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读教学应当与时俱进论文

阅读教学应当与时俱进论文

阅读教学应当与时俱进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存在着几个误区:
首先是教学目标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主体性;
其次是教学过程简化,即教师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个体化的认知过程;
第三是教学教法单一,即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文、局限于课堂、偏重于考试,未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失误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与语文《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相背离,影响着语文教育的效果,甚至扼杀学生对语文原本的兴趣。

根据整个高中阅读教学内容,并结合高中三年的教学进度来说,可以从整体上来考虑,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一、个性化阅读
第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强调阅读的兴趣。

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进行放开,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阅读对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

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的具体做法是:(1)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
趣延续到课外,从课内阅读来带动课外阅读。

例如在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以再介绍他其它一些作品,甚至还可以介绍美国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

(2)可以开展形式多样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可以通过每天语文课的5分钟的口语训练,内容是个人的阅读心得;利用各种节日、班会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读书报告会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3)努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师可以在平时要有意识地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二、探究性阅读
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化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

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化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老师指示的范围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培养学生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尽量使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向教学的要求。

并且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著名学者靳玉乐在《探究教学论》中指出:“探
究性学习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从而有效地改变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性阅读,在阅读活动中,解放学生的童真个性,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针对性阅读
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针对性阅读训练。

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

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

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

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就针对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

其基本流程可分四个步骤:
(1)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

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
(2)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

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
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
(3)讨论交流,提高阅读效率。

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加以启发引导;
(4)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

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会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再讨论。

当然,这些程序和方法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组织协理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自由的教学心态。

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探索、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注重总结。

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确立教师都应该是教学的配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