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抗战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抗战的指导思想
• 三、敌后战场与游击战争
• 敌后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地方武装、 民兵。
• 游击战争:偷袭、渗透,麻雀战,地道战, 地雷战。
• 有利于发动人民群众,形成全民族抗战的 大局面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 正面战场特征 • 大型阵地战为主。以消耗日军人员、装备 为目的。 • 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要阵地,这一点从当 时日军的宣传就可以看出。有些人职责蒋 为什么不采用游击战争。不过话说回来蒋 的军队装备较好,是有正规番号的军队, 他肯定首先考虑正面对抗的作战方式,而 不是敌后游击。
所以共产党在抗战中能够深入敌后,营造出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相比而言国民党的抗日则是以政府为主导。
国民党支不支持全面抗战?
• 据蒋介石的《庐山抗战宣言》:
•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 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 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 沉着,准备自卫。” • 从这个宣言可以看出,国民党也支持全民 族抗战,但是要在国民政府的主导之下。
中国共产党抗战的指导思想
• 二、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 《论持久战》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 略相持,战略反攻。
• 客观的把握了中国抗战的发展规律,给予 当时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的信心和鼓舞。
• 蒋介石也有持久抗战的思想,不过他的持 久战观点与毛泽东的并不相同。
蒋介石论持久抗战
• “以时间为基础,与敌相持,在久而不在一时……我 们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 的抵抗,他把我们第一线部队打败之后,我们再有 第二、第三等线的部队去补充,把我们第一线阵地 突破以后,我们还有第二、第三各线阵地来抵抗, 越能持久,越是有利…… ” ——选自1932 年4月蒋介石在南昌军事整理会议 • “吾人坚信,公理终必将战胜强权,抗战到底,至 最后一寸土与最后一个人,此乃吾人固定政 府。” ——选自1937年11月24 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的陈词
国共抗战方针的对比
共产党与国民党
• 单就抗日战争而言,国军主要负责正面作 战,而共军主要负责敌后抗战与游击战争。 关于在抗战中是中共起决定作用还是国军 起决定作用,这里不做讨论。本篇主要介 绍共军、国军在抗日战场中的知道思想和 方针策略,孰优孰劣,请大家明鉴。
中国共产党抗战的指导思想
• 一、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中共相信,只有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 团结之群体,让人民来抗击日本,方能从根 本上战胜日本的好不好?
• 总结来说,蒋的持久抗战策略,是以空间 换时间,坚实依靠中国的人员、地理优势 不断蚕食消耗日军,以达到战胜日军的目 的。蒋的抗日方针,虽然没有像《论持久 战》中那样统筹全局,大义凛然。但却非 常实际,符合当时中的国情。美中不足的 是,蒋的抗日方针是以政府、正规军为主 导,忽略了民间抗日势力的力量,这也使 得持久抗战之路更加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