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全活动月安全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风险预控管理,重点是(A)。
A.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B.风险分级管理C.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D.综合管理2.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A)占有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不可测知的因素D.环境的因素3.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B)。
A、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C、瓦斯突出威胁D、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4.危险度是由(B)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C.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D.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5.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的是(D)。
A.工作任务分析法B.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法D.风险矩阵法6.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A)的原则。
A.低成本高效益B.只考虑成本C.只考虑效益D.高成本低效收益7.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B)类型。
A.一般风险B.较大风险C.重大风险D.特别重大风险8.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A)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
A.安全监控系统B.安全警示系统C.安全管理系统D.安全评价系统9.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的结合。
(C)A.难易性严重性B.难易性危害性C.可能性严重性D.可能性危害性10.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的、或,或他们的组合。
(B)A.行为、状态、责任B.根源、状态、行为C.根源、责任、行为D.根源、状态、责任11.工作危害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
适合于对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A)A.作业活动B.设备设施C.风险点D.危险源12.危险源辨识的原则是。
(A)A.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B.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C.全班、全车间、全部门、全公司D.全员、全班组、全时段、全方位13.危险源辨识的三种状态是指。
(B)A.开车、停车和检修C.试生产、正常生产和停产B.正常、异常和紧急D.正常、事故和停车14.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对应的风险色度分别为。
(D)A.橙、红、黄、蓝B.橙、黄、红、蓝B.红、黄、橙、蓝D.红、橙、黄、蓝15.关于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C)A.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B.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C.重点部位、关键装置;D.根据GB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场所;16.下列不属于重大风险的是。
(A)A.开停车作业B.检维修作业C.一级动火作业D.受限空间作业17.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A)A.管控措施B.管控方案C.管控计划D.管控级别18.风险分级管控的原则是(A)A.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级别高的风险,下级负责管控级别低的风险,在管控中各负其责B.风险越大,管控的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C.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低;上级负责管控级别高的风险,下级负责管控级别低的风险,在管控中各负其责D.风险越大,管控的级别越低,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9.风险控制措施优先顺序选择原则是。
(A)A.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B.工程技术措施、教育培训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C.应急措施、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教育培训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D.应急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20.采用消除、替代、封闭、隔离、移开或改变方向等措施是风险控制措施的。
(A)A.工程技术措施B.管理措施C.应急措施D.培训教育措施21.事故隐患是指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
(C)A.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上的缺陷B.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上的缺陷和管理上的缺陷C.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D.物的危险状态、环境上的缺陷和管理上的缺陷22.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B)A.法律法规要求B.风险分级管控措施C.安全管理制度D.安全操作规程23.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B)A.人员撤出B.停产停业C.挂牌标识D.通风置换24.下列不属重大事故隐患的是。
(D)A.公司主要负责人未依法经考核合格B.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C.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设备D.易燃易爆液体的卸车未使用鹤管25.下列不属重大事故隐患的是。
(C)A.压力容器超压运行B.未制定重点岗位参数C.物料管道渗漏D.消防栓无水26.对区域位置及总图布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储运、消防和公用工程等系统分别进行的检查是。
(B)A.综合性检查B.专业性检查C.季节性检查D.日常性检查27.隐患治理的“五到位”是指。
(D)A.整改措施、资金、时限、责任、验收B.整改措施、资金、时限、预案、验收C.整改措施、资金、责任、预案、验收D.整改措施、资金、时限、责任、预案28.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对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B)。
A.10分钟B.30分钟C.1小时D.2小时29.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氧气的最低浓度不得低于(C)。
A.18%B.19%C.19.5%D.23%30.企业应当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
作业中断超过(B)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A.10分钟B.30分钟C.60分钟D.120分钟31.烟气传播的方向与火灾蔓延的方向(A)。
A.相同B.相反C.不一致D.没有规律32.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作业应当穿(B)工作服。
A.尼龙B.棉布C.化纤D.腈纶33.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A)。
A.点火源助燃物可燃物B.助燃物可燃物C.可燃物可燃物周围高温点火源D.助燃物点火源电火花34.做到“安全第一”应当是(B)。
A.安全系数越高越好B.实行安全优先原则C.坚持以人为本原则D.减少作业活动3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粉尘防爆措施的是(A)。
A.用铁锹及时清理粉尘B.防止形成爆炸性粉尘云C.消除点火源D.安装检测和熄灭装置36.有限空间气体检测的顺序(A)。
A.氧气浓度,可燃气体,有毒气体B.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氧气浓度C.氧气浓度,有毒气体,可燃气体D.有毒气体,氧气浓度,可燃气体37.对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房顶描述正确的是(A)。
A.安装轻质房顶B.应采用重型房顶C.采用混凝土浇筑屋顶D.以上都可以38.生产车间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B)。
A.自由开启B.向外开启C.向内开启D.以上都可以39.(B)必须分间、分库储存。
A.灭火方法相同的物品B.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C.以上两种答案都对40.大部分火灾死亡是由于(B)。
A.高温灼烧B.缺氧或中毒窒息C.热辐射D.高处坠落41.有爆炸性粉尘的生产场所电气线路应当采用(A)套管保护。
A.镀锌钢管B.PVC塑料管C.波纹塑料管D.FPC-阻燃塑料管42.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动火作业前,应清理动火作业场所(D)m范围内的可燃粉尘。
A.1B.3C.5D.1043.除尘器的布置应远离明火区域,其间距不小于(D)m。
A.10B.15C.20D.2544.风管的设计风速应满足风管内不出现粉尘堵塞,风管内壁不出现厚度大于(A)mm积尘的要求。
A.1B.3C.5D.1045.下列不属于爆炸性粉尘的是(D)。
A.铝粉B.面粉C.木粉尘D.水泥粉尘46.下列不属于机械点火源的是(D)。
A.撞击B.摩擦C.研磨D.高温表面47.通过管道互联互通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设备设施,管道上宜安装(A)。
A.隔爆装置B.惰化装置C.喷水装置D.火花探测装置48.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多层建筑物楼梯之间应设置(A),其关闭方向应予爆炸传播方向一致。
A.隔爆门B.防火门C.卷帘门D.推拉门49.除尘系统的导电部件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并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C)欧姆。
A.2B.4C.100D.20050.下列情形不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是(C)。
A.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
B.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C.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建筑物耐火等级不足。
D.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51.下列情形不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是(D)。
A.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
B.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C.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D.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
52.有毒有害气体比重比空气重的,如硫化氢、苯等气体一般会活动在有限空间的中下部,通风时应选择(C)A.上部B.中上部C.中下部D.中部53.能用于缺氧环境的呼吸防护方法是:(C)。
A.净气法B.滤气法C.供气法D.隔离法52.引发火灾的点火源,其实质是下列哪一项(B)。
A.助燃B.提供初始能量C.加剧反应D.延长燃烧时间53.不同(B)的除尘系统不得联通。
A.工艺分区B.防火分区C.设备54.在生产或处理易燃粉尘的工艺设备中,采取防止点燃源措施后仍不能保证安全时,宜采用(D)技术。
A.泄爆B.隔爆C.抑爆D.惰化55.厂房或厂房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部位应设置泄压设施,其屋顶应采用轻型结构,屋顶的质量不大于(C)。
A.20kg/m2B.40kg/m2C.60kg/m2D.80kg/m256.干式除尘器应安装进出口风压的监测报警装置,当进出口风压变化大于允许值的(B)%时,检测装置应发出声光信号。
A.10B.20C.30D.4057.除尘器进风口宜设置隔爆阀及温度监测报警装置,当温度大于(C)℃时,隔爆阀关闭,报警装置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A.50B.60C.70D.8058.输送爆炸性粉尘的管道应进行径向泄压,泄压面积不小于(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