子叶中易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幼苗根系中辣椒素含量均与抗病性成正相关。王得元[19]对抗疫病辣椒新品种‘福康2号’研究表明该品种为早中熟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绿色,味辣,品种优良,商品性好,产量37500~45000kg/hm,抗疫病,耐青枯病。杨国顺[20]对应用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优化辣椒的遗传转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5.2共培养基中加入AS 200μmol/L、23℃黑暗条件下,农杆菌与辣椒子叶共培养5d,有利于辣椒子叶的遗传转化,‘中椒5号’、‘湘研10号’愈伤组织荧光表达率均达到了40%。邹学校[21]对辣椒产量和品质性状Hayman遗传分析。遗传参数估算表明,辣椒素和干物质含量的遗传是加性效应方差明显大于显性效应方差;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的遗传加性效应方差明显小于显性效应方差;早期产量的遗传是显性效应方差显著大于加性效应方差,同时还存在显著的、复杂的上位性效应。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辣椒与10种蔬菜间作效应的研究
选题类型
应用基础型
课题来源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
学 院
园艺学院
专 业
园艺(蔬菜)
指导教师
贺忠群
职 称
副教授
姓 名
ddd
年 级
2008级
学 号
dddd
开题报告(立题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研究方案、论文进度安排、主要参考文献)
然而,当前,对辣椒间作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对辣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辣椒新品种选育、抗病抗虫研究、遗传分析等方面。
1.4 立题意义
辣椒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人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色素和钙、磷、铁矿物质及人体需要的15种氨基酸。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在蔬菜中占首位,是番茄的7—15倍。辣椒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蔬菜。而在田间生产的过程中,若是仅仅种植一种蔬菜作物,就没有达到土地及光能等资源的合理运用。加之间作效应能带来增产,能够增加园艺生产公司和菜农们的收入,且据我查大量资料显示表明,国内外对辣椒与不同作物的间作效应研究力度还不是很成熟,因此,此实验就是从这些方面来为菜农们服务的。
1.2间作效应的好处
间作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间作能够防止农药污染[4],间作具有充分利用光、热、水分、养分和土壤等资源的特点,已经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作物高产、高效、持续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5-6],也是控制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手段[7-8]。如马铃薯与大蒜间作,可使马铃薯晚疫病受到抑制。冬瓜与番茄种在一起,可使番茄日烧病明显减轻,圆葱与胡萝卜种在一起它们各自发出的气味可以驱逐相互的害虫,大蒜行间栽白菜,可使白菜软腐病减少62.5%,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间作莴苣、番茄或薄荷,后者放出的刺激性气味可使到十字花科蔬菜上产卵的菜白蝶避而远之,葡萄园里种黄瓜,可使葡萄褐斑病、霜霉病发病率平均下降47.5%。辣椒间作黄瓜可以降低辣椒炭疽病和黄瓜霜霉病的发生[9-10]。辣椒玉米间作模式对辣椒病毒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它模式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均显著降低发病率[11]。蔬菜间作套种能够合理利用作物群体,均匀利用营养面积,发挥优势互补,有效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作物产量,从而获得更大经济效益[12]。
3.1.220个规格相同的长条盆(50*18cm)
3.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长50cm,宽18cm。辣椒株距12cm,取预先配好的营养土(珍珠岩:蛭石:土= 1∶1∶1)装入长条盆中(营养土为盆容积的2/3),分辣椒和1种受体作物同容器隔离种植,辣椒单独种植作为对照,共10个处理,每盆中分行种辣椒苗子、受体作物种子、辣椒苗子、受体作物种子,每行苗子栽种3株,受体种子撒3-5粒,3次重复。首先种植辣椒苗,于温室内培养,培养出辣椒苗后,再种植辣椒、番茄和白菜等受体材料,辣椒苗和受体作物同盆生长30d后,测定受体植株的株高、茎粗、根长和鲜重等[22]。
3.研究方案
3.1 实验材料
3.1.1供体材料:辣椒(辣美长,早熟,杂交一代),购得辣椒苗后移植于四川农业大学农场。
受体材料:辣椒(辣美长,早熟,杂交一代)、白菜(早熟五号)、茄子(三月早茄)、黄瓜(津研4号)、豇豆(成豇7号)、莴笋(香优9号)、四季豆(川农架豆)、生菜(大速生菜)、甘蓝(牛心甘蓝)、萝卜(红优萝卜),均从雅安种子市场购得。
1.立题依据
1.1辣椒的简介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是一种世界性的蔬菜作物[1]。,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蔬菜,主要用于菜肴调料。辣椒植物的种植遍布世界各地,可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下生长,一般每年7~l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因各地气候、地理位置、土壤类型及栽培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形状、辣度、口感各异的多品种辣椒。现在辣椒已成为我国栽种最普遍的蔬菜并列人十大蔬菜的行列[2]。全球年消费上百万吨,诸如中国、印度、印尼、泰国、墨西哥、古巴、巴西、秘鲁、缅甸、孟加拉、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许多国家,无不喜欢上述辣椒制品[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