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锚喷支护精品PPT课件

锚喷支护精品PPT课件



L2:有效锚固长度

L3:锚固段长度 端头L3=0.3-0.4m

B、锚杆杆体直径:

d=35.52﹙Q/δ﹚1/2
• 式中 Q:锚固力=KHD2r

δ:锚杆材料抗拉强度

K:安全系数

H:抗弱岩层厚度

C、锚杆间、排距

a=(Q/krL)1/2
• 式中 r:岩石体积(密度)

k:安全系数1.5-2
• 〈7〉快硬水泥锚杆 • 〈8〉快硬膨胀水泥锚杆 • 与树脂性质相似
• (2)锚杆支护作用原理:
• 〈1〉悬吊作用(悬吊软弱层状顶板、悬吊危岩)
• 指锚杆将软弱的直接顶吊挂在其上的坚固老顶上, 或将松动的岩块连结在松动区外的完整坚固岩体上,使 松动岩块不致冒落。
• 〈2〉组合梁作用
• 指将层状岩体各层用锚杆连结并紧固,锚杆把数层 薄的岩层组合成类似铆钉加固的组合梁,提高了岩层的 整体抗弯能力。在相同载荷作用下,组合梁在板梁的挠 度和内应力大为减少。

D、货源充足,供应有保证。选择时考虑供方产量,
运输条件。原则是不能影响生产。

总之,选用锚杆要全面考虑。优先选用树脂锚杆、
管缝锚杆和泵注砂浆锚杆。煤巷不宜用砂浆锚杆倒楔式 和涨壳式锚杆。
• 〈2〉按悬吊理论设计锚杆支护参数:

A、锚杆长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L1+L2+L3
• 式中 L为锚杆长度

L1:锚杆外露长度 一般为0.15m
• 〈4〉冒落拱理论法设计锚杆支护参数:P127-129
• A、锚杆根数:Ny=K3QHNy/P
• B、锚杆排距: Ly=NyP/ K3Q
• 式中 K3:安全系数2

Q:锚固力

P:锚杆强度 P=(2d2fnδR)/(4f+8)

Ny=(a+b)z/ab

a:巷道半跨距

b:岩层离层厚度 b=(a+c)cosα/Kyfn
• 〈2〉金属倒楔式锚杆,端头锚固型,可立即承 载。
• 金属倒楔式锚杆有固定楔和活动楔,固定楔 与钢筋一端连成一体,另一端有螺纹。安装时, 把活动倒楔绑在固定楔下部一同送入锚杆眼的底 部,再用一专用的锤击杆顶住活动倒楔进行锤击, 直到击不进去为止,最后套上垫板拧紧螺帽。 (较少用)
• 〈3〉竹、木锚杆(少用)
• 〈4〉树脂锚杆:端头锚固型(即用树脂为粘 结剂,在固化剂和加速剂的作用下,将锚杆头部 粘结在锚杆孔内)
• 树脂锚杆分药包和杆体两部分:药包为粘结 剂,杆体有金属和木杆,杆体头部加工成反麻花 型,增加粘结和搅破药包。
• 安装时:药包用锚杆体送入孔底后,转动杆 体将药包捣破,使化学药剂进行化学反应,将锚 头与孔壁岩石粘结在一起。(现在使用量大,较 广泛)
• 〈5〉管缝式锚杆:全长锚固型锚杆
• 管缝式锚杆是采用高强度钢板卷压成带纵缝 的管状杆体。用推进器强行压入比杆径小的眼孔。 由于管壁弹性恢复力挤压孔壁而产生锚固力。围 岩强度越大,锚固力越大,反之小。同时注意: 锚杆管径要求比孔径要大否则不产生锚固力,在 使用时不得人为破坏管径。
• 〈6〉可伸缩式锚杆,用松软,破碎,膨胀性 围岩中。
• (3)锚杆支护技术参数的确定
• 〈1〉锚杆选用原则

A、技术先进,质量可靠。选择时考虑结构是否先
进,是否适用当地条件,能否达到安全可靠、支护有效 的目的。

B、价格合理。选用价廉物美的产品。不要贪大求
洋,但决不能用便宜次货。

C、安装方便。优先选用机械化安装的锚杆,有利
于提高安装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 〈3〉楔固作用(补强作用)

靠近巷道周边的岩石则处于二向受力状态,易于
破坏而表失稳定性,巷道周围安设锚杆后,岩石又部分
恢复三向受力状态,增大了它本身的强度。
• 在围岩中存在一组或几组不同产状的不连续面的情
况下,锚杆穿过些不连续面,防止或减小了围岩沿不连 续面的移动。
• 〈4〉挤压加固拱作用
• 对于被纵横交错的弱面所切割成块状或破裂状围岩, 如及时用锚杆加固,就能提高岩体结构弱面的抗剪强度, 在围岩周边一定厚度的范围内形成一个不仅能维持自身 稳定,而且能阻止其上部围岩松动和变形的加固拱,从 而保持巷道的稳定。
• α:煤层倾角

fn:锚固岩层的硬度系数

z:锚杆埋入平稳拱深度0.35m
• 〈5〉按常规经验确定锚杆参数
• A、锚杆长度和直径
• 锚杆长度最好能使其头部进入稳定岩层,以提高 其支护效果。但如长度相当或大于巷道高度,给打眼、 安装带来困难。故锚杆长度要适当。
• 〈1〉钢筋或钢丝绳砂浆锚杆:全长锚固型锚 杆,锚固力为30-50KN,不可立即承载。
• A、钢筋砂浆锚杆是先在孔内注满砂浆,再 扦入钢筋而成,利用砂浆与钢筋,砂筋与孔壁的 粘结力锚固岩层。
• B、钢丝绳砂浆锚杆,是利用直径1014mm的废旧钢丝绳代替钢筋扦入孔内再注砂 浆而成。废旧钢丝绳在使用前要进行处理,截断, 火烧(去油、退火),破股,除锈,平直。
• 〈3〉按加固拱原理确定锚杆参数(适应宽10米以下的 巷道硐室)。
• 经验公式:
• A、锚杆长度:
• L=N(1.1-w/10)
• L﹥2dz
• 式中 w:巷道垮度

dz:岩石节理间距
• B、锚杆间距:
• D≤0.5L
• D﹤3dz
• C、锚杆直径:
• d=L/110
• N取值范围: • Ⅱ类(稳定性较好)围岩:N=0.9 • Ⅲ类(中等稳定)围岩:N=1.0 • Ⅳ类(稳定性较差)围岩:N=1.1 • Ⅴ类(不稳定)围岩:N=1.2

兰格光弹性实验:在弹性体上安装具有预
张力的锚杆,对岩体产生压应力,增加岩体节理
裂隙面的摩擦阻力,将岩块夹在一起防止岩块转
动滑动和裂隙张开,保证了裂隙面间的挤压结合。
• 〈5〉减小跨度作用
• 一根锚杆相当于一个点柱,减小了顶板垮度, 从而增强了顶板岩石的稳定性,使岩石不易变形 和破坏。
• 锚杆支护的各种作用,不是各自孤立存在, 往往是同时并存互为补充,各占主次地位而已。 如:巷道中围岩是块状或破碎状加固拱作用为主 要,支护平顶层状顶板,则组合梁为主要。等等。
第五章 巷道支护
• 二、锚喷支护:
• 锚喷支护是锚杆和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的简 称。两者也可单独使用。即:锚杆支护(适应于 强度高,不易风化的岩层),喷浆支护(适应于 易风化的稳定性岩层)。
• 其优点是:施工速度快,施工机械化程度高, 成本低,及节约材料等。
• 1、锚杆支护:
• (1)锚杆的结构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