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课认识开源硬件 教案-广东省阳江市粤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9课认识开源硬件 教案-广东省阳江市粤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PPT
微视频
计算机网络教室
正确示范,先扶后放。通过“看---思---摸---装”四个任务环节,掌握Arduino板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交流、动手、团队合作能力。
提醒操作中的技巧,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操作规范。
完成任务五:
让Arduino板上自带的13号接口LED灯有规律地闪烁。
PPT
微视频
7、教学媒体:
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PPT课件微视频
8、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4分)
1、同学们,你知道开源硬件是什么吗?请说出你认识的一种开源硬件?
2、图片展示常用的一些开源硬件,例如:Arduino板,树莓派和Micro:bit。
4、能够使用Mixly软件编写的程序实现对Arduino板的简单控制
过程和方法:
1、采用任务驱动法与微视频演示法,让学生掌握Arduino板与计算机正确连接的方法。
2、通过Mixly实例小程序实现对开源硬件Arduino UNO主板的控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交流、动手、团队合作能力。
计算机网络教室
通过播放微视频,让学生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Mixly软件编写的“点亮小灯”小程序实现对Arduino板的控制,让学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并有计划动手实现自己的想法。
三、拓展
练习巩固提高(8分)
巩固练习:
请你把“任务五”中小程序的间隔时间参数修改为2000后,再次观察LED灯闪烁的频率,是否按照你的指令工作。
5、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6、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强化实践”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过程中,自主学习,自由体验,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完成目标,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激情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拓展练习、巩固提高──自我评价、课堂小结。
4、演示Arduino板与计算机连接的方法和步骤。
完成任务三:“摸”
分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准备好如表9-1所示的硬件材料,摸一摸所准备的各种硬件材料。
完成任务四:“装”
分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把Arduino板连接到计算机上,请找到你的Arduino UNO设备的串口编号是( ),并记录下来。
PPT
多媒体网络教室
学生自由回答,营造师生平等的气氛。
从想象到具体认识开源硬件,消除学生对开源硬件的陌生感,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对比,正向迁移,引出主题Arduino板,引出课题。
通过教师的引导,明确学习目标。
揭示开源硬件定义:
开源硬件是指使用与开源软件相同的方式设计的计算机和电子硬件。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25分)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开源硬件模块中第一课,是开源硬件的起始课。本课主要内容是了解开源硬件的概念和基本用途,掌握Arduino板与计算机连接的正确方法,并能够使用Mixly软件编写的简单程序实现对Arduino板的简单控制。
3、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本课设计主旨是为学生创造积极进取、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以学生为主体把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充满乐趣、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并有计划动手实践探索实现自己的想法的过程,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展示的舞台。
方法提示:
LED灯闪烁频率是由我们上传的指令控制的,要控制LED灯的闪烁频率只要修改间隔时间参数就可以了,学习任务中LED灯按照1秒钟的间隔闪烁,所以我们把延时模块中的参数1000修改为2000就可以改变LED灯的闪烁频率了。
完成巩固练习
PPT
计算机网络教室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
四、自我评价、课堂小结
(8分)
展示学习评价表9-2
根据教师给出的评价标准对本课学习作出合理的评价
PPT
多媒本网络教室
检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
五、板书设计
本课主要内容:
1、什么是开源硬件
2、开源硬件的基本用途
3、Arduino板与计算机正确的连接方法
4、使用Mixly软件编写的简单程序实现对Arduino板的简单控制
六、教学反思
3、引出本课主题:认识开源硬件。
开源硬件能够做什么?
开源硬件能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各种电子设备。
例如:根据光线强弱控制的台灯,根据温度控制转速的风扇,还有会自动躲避障碍物的小车。
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展示
请个别同学说说不同开源硬件的各自的特点,并归纳开源硬件的一般特点。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请出一位同学说说在生活中使用开源硬件设计的电子设备。
阳江市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年级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 第九课 认识开源硬件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班级
八年级( 1 )班
授课时数
1课时
设计者
所属学校
1、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开源硬件
2、了解开源硬件的基本用途
3、掌握Arduino板与计算机正确连接的方法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掌握Arduino板与计算机正确连接的方法
通过创设课件、图片和微视频,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机程序对开源硬件的控制过程
让学生全程参与Mixly实例小程序对开源硬件Arduino板控制的过程,从实践中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4、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开源硬件的认识比较陌生,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开源硬件,对开源硬件概念只有比较抽象的认识。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什么是开源硬件,教师应结合生活中开源硬件的应用实例开展教学,将常用的一些开源硬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开源硬件有更直观的认识,打破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教学环节上,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已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可以通过“看---思---摸---装”等任务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了解开源硬件的结构,实现Arduino板与计算机的连接,通过Mixly软件编写的“点亮小灯”小程序实现对Arduino板的控制,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计算机程序对开源硬件的控制过程。
1、实物展示开源硬件:Arduino板。
2、介绍Arduino板的结构组成。
完成任务一:“看”
看一看展示的实物硬件,认识Arduino板。
完成任务二:“思”
思一思如何把开源硬件与计算机连接起来?
PPT
计算机网络教室
通过对实物的亲密接触,消除对开源硬件的陌生感,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开源硬件的连接方法。
3、展示表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