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制剂专业

药物制剂专业

3.13本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
药物制剂专业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始建于2003年,是新乡医学院根据新机制、发挥自身办学优势举办的医学类民办独立学院。

药学专业于2003年3月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当年开始招生,2004年药学系成立,并于2010年增设“药物制剂”专业,招收首届本科生。

经过 14年的学科发展和7年的专业建设,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药物制剂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传统药学与制剂研究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专业建设特色和学科发展格局,探索出了一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一、改革基础
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专业教学队伍:药物制剂专业已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优良、总体学术水平高,队伍年轻、核心骨干稳定,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7人,外聘教师22人。

其中教授或具有正高职称者8人、副高职称者5人,讲师及中级职称者共6人、助教20人。

专兼职教师中有研究生导师6人,有18人有行业经历,占比46.2%。

专职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达到76.5%,双师型人才比例达到64.7%。

是一支拥有省优秀教师、省优秀中青骨干教师、省教学名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多人和“新药研发”校级科研团队。

学院与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卡莱多尼亚大学、美国柯克应用生命科学研究院、加拿大圣力嘉学院、尼亚加拉学院、韩国新丘大学、中
国医药大学、台湾中台科技大学、台湾中华医事科技大学、台湾美和科技大学、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等国(境)外 12 余所高校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合作。

先进的教学与科研平台:药学院拥有药学综合实验中心,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近500台件、价值200余万元,总面积800平米。

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广泛的校企合作、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基于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产教融合办公室,紧密合作的校企合作单位规模逐年扩大,围绕学生顶岗实习、科研合作等,“产-学-研”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

药物制剂专业与河南辅仁药业、奥林特药业、步长制药、新乡拓新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海华物流公司、佐今明药业集团、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多家医药企业及高校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和科研平台等。

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学校近年来为社会培养应用技术型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生近500人。

大批应届生被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省级和市级重点医院、医药集团录取;众多学生进入重点院校的继续深造,且人才培养逐步走向国际化。

二、改革目标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药物制剂专业建设以“厚基础、重应用、创特色”为人才培养理念,已形成了传统药学与制剂研究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专业建设特色。

学院将继续坚持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及社
会发展服务,坚持学科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国内外联合教育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勇于担当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

三、改革方案
1. 围绕骨干课程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
以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物化学、工业药剂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学等专业骨干课程的建设为主线,以优秀教师为核心加强骨干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注重教师的梯队层次,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引进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做兼职教师、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2.加强特色课程与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
适应国际化市场的教学要求,组织教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总结教学经验,编写了《医学机能学》、《医学机能学实验》和《临床药理学》等教材。

注重加强特色课程与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开设有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等主干课程的配套网络课程,充分利用药物制剂专业学科建设的优质成果和资源,完善河南省生物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 创新教学理念与培养模式
以培养学生自主、自愿学习能力和习惯为基本出发点,改进教学理念、模式与方法,加强开放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4.建立以科研创新训练为核心的本科生创新培养体系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整合验证型实验的技能模块,以综合型、设计型实验为载体,以自主开放式教学方法保证实践技能的系统训练。

实行、完善“双导师”制度,结合学校导师的研究课题和企业导师研发项目,强化学生的技术创新训练。

5.丰富完善基层教学管理制度
加强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平台的开放管理,实施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的教学组织和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层次过程管理,建立学院、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四、实施效果
1. 国际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1)国际化的“访学”模式培养
学院外事部负责联系与各国大学的人才合作,学生在国(境)外学习取得学分,可以替换本院相应或相关课程学分。

(2)到国外留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院定期组织英语沙龙活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口语交流;学院国际化氛围的不断营造及增强,使部分同学拓宽了国际视野,扩大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每年都有 2-3 名应届本科生,通过申请奖学金或自费的方式,到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

2. 建立广泛的国际交流平台
(1)2016年,学院新聘外教Aqueelah Steward 来我院教学,
负责负责学院本科生英文教学与口语交流。

(2)每年来访的国(境)外学者 20人以上,进行学术交流。

(3)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美国、英国、韩国游学,台湾交换生等项目、近几年先后有50余名学生参加国际项目,拓展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