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重要考点汇总2A310000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P11 考点1.荷载的分类:引起结构失去平衡或破坏的外部作用主要有:直接施加在结构上的各种力,习惯上亦称为荷载。
P11 考点2.房屋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1.安全性:在正常施工和使用时,结构整体稳定而不发生倒塌2.适用性: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变形、裂缝)3.耐久性: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结构在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老化、腐蚀、锈蚀)P19-24 考点3.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特点: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优点:(1)就地取材;(2)耐久性好;(3)整体性好;(4)可模型好;(5)耐火性好。
缺点:(1)自重大;(2)抗裂性差;(3)现浇结构模板用量大;(4)工期长。
2.砌体结构的特点3.钢结构的特点(1)容易就地取材,比使用水泥、钢筋和木材造价低;(2)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火性;(3)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4)施工方便,工艺简单;(5)具有承重与围护双重功能;(6)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7)抗震性能差;(与抗震构造措施对应)(8)砌筑工程量繁重,生产效率低。
优点:(1)材料强度高,自重轻,塑性和韧性好,材质均匀;(2)便于工厂生产和机械化施工,便于拆卸,施工工期短;(3)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4)无污染、可再生、节能、安全,符合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以说钢结构的发展是21 世纪建筑文明的体现。
缺点:易腐蚀,需要经常油漆维护,故维修费用较高。
钢结构的耐火性差,当温度达到250℃时,钢结构的材质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当温度达到500℃时,结构会瞬间崩溃,完全丧失承载能力。
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永久作用(永久荷载或恒载):荷载值不变;如:固定隔墙的自重、水位不变的水压力、预应力、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钢材焊接变形、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各种施工因素。
可变作用(可变荷载或活荷载):荷载值随时间变化,且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活动隔墙自重、安装荷载、车辆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水位变化的水压力、温度变化等。
偶然作用(偶然荷载或特殊荷载):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如:撞击、爆炸、地震作用、龙卷风、火灾等。
按荷载作用面大小分均布面荷载:楼面、墙面的木地板、地砖、花岗石或大理石面层类线荷载:梁、条形基础集中荷载:柱、吊灯、洗衣机、冰箱P46 考点4.常用测量仪器的性能与应用P47 考点5.施工测量的内容与方法:1.施工测量的主要工作有:已知长度的测量,已知角度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平面位置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倾斜线的测设。
2.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测量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
随着全站仪的普及,一般采用极坐标法建立。
P48 考点6.水准测量的计算:H =H B +a-bA其中:HA为已知点高程;a 为后视读数,即已知高程点A 所立标杆的读数;b 为后视读数,即未知高程点B 所立标杆的读数。
P49 考点7.支护土方开挖的方法:中心岛式(也称墩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
P51 考点8.降水的方式:真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
P53 考点9.验槽的方法:地基验槽通常采用观察法;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通常采用钎探法。
观察法钎探法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式贯入仪作为辅助手段。
根据基坑平面图,依次编号绘制成钎探点平面布置图;按照钎探点顺序号进行钎探施工;每贯入30cm(通常称为一步),记录一次锤击数,每打完一个孔,填入钎探记录表内,最钢尺钢尺的主要作用是距离测量,钢尺量距是目前楼层测量放线最常用的距离测量方法。
水准仪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个部分组成,使用时通常架设在脚架上进行测量。
水准仪是进行水准测量的主要仪器,主要功能是测量两点间的高差,它不能直接测量待定点的高程,但可由控制点的已知高程来推算测点的高程。
另外,利用视距测量原理,它还可以测量两点间的大致水平距离。
经纬仪经纬仪主要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经纬仪是一种能进行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的仪器,它还可以借助水准尺,利用视距测量原理,测出两点间的大致水平距离和高差,也可以进行点位的竖向传递测量。
激光铅直仪激光铅直仪主要用来进行点位的竖向传递。
全站仪全站仪又称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一种可以同时进行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的仪器。
同一时间测得平距、高差、点的坐标和高程。
全站仪由电子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电子记录装置三部分组成。
P57 考点 10.泥浆护壁法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泥浆循环、 清除废浆、泥渣→第一次清孔→质量验收→下钢筋笼和钢导管→第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 土→成桩。
P58 考点 11.基坑监测的委托及实施: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
监测单 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经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后方可实施。
P60 考点 12.模板及支架设计的主要原则及内容:1.设计的主要原则: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
2.模板及支架设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1)模板及支架的选型及构造设计。
(2)模板及支架上的荷载及其效应计算。
(3)模板及支架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抗倾覆)验算。
(4)绘制模板及支架施工图。
P61 考点 13.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时,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应按模板的设计规定进行。
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取先支 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顺序,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2.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底模及支架。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同条件养护 试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底模拆除时的的混凝土强度要求3.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时,方可拆除侧模。
4.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 不应大于 2m 。
拆模时,应保留立杆并顶托支承楼板,拆模 时的混凝土强度可取构件跨度为 2m 。
5.对于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6.拆模之前必须要办理拆模申请手续,在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要求时,技术负 责人方可批准拆模。
构件类型 板 梁、拱、壳 构件跨度≤2>2,≤8>8≤8>8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百分比 ≥50 ≥75 ≥100 ≥75 ≥100 悬臂结构 ≥100 轻 型 动 力 触 探后进行统一整理。
对偏差大于 50%的点位,分析原因,异常的采用洛阳铲进一步核查。
探后的孔要用砂灌实。
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2.浅部有软弱下卧层;3.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P61 考点 14.钢筋代换: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办理相应设计变更文件。
代换后钢筋的间距、锚固长度、 最小钢筋直径、数量等构造要求和受力、变形情况均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P62-63 考点 15.钢筋连接的方式:P68-69 考点 16.各类混凝土的养护时间: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 不应少于 7d ;2.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置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及以上 的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14d 。
3.防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14d 。
4.有防水要求的后浇带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28d 。
P71 考点 17.砂浆的使用时间:现场拌制的砂浆应随拌随用,拌制的砂浆应在 3h 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 30℃时,应在 2h 内使用完毕。
P77-78 考点 18.高强度螺栓安装的要求:1.高强度螺栓现场安装时应能自由穿入螺栓孔,不得强行穿入。
若螺栓不能自由穿入时,可 采用铰刀或锉刀修整螺栓孔,不得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修正后或扩孔 后的孔径不应超过 1.2 倍螺栓直径。
2.高强度螺栓超拧应更换,并废弃换下的螺栓,不得重复使用。
3.高强度螺栓长度应以螺栓连接副终拧后外露 2~3 扣丝为标准计算。
4.同一接头中,高强螺栓连接副的初拧、复拧、终凝应在 24h 内完成。
5.高强螺栓和焊接并用的连接节点,当设计文件无规定时,宜按先螺栓紧固后焊接的施工顺 序。
P78-79 考点 19.钢结构涂装: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的操作者必须有特殊工种作业操作证(上岗证)。
P80-81 考点 20.装配式结构构件进场、构件安装与连接:1.构件进场(1)预制构件进场前,应对构件生产单位设置的构件编号、构件标识进行验收。
(2)预制构件进场前,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同条件 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应小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 75%。
(3)预制构件进场时,构件生产单位应提供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以下CB 类B 类H 类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3mm 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 3~7mm 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度 7~45mm 焊接机械连接 电渣压力焊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钢筋的连接。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 构构件中,纵向钢筋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目前最常见、采用最多的方式是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
通常用 HRB335、HRB400、RRB400;适用的钢筋直径范围通常为 16—50mm 。
绑扎连接 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 25mm 、受压钢筋直径大于 28mm 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 (如桁架和拱架的拉杆等 )的纵向受力钢筋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内容:1)出厂合格证;2)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3)钢筋复验单;4)钢筋套筒等其他构件钢筋连接类型的工艺检验报告;5)合同要求的其他质量证明文件。
(4)预制构件装卸时应采取可靠措施;预制构件边角部或与紧固用绳索接触部位,宜采用垫衬加以保护。
(5)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应按规格、品种、使用部位、吊装顺序分类设置存放场地。
存放场地宜设置在塔式起重机有效起重范围内,并设置通道。
(6)预制墙板可采用插放或靠放的方式,堆放工具或支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并支垫稳固。
采用靠放方式时,预制外墙板宜对称靠放、饰面朝外,且与地面倾斜角度不宜小于80°。
(7)预制水平类构件可采用叠放方式,层与层之间应垫平、垫实,各层支垫应上下对齐。
垫木距板端部大于200mm,且间距不大于1600mm,最下面一层支垫应通长设置,堆放时间不宜超过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