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栏一、曲线关于点或直线的对称1、曲线f (x,y)=0关于原点对称的曲线方程为f (-x,-y)=0。
2、曲线f (x,y)=0关于直线x轴的对称轴或方程为f (x,-y)=03、曲线f(x,y)=0关于y轴对称的曲线方程为f(-x,y)=04、曲线f (x,y)=0关于直线x=a 的对称曲线方程为f(2a-x,y)=05、曲线f (x,y)=0关于直线y=b 对称的曲线方程为f(x,2b-y)=06、曲线f (x,y)=0关于直线x+y+c =0对称的曲线方程为f(-y-c,-x-c)=07、曲线f (x,y)=0关于直线x-y+c=0对称的曲线方程为f(y-c,x+c)=0观察其本质,只需对原方程中x,y的位置用相应的式子代即可,如关于直线x=a对称,当且仅当2a-x代替x,y不变。
二、应用时应确定的几个问题1、确定自身对称还是他对称例1:f(x)的定义域为R,则y=f(x-1)与y=f(1-x) 的图像关于______对称。
分析:注意到y=f(x-1)可由y =f(1-x)中用2-x代替x,y 不变得到,所以两曲线关于直线x=1对称。
2、确定x,y的位置例2:设函数y=f (x)的定义域为R,且满足f (1-x)=f(x+1),则函数y =f(x+1)的图像关于___________对称,函数y=f(x) 的图像关于__________对称。
分析:对函数y=f(x+1)而言,y =f(1-x)为y=f(x+1)中用-x代x而得,而f(1-x)=f(x+1)则表明y=f(x+1)与y=f(1-x)为同一个函数,故y=f(x+1)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对函数y=f(x)而言,应先把f (1-x)=f (x+1)转化为f(2-x) =f(x),故能确定x的位置用2-x代,而y不变,故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
其实y=f(x+1)可由y=f (x)的图像向左平移1个单位而得。
3、确定点对称与轴对称例3:已知函数y=f(x),x∈R,且对任意x值总有f(x)-f(2-x)=0,则y=f(x)的图象关于______对称。
分析:已知等式化为y=f(2-x),所以y=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
三、对称条件的挖掘和运用对一些对称问题的隐含条件应善于挖掘和应用,往往起到简化解题过程之效。
例4:已知定义在(-2,2)上的偶函数f(x),当x≥0时f(x)是减函数,如果f(1-a) < f(a),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f(x)为偶函数,其图像关于y轴对称,而x ≤0时f(x) 为减函数,故离对称轴越近函数值越大,反之亦然,故由f (1-a) < f (a)可得|1-a| > | a |,结合定义域-2<1-a<2,-2 < a < 2解得:-1 < a <1/2 。
只要明确了点、曲线对称变换的原理及题型特点,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对高考中的容易题或中等题就会迎刃而解,较难的题也能理清思路,抓住要点。
例1、已知(x+2)2+42y=1,求x2+y2的取值范围。
错解由已知得y2=-4x2-16x-12,因此x2+y2=-3x2-16x-12=-3(x+38)2+328∴当x=-38时,x2+y2有最大值328即x2+y2的取值范围是(-∞,328]。
分析:没有注意x的取值范围要受已知条件的限制,丢掉了最小值。
事实上,由(x+2)2+42y=1得(x+2)2=1-42y≤1,∴-3≤x≤-1从而当x=-1时x2+y2有最小值1。
x2+y2的取值范围是[1,328]忽视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导致结果错误。
例2、求函数y=63422-+++xxxx的值域。
错解将原函数变形得:(y-1)x2+(y-4)x-3(2y+1)=0 ①当y=1时,①式化为–3x=9,有解x=3;当y≠1时,∵①式中x∈R∴△=(y-1)2+4×3(y-1)(2y+1)≥0 ,故25y2-20y+4≥0, 解这个不等式得y∈R综上:原函数值域为:y∈R分析:没有注意定义域对值域的影响,扩大了y的取值范围。
事实上,原函数要有意义,必须有:x2+x-6≠0即x≠2且x≠-3,在此前提下,原函数可化为:y=)3)(2()3)(1(+-++xxxx=21-+xx得(y-1)x=2y+1∴y≠1 且x=112-+yy≠-3解得y≠1且y≠52∴原函数值域为:y∈(-∞,52)∪(52,1)∪(1,+∞)。
大沥高中数学科组编 2003-10-8 第1期一、总的指导思想依靠集体备课,抓教学常规;学习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坚持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进行数学培优补差;团结向上,积极进取。
二、各级目标1、总目标:全组成员一致努力,三年内将大沥高中数学科组建设成为南海镇属高中学优秀科组乃至全南海优秀科组。
2、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三主”、“三自”、“三有”。
三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三自:在教师引导下尽可能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自已分析问题、自已解决问题。
三有:在教师引导下,尽可能让学生自已有争论、有发现、有创新。
3、教研目标:在教学研究中努力做到:“二法”、“三主”二法:教学研究要研究教法、学法。
三主:教学研究要以教育理论为主导,大纲、教材为主体,考试说明为主线。
4、年级目标:(1)高三级高考目标:明年高考平均分在镇属高中排名第一。
(2)高二级目标:努力争取在期末南海区的统考中排位在镇属高中的前两名。
(3)高一级目标:力争使高一级数学教学质量居于镇属高中的前列。
数学科组工作目标重视思想方法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是人们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的认识,是数学思维方法与实践方法的概括,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数学内容始终反映着两条线,即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它们组成了生机勃勃的知识方法体系。
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思想方法又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它蕴含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是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知识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学生形成认知结构的纽带,是培养数学观念,促成创造思维的关键。
知识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扩充,而思想方法则经久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问题是仅仅满足于思想方法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当自觉地去探索。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
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
只有两者和谐地同步实施,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充满活力,才能有学生海阔天空的思维境界,才能把课堂变成他们吐才露华的幸福乐园,才能使他们在解决问题中表现得机智灵活。
诚然,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在多次领悟、反复用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凭借一两次课和几个例题的讲解就能使学生完全接受和掌握,也不可能依靠生硬的说教,而应当努力让数学思想方法闪现在教学过程的始终,真正培养一代具有战略远见的高素质人才。
数学名言◆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扥尔(Cantor)◆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P.R.Halmos ◆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Hilbert ◆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高斯第一版第四版12警惕“新课效应”华罗庚的“退步”解题法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数学学习中,同学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每个新学的知识点都懂,后面的习题也会做,但到了一章学完以后,不仅综合性的题不会做,甚至连做过的习题也不会做了.其中的原因在于平时学习新课时,许多同学只是机械记住基础知识,跟着课本的思路搞懂例题的每个步骤,而每节的习题与知识点同步,因此多数题能用本节知识对号人座地解出,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不少重要的方面.如:公式的发现和推导过程,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等等.严重影响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那么应如何克服这种现象呢?一、学习新知识不仅要重视结论,更要重视过程 。
数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从问题的提出到最后解决,要用到大量已学知识和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复习已学的知识,初步认识和后面知识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的雏形.二、学习中要随时注意归纳 。
通过归纳,可以使人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知识的精华;通过归纳,可以使所学知识条理清晰,用起来得心应手;通过归纳,可以找到致错根源,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应该如何归纳呢?1.归纳知识中存在的规律。
2.归纳每部分知识,认识知识体系和网络。
3.归纳题型和思想方法。
见多识广肯定能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求定义域的题很多,但真正算起来却只有含分母、偶次根式、对数、三角和反三角函数、实际问题中的函数这些主要情况.三、波动式学习 。
学习知识应像滚雪球一样不断累积。
为了做到这一点,加强复习和归纳是非常有效的做法,此外,还应注意以下三点:1.一题多解;教材上的多数习题都能用该节知识对号入座地解出。
若能再找出一些解法,就能更多地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达到前后联系,使新旧知识融合的目的。
2.解题时放开思路;有的同学习惯于做哪一节的习题就拿该节的知识去套,完全不考虑别的方法,这是不好的。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不给自己的思维画框框,读懂题后尽可能去联想学过的所有知识,从中选出最佳解题方案。
学习数学的体会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逻辑性强,推理严密的科目。
数学是千变万化的,但基本知识是死的,而解题方法又是灵活多变的。
要真正学好中学数学要做好以下几件事:1、重视教科书。
这是说要重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这是前提,但也最容易被忽略。
重视基本原理不是要你会背会默写,而是真正体会这个原理讲的是什么,反映了哪些基本量之间的什么关系,有什么用处,它与前后的其他原理又有什么关系。
数学是一个体系,支离破碎地去理解它是不完全的。
重视基本方法是指对基本解题技巧要烂熟于心,这样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2、勤于思考。
我认为学数学尤其需要独立思考。
用三个小时想一道题和用一个小时看十道题效果是不一样是。
自己想通的问题往往是最牢固、最深刻的。
例如在学习利用SinX 的图形作出Sin(ax+b)的图象时,教课书讲了先平移后紧缩的方法。
敏感的人会立即会问如果先紧缩后平移会怎样呢?这样做是可行的,但两种方法平移的幅度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会不一样?这是问题是关键。
搞清了这一点,三角函数的作图也就没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