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检修规程目录前言 (1)第一章二次设备一般性检修规程 (2)第二章光伏并网逆变器检修规程 (19)第三章 35KV 高压开关柜检修规程 (30)第四章变压器检修规程 (48)第五章电池组件检修规程 (60)第六章直流防雷汇流箱检修规程 (62)第七章 SVG 设备检修规程 ..................................... .. (69)第八章调度自动化系统及系统通信系统检修规程 (77)第九章直流控制电源检修规程 ............................... . (85)第十章厂用电系统检修规程 ...................................... ..95 第十一章保护测控装置检修规程 .. (98)前言本规程是为光伏发电站设备检修编制的技术标准文件,是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
本标准在试行中,发现并提出有待改进的地方,以便修正完善。
本标准由 XX 有限公司编制、审定、发布实施本标准归口单位: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的编写人:本标准的初审人:本标准的审核人:本标准的批准人:本标准由 XX 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 xxxx 年 xx 月 xx 日首次发布,xxxx 年 xx 月 xx日实施。
第一章二次设备一般性检修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继电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二次回路等二次设备一般性检修维护的基本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光伏电站二次设备的一般性检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207—1997电压互感器GB 1208—1997电流互感器GB 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727—2000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T 596—1996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3. 二次回路接线及器件安装的一般要求3.1 二次回路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3.1.1 二次回路接线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接线正确;3.1.2 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3.1.3 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3.1.4 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3.1.5 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3.1.6 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 1 根,不得超过 2 根。
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3.1.7 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铜螺栓)。
3.2 盘、柜内的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 500V 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 ;其它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mm ;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 0.5mm 截面的绝缘导线。
3.3 连接盘、柜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的导线还应符合下列要求:3.3.1 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裕度;3.3.2 线束应有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层;3.3.3 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应加终端附件或挂锡,不得松散、断股;3.3.4 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
3.4 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3.4.1 引入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拉力;3.4.2 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3.4.3 使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
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接地;3.4.4 橡胶绝缘的芯线应外套绝缘管保护;3.4.5 盘、柜内的电缆芯线,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
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3.4.6 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3.4.7 交、直流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
3.5 直流回路中具有水银接点的电器,电源正极应接到水银侧接点的一端,这样有利于灭弧,防止接点烧损。
3.6 油污环境,应采用耐油的绝缘导线。
日光直射环境,橡胶或塑料绝缘导线应采取防护措施(采用电缆穿蛇皮管或其它金属管等)。
3.7 安装于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盘内的切换压板应接触良好,相邻压板间应有足够安全距离,切换时不应碰及相邻的压板;对于一端带电的切换压板,应使在压板断开情况下,活动端不带电。
3.8 端子排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3.8.1 端子排应无损伤,固定牢固,绝缘良好;3.8.2 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 350mm;3.8.3 回路电压超过 400V 者,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3.8.4 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3.8.5 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3.8.6 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
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3.8.7 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3.8.8 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3.8.9 盘内接线端子应按电流、电压、控制及信号各系统分类进行排列,跳合闸的端子不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端子排在一起。
3.9 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结线系统中,开关或继电器的线圈一般应接操作电源的负极,接点接至正 3 极。
3.10 导线与盘的距离不得小于 3~4 毫米,如情况不允许时,应在导线下衬以绝缘纸,其宽度必须超过导线两边的 3—4 毫米以上。
3.11 任何情况下,继电器不绝缘部分与铁质盘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3~4 毫米。
3.12 所有盘上的配线应力求整齐美观,长短合适,减小检修中的误接线的可能。
3.13 盘上的每一器具均应在正面底座下注明其设备名称及编号,盘上每根连接线的两端均应标号,并与接线图相符。
3.14 配线应考虑在断开任何母线引出的分支回路时,主要回路不中断。
3.15 保护及自动装置回路中的电缆的连接,应用连接端子连接。
3.16 二次电缆应做电缆头,两端加装电缆标示牌。
3.17 对于二次回路结线应注意防止寄生回路存在对装置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3.18 电缆敷设时应放在电缆桥架上,要整齐排列,避免交叉;与动力电缆应分开排列。
3.19 对没有设置电缆桥架的电缆沟要注意防水。
4. 二次回路绝缘的检查4.1 二次回路进行绝缘测试时,应有防止弱电设备损坏的安全技术措施。
继电保护回路、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有大量的弱电元件,例如,电容器、晶体管、集成芯片等,在测量二次回路绝缘之前必须将这些部件短路或从回路中断开。
这些部件本身的绝缘检查应使用不超过它们试验电压值的摇表或有关仪表进行测量。
4.2 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测定,采用 500V 或 1000V 兆欧表,应满足下列要求:4.2.1 直流小母线和控制盘的电压小母线,在断开所有其它并联支路时不应小于10 MΩ ;4.2.2 二次回路的每一支路和断路器、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的电源回路不小于 1 MΩ ,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允许降低到0.5 MΩ 。
4.3 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的冷却装置、测温装置、气体继电器、套管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等A级检修后的绝缘试验采用2500V兆欧表,其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 MΩ 。
4.4 高压组合电器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绝缘试验采用500V或1000V 兆欧表测定,其值不低于2MΩ 。
4.5 空气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等分合闸线圈的绝缘试验采用 1000V 兆欧表,其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MΩ 。
4.6 检查绝缘之前,必须将所有二次结线的器具清扫干净并将受潮明显的部分加以干燥。
4.7使用摇表时,必须按照下列规定:4.7.1 摇表使用的测试线应用单根导线,其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100MΩ ,并在端头装有绝缘套,摇表及连接用的导线本身应干燥清洁;4.7.2 进行工作前,首先校验一下摇表,将两根导线接到摇表上,开路时摇表指示应为无限大,短路时摇表指示应为零;4.7.3 测定对地绝缘电阻时,必须正确地连接摇表,即将摇表上标着“地”或“一”的一端接地,当测定线间绝缘时,则摇表的连接法没有区别;4.7.4 检查绝缘时,摇表转柄的速度应在每分钟 120 转左右,使用电摇表时则无此规定。
当摇表用于通路检验时,与转柄速度快慢无关;4.7.5 摇表检验长度超过 200~300 米的电缆绝缘时,如果电缆有可能分成几段的则应将电缆分成每段不超过 200~300 米来进行检查。
否则所使用的摇表必须用示波器检查其波形,其交流电压分量不超过额定电压的 10~15%。
4.8 绝缘降低的情况下,必须查明绝缘劣化的原因,待处理后再重测绝缘。
为改善绝缘的降低,可采用下列办法:4.8.1 改善继电器和辅助器械等的绝缘,可以在具有强力通风烘箱内干燥,如果没有烘箱,允许置于电炉或吹风机近处进行烘干;4.8.2 改善盘上导线的绝缘,可以使用吹风机吹热空气干燥;4.8.3 小的绝缘不好的安装零件,如接线端子,各种绝缘垫、绝缘管等则应进行更换;4.8.4 一般干式仪表变压器电磁线圈及小型变压器应在烘箱内进行干燥,然后浸以绝缘漆再进行烘干;4.8.5 电缆绝缘不好时,可将有电缆头的部位将绝缘物拆开,检查电缆头部位是否有受潮或脏污现象。
处理后再重新测量绝缘。
如果不是电缆头部位绝缘劣化,应检查电缆外皮是否有损坏的痕迹,如果是这种情况,应进行处理,重要的电缆应更换。
4.9 电缆的橡皮绝缘被油浸坏时,应当进行更换。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更换全部电缆时,可以只更换损坏的部分,换上去的一段与其余部分的连接,应当使用端子板连接。
在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也可将浸坏的橡皮绝缘完全割去,在电缆的每一芯上,重新包上数层绝缘带,然后再刷上防油漆。
4.10 新装置投入运行时,应对全部连接回路用交流 1000V 进行 1min 的耐压试验。
运行的设备及其回路每 5 年应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当绝缘电阻高于1MΩ 时,允许暂用 2500V 摇表测试绝缘电阻的方法代替。
4.11 二次回路交流耐压试验程序如下:4.11.1 试验前应将回路中的弱电元件短路或断开;4.11.2 全部二次回路耐压时,应将交流电压、电流回路全部连在一起;4.11.3 1000 伏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其数值如不符合规定,则不得做耐压试验;4.11.4 耐压试验结束后,再用摇表检查回路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