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

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


• 上台阶的关键是迈上“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台阶”,我国创 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逐步显现。
• 结论: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技术创新、缺乏高品
质产品和品牌的产业体系与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已越来越
不适应竞争环境和需求结构的变化。
6
7
六大问题
• 2019年前后越过了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无限和廉价供给时代结束,2019 年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净减少,以年均360万人的等差数列减少。
农业经济时代
1949
1984 1985
工业经济时代
2019
服务经济时代
2030
2050
1、关键零部件创新与国产化; 2、核心元器件创新与国产化; 3、数控机床创新与国产化; 4、高端检测检验设备创新与国 产化。
1、原材料的信息化; 2、工业设计数字化; 3、制造流程智能化; 4、检测检验数字化; 5、销售互联网化; 6、制造业服务化。
• 结论:不是需求不足,而是需求已变;矛盾的主 要方面已经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
3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
农农农农
2025
2035
业业业业
1. 2. 3. 4.
0000
规质品智
模量牌慧
农农农农
业 业 业 业 工业1.0 工业2.0 工业3.0
规模经济 质量经济 品牌经济
中国制造 2050
工业4.0 智慧经济
(2)工业品价格下降:
• 生产资料价格2019年比2019下降7.6%.
11
(3)实体企业盈利下降
• 2019年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增长-2.3%,其中,国有控股企业21.9%,钢铁\煤炭\油气\有色\建材-42.8%.
• 供给侧:制造业形成巨大产能,面临严重过剩, 特别是钢铁、煤炭、石化、有色、建材、房地产、 汽车等产业出现严重过剩。85%的传统产业产能 全部过剩,15%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出现部分过剩。
2
• 供需错配: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15 年以来央行5 次降息降准、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 万 亿,但投资依然萎靡。而在消费领域中,则呈现 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 ,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 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这意味 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短期需求 ,而在中长期供给。
5
2、结构调整阵痛
• “四大拐点”和“六大问题”已现,目前正处于“拐点” 后的下行波动与问题破解之中,情况复杂、应对艰难;
• 制造业大规模扩张与城市大拆大建阶段正在结束,向中高 端水平与提升发展品质已势在必行;
• 经济工作方式从主要注重“铺摊子”、“拼资源”转向主 要注重“上台阶”、“抓创新”;
• 经济发展方式从注重数量规模经济向注重质量品牌经济与 绿色发展转变;
• 融资结构、资金流向和资产负债率继续恶化,地方融资平台、三四线房地
产和产能过剩重化工国企形成了当前资金需求的“黑洞”——且有政府背
书,财务软约束显著,严重损害资源配置效率。
• 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任务非常艰巨。
8
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5.5%的增长率更健康
中国


12616


图1 工业经济时代产业演进逻辑示意图
4
全球四大经济体的制造业在GDP中占比
美国
日本
德国
中国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00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0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 出口增速从2019年全年的6%下滑到2019年1-8月的-1.5%——2019年12月11日 :中国民族工业保护期结束,优惠政策清零——产业成本大幅上升;关税 保护结束,进入低零关税时代——国际产品国内竞争加剧;直销模式与电 商模式的大规模引入,批发、零售实体店将出现关停潮。
• 2019年、2019年8月末,M2增长13.6%、13.3%,而名义GDP仅增长7.4%、 6.9%,剔除水份后可能只有5.5%和4-5%,金融与实体的背离继续扩大,金 融与实体之间的“裂口”为20多年来少见,而且在继续扩大。
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吴金明博士、教授 湖南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一、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改革?
1、供需结构严重失衡
• 需求侧:第3次消费升级15年,“住”、“行”主 导的消费结构向多样化、高端化和服务化需求结 构转换;高品质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文化”、 “健康”、“大数据”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引领着第4次消费升级,旅游、养老、教育和各类 生产性服务需求与日俱增。
• 房地产、汽车、钢铁、石化、建材、有色等产业 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减弱与衰退,文化创 意、康养、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动力正在发育 成长之中,尚未对旧动力形成明显的替代效应。
• 结论:新旧动力并存将是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10
4、经济运行面临“四降一升”
(1)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明显减弱,出口大
幅度下行出现负增长:
• 2019年M2增长13.3%
• 2019年投资增长10%,比2019年下降5.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 投资增长8.1%.
• 房地产投资2019年增长1%,比2019年下降9.5个百分点;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不足以抵消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回落的 效应。
• 出口下滑的原因:全球贸易低迷、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我国 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相对下降。
• 2019年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出现,1-8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降至3.5%,从年初 的19.3%下降到2019年8月的-1.1%——随着不动产登记制度、金融实名制度 和信用保证号码制度在2019年全面实施,加上开证房产税和占遗产价值20-50%的遗产税之后,房价将会明显下降,房产将会贬值。当然,遗产税开征 时间尚未确定。
2019年: 8016
收 复合增长5.5%

12年(2028年)

增长率6.5%-7% 5年(2020年)

人均GDP美元 12612 4085 1035
世界银行分类标准
高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



中等偏下收入


低收入国家
9
3、发展动力转换
• 大规模高强度投入条件发生变化,人口红利快速 消失,土地、资源形势趋紧,环境硬约束进一步 强化,综合生产成本快速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