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简答题
(1)硬骨鱼类:
体内含盐量水环境含盐量
淡水硬骨鱼7‰< 2‰肾小体发达(2分)
海水硬骨鱼7‰> 20‰肾小体退化,鳃上有泌盐细胞。(2分)
(2)软骨鱼类:血液中有高浓度的尿素(20-25‰)体液浓度高于水的盐浓度,肾小体发达。通过特有的直肠腺排除盐分。(2分)
4.鱼类具有几对脑神经,都是什么?(5分)
没有成对附肢(1分)
终生保留脊索,没有真正的脊椎骨,只有一些软骨小片直立于脊索上方及神经管的两侧,是脊椎的雏形(2分)
脑的发达程度低,内耳只有1-2个规管(1分)
营寄生或半寄生生活(1分)
3.鱼类如何调节体内肾透压?(8分)
生活在不同水环境中的鱼有不同的排泄机制,它们依靠肾脏的特点来调节体内肾透压(2分)
13.如何区分大进化和小进化.
14.物种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15.为什么说一个"模式"标本并不能代表一个物种
16.试述物种的形成.
第二十四章动物生态
四,问答题
生态因子及其与动物有机体有何关系
什么是种群种群有哪些基本特征
举例说明种群的增长特性及种群的数量变动及调节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群落,有何特性群落的稳定性与多样性和生态位有什么关系
2011复习题
一、简答(26分)
1.为什么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பைடு நூலகம்7分)
(1)体披骨质鳞片或骨板,皮肤干燥,缺乏皮肤腺;(1分)
(2)具真正的牙齿。
具次生颚,内鼻孔后移,口腔与鼻腔分开;(1分)
(3)胸椎、肋骨与胸骨形成胸廓,可保护内脏和加强呼吸作用;(1分)
(4)大、小肠交界处开始出现盲肠,可消化纤维;(1分)
(1)动物从水生到陆生面临主要矛盾。
支持体重并完成在陆地运动。(1分)
呼吸空气中的氧气。(1分)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1分)
在陆地上繁殖。(1分)
适应陆地的感官和神经系统。(1分)
适应陆生生活的较高的新陈代谢水平(1分)
(2)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
基本解决了在陆地运动(1分)
呼吸空气(1分)
同时发展了适于陆生的感官和神经系统(1分)。
(3)几种尾、形状功能。(3分)
2、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有几大进步事件,随机举出两个进步事件的意义?(15分)
要点:(1)五大进步事件:具上下颌、五指型附肢、羊膜卵、恒温、胎生哺乳。(5分)
(2)进步意义。每个意义5分
A五指型附肢的进步意义
(1)适应陆生的五趾型附肢,这是动物演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2)作为鱼类运动器官之一的偶鳍结构比较简单,肩带直接附在头骨后缘,活动的方式和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它与鱼鳍之间只有一个单支点,以此作为杠杆,完成单一的转动动作。两栖动物的五趾型附肢与鱼鳍不同,肩带游离,前肢在摆脱头骨的制约后,不但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而且也增强了动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腰带一方面直接与脊柱牢固地联结,另一方面又与后肢骨相关节,构成支持体重和运动的主要工具,使登陆的目标得以实现。
4.学习行为及其类型?(5分)
(1)学习行为是动物由经验得来的发生适应性改变的行为。(2分)
(2)主要类型:
习惯化、经典的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模仿、印记学习、推理学习。(3分)
六、简述(25分)
1、你对鱼的鳞、鳍、尾有何知识?(10分)
要点:(1)具几种鳞、特点、鳞式;(3分)
(2)几种鳍、功能、鳍式;(4分)
8.哺乳纲分哪几个亚纲在结构上各有那些主要特点
9.翼手目,灵长目,啮齿目,食肉目,偶蹄目各有那些主要特征
10.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原则是什么
11.害兽及其斗争的原则和途径有那些
第二十一章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二,问答题.
1.述脊索动物的起源.
2.试述无颔类在脊椎动物进化中的作用.
3.简述软骨鱼类的起源与演化.
然后再分支为次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再分支出许多微支气管。(2分)
(2)气囊:鸟类特有。是呼吸的辅助系统,由单层上皮细胞膜围成,无气体交换功能,共4对半,位于体壁与内脏之间。(1分)
后气囊:腹气囊一对和后胸气囊一对(1分)
前气囊:锁间气囊一个、颈气囊一对、前胸气囊一对(1分)
(3)“dpv”系统、单向流、双重呼吸概念(3分)
5.如何以古生物学例证说明动物是进化的
6.举例说明动物地理因素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7.如何以免疫学方法研究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8.试述核酸分子在进化中的表现.
9.论述遗传学在生物进化和进化论中的作用.
10.达尔文根据什么提出他的自然选择学说的
11.试述新达尔文主义的形成和对进化论的贡献.
12.试比较"综合进化论","分子进化中性学说"和"间断平衡论",并提出你的意见.
1.如何将蛙或蟾蜍麻醉或致死
2.如何解剖青蛙
3.是编制两栖钢分类表
第十八章爬行纲
五,问答题
1.爬行类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主要成功的解决那几个问题
2.羊膜卵的结构特点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3.减数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及其反防治方法
4.简述爬行动物纲的资源及利用
5.为什么说鳄目是爬行动物中结构最高等的类群
9.鸟类有那些适宜与飞行的特征
10.为什么说始祖鸟具有爬行类和鸟类的过度形态特征
11.鸟类的三个总目再分类特征上有
12.为什么说平胸总类鸟目比较原始
13.企鹅有哪些特征与潜水生活相适应
14.总结鸟类的各种生态类群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在形态总结上有哪些趋同性特征
15.占区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②在高温下,机体细胞(主要是神经和肌肉细胞)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持久,肌肉收缩快而有力显著提高了恒温动物快速运动的能力,有利于捕食和避敌;(2分)
③恒温还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1分)
2、为什么说圆口纲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低等的一个纲。(6分)
没有上、下颌,具吸附性的、不能开闭的口漏斗(1分)
六,问答题
1.鸟类与爬行类相比,它的进步性特征是什么
2.恒温在动物演化史上有什么意义
3.羽衣(羽毛)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鸟类头骨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化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鸟类骨骼系统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什么
6.简要说明鸟类肺与气囊的结构特点与机能
7.鸟类肌肉系统与飞翔生活相适应有那些变化
8.鸟类消化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举例说明食物链,能流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结合环境保护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14章
五,问答题
1.脊索的出现使动物演化史中的重大事件,使动物的支持,保护,运动的技能有质的飞跃,这一先驱结构在脊椎动物达到更为完善的发展,从而成为在动物界中占有统治地位的类群
小结鱼类的经济价值.
研究鱼类洄游有什么实际意义.
第十七章两栖纲
五,问答题
1.简述两栖动物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
2.简述两栖钢的主要特征
3.简要说明为什么两栖类还不能摆脱水的束缚
4.从青蛙个体发育史中呼吸器官的演变谈脊椎动物有水生到陆生的进化
5.简述两栖钢动物主要特征
6.试述两栖类的主要经济意义
六.实验题
B羊膜卵出现的进步意义:
羊膜卵可以产在陆地上并在陆地上孵化。
体内受精,受精作用可无需借助水作为介质。
胚胎悬浮在羊水中,使胚胎在自身的水域中发育,环境更稳定,既避免了陆地干燥的威胁,又减少振动,以防机械损伤。
C恒温出现的进步意义:
恒温的出现,是动物有机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环境条件对立统一的结果。
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了体内各种酶的活动、发酵过程,使数以千计的各种酶催化反应获得最大的化学协调,从而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
(3)两栖类的不完善性
肺呼吸的功能不够强,尚需皮肤呼吸和鳃呼吸加以辅助(2分)
皮肤裸露,保持体内水分的问题没有解决(2分);
不能在陆地上繁殖,卵受精、卵发育、幼体发育均在水中进行(2分
脊椎动物学习题库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
六,试绘制文昌鱼的血液循环路线
七,问答题,
1.说明脊索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2.原索动物在研究脊索动物演化上有什么意义
3.简要说明脊索动物的起源和演化.
4.简述尾索动物的主要特点.
第十五章圆口纲
三,问答题
1.说明七腮鳗呼吸系统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的关系.
2.圆口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3.简述七鳃鳗适应寄生和半寄生的特征.
4.七鳃鳗和盲鳃目有什么重要区别各有些什么种类
第十六章鱼纲
五.简答题
16.鸟巢有何功能
17.为什么一些鸟营群巢
18.研究鸟类迁移有何意义
第二十章哺乳纲
五,问答题
1.哺乳动物有那些进步性特征
2.胎生,哺乳在动物演化史上有什么意义
3.哺乳类有哪几种皮肤腺各有何结构特点和功能
4.哺乳类中轴骨有那些特点
5.哺乳类头骨和附肢骨有那些特点
6.介绍反刍兽的胃及反刍的简要过程.
7.哺乳类嗅觉和听觉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有那些特点
D胎生和哺乳的进步意义
胎生和哺乳对后代的发育和生长具有完善、有利的保护。从受精卵、胚胎、胎儿产出、至幼仔自立的整个过程均有母兽的良好的保护,使后代的成活率大为提高,而使哺乳类在生存竞争中占有较高的起点,在地球上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简答(35分)
1.恒温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8分)
(1)恒温调节机制
(5)具有羊膜动物式的排泄器官后肾;(1分)
(6)大脑明显分为两半球,纹状体,表层出现神经细胞集中的新脑皮;(1分)
(7)完全脱离水的束缚,在陆地繁殖,
体内受精。(1分)
2.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