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
600 000 600 000
19
1、购入的无形资产
▪ 如果企业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 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无形资产的成 本应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借:无形资产 贷:长期应付款
▪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除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 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100 000 100 000
310 000 300 000 10 000
29
7.1.4 无形资产的摊销
▪ 1、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 ▪ 2、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
30
1、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
▪ 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 。
▪ 如果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则应估计该 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 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 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
21
3、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
▪ 研究阶段的特点在于其属于探索性的过程,是为 了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 。从已经进行的研究活动看,将来是否能够转入 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具有较大的 不确定性。为此,企业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应 予以费用化。
22
3、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
▪ 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只有在其产生的经济利益 很可能流入企业且其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情况 下,才能加以确认。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主要 有以下几种形式:
▪ 1、购入的无形资产 ▪ 2、接受投资的无形资产 ▪ 3、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
17
1、购入的无形资产
▪ 企业购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包括购买价款、 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 途所发生的如律师费、咨询费、公证费、鉴定费 、注册登记费等其他支出。
▪ 非专利技术不需到有关管理机关注册登记,只靠 少数技术持有者采用保密方式维持其独占性。只 要非专利技术不泄露于外界,就可以由其持有者 长期享用,因而非专利技术没有固定的有效期。
11
(3)商标权
▪ 商标权是指企业拥有的在某类指定的商品上使用 特定名称或图案的权利。商标经商标管理机关核 准后,成为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
26
▪ 如企业开发阶段发生的不应予以资本化支 出,应作为费用化支出处理。
▪ 企业取得的仍处于研究阶段的无形资产, 在取得后发生的支出也应当按照上述规定 处理。
▪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的 ,应当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 。
27
例7-2某企业自行开发某项专利技术,研究 和开发阶段发生的应予以费用化的支出10 000元,开发阶段发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 出300 000元,开发成功后发生注册登记 费10 0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 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平均年 限法摊销。
34
2、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
▪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 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 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 但下列情况除外:
(1)如果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 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年摊销额= 600000/10 =30 000(元)
月摊销额=30000/12=5 000(元)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摊销
5 000 5 000
37
7.1.5 无形资产的出租
▪ 无形资产的出租,是指将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让渡给 他人,企业仍保留对无形资产的所有权。
(1)企业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应作为其他业 务收入处理。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28
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发生各项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2)期末结算费用化支出。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3)登记注册后。 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银行存款
100 000 300 000
400 000
在研究阶段阶段发生的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期末,应将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 理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3
▪ 开发阶段相对研究阶段而言,应当是完成 了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一 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15
▪ 期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是指没有相应法律规定其 有效期限,其经济寿命难以预先准确估计的无形 资产,如非专利技术。这些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 取决于技术进步的快慢以及技术保密工作的好坏 等因素。当新的可替代技术成果出现时,旧的非 专利技术自然贬值;当技术不再是秘密时,也就
无价值可言。
16
7.1.3 无形资产的取得
第7章 无形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
▪ 7.1 无形资产 ▪ 7.2 投资性房地产
1
7.1 无形资产
▪ 7.1.1 无形资产的性质 ▪ 7.1.2 无形资产的分类 ▪ 7.1.3 无形资产的取得 ▪ 7.1.4 无形资产的摊销 ▪ 7.1.5 无形资产的出租 ▪ 7.1.6 无形资产的处置 ▪ 7.1.7 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及报表列示
8
1、按经济内容分类
无形资产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分为:
▪ (1)专利权 ▪ (2)非专利技术 ▪ (3)商标权 ▪ (4)著作权(版权) ▪ (5)土地使用权 ▪ (6)特许权
9
(1)专利权
▪ 专利权是指经国家专利管理机关审定并授予发明 者在一定年限内对其成果的制造、使用和出售的 专门权利。专利权一般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 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等。
(6)特许权
▪ 特许权是指企业经批准在一定区域内,以一定的 形式生产经营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特许权可以
是政府授予的,也可以是某单位或个人授予的。
13
2、按来源途径分类
▪ 无形资产按其来源途径,可以分为: ▪ 外来无形资产是指企业用货币资金或可以变现的
资产从国内外科研单位及其他企业购进的无形资 产以及接受投资或接受捐赠形成的无形资产。 ▪ 自创无形资产是指企业自行开发、研制的无形资 产
▪ 企业自行研究开发项目在开发阶段发生的 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
无形资产,其相关支出应予以资本化。
▪ 条件如下:
24
▪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 术上具有可行性;
▪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 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 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 当证明其有用性;
2
7.1.1 无形资产的性质
▪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 ,且为企业带来多少经济利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的可辨认经济资源。一般来说,只有同时具有以
下特征的经济资源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 1、无实体性 ▪ 2、长期性 ▪ 3、不确定性 ▪ 4、可辨认性
3
1、无实体性
▪ 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这一特征,主要是与固 定资产等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相对而言的。
6
4、可辨认性
▪ 无形资产能够单独确认。无形资产能够从企业中 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资产或 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 者交换。
▪ 这一特征,主要是与商誉等不可辨认经济资源相 对而言的。
7
7.1.2 无形资产的分类
▪ 无形资产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 同的类别。
▪ 1、按经济内容分类 ▪ 2、按来源途径分类 ▪ 3、按经济寿命期限分类
▪ 企业应根据购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借记“无形 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 如企业购入土地使用权,则应视不同情况进行处 理,分别计入无形资产或相关成本。
18
例7-1某企业购入一项专利权,双方协商确 认的价值为60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贷:银行存款
20
2、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
企业自行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 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或使用前,将研究成 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 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没有实物形态并不是无形 资产独有的特性,其他许多资产也不具有实物形 态,如应收账款、对外投资等。
4
2、长期性
▪ 无形资产应能在较长时期内供企业使用。一般来 说,使用年限应在1年以上。这一特征,主要是 与应收账款等没有实物形态的流动资产相对而言 的。
▪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能在较长时期内供企业使 用也不是无形资产的独有特征,其他许多资产也 能在较长时期内供企业使用,如长期投资等。
资产。
31
1、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
▪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 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 如果预计使用寿命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 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 ,一般按下列原则确定:
32
(1)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而法律未规定有效年 限,摊销年限以合同规定的受益期限为上限;
5
3、不确定性
▪ 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多少未来的经济利益具有 较大的不确定性。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 得许多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难以准确地预计,因 而也使得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多少未来的经济 利益难以准确地预计。
▪ 这一特征,主要是与长期投资等既没有实物形态 又能在较长时期内供企业使用的资产相对而言的 。
(2)合同未规定受益年限,而法律规定了有效年 限,摊销年限以法定有效年限为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