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年才在大万山岛建成第一座20kW级的试验性波浪发电站。

(6)海滨旅游资源
我国海洋旅游资源种类繁多,从海岸到海岛都有各种旅游景区和景点。

海洋旅游产品分为海洋亲水活动、滨海观光度假、海洋文化体验、海洋主题活动、创造性海洋旅游产品、海洋旅游外延产品六大类。

现在海洋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海洋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成为关注的重点,并出现了许多新的旅游项目,如邮轮旅游、游艇旅游、海洋休闲渔业等。

中国海洋旅游市场已初具规模,其中国内游客是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国际客源市场主要是港澳台、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北美以及西欧等。

二、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海洋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海洋资源不合理开发,特别是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和海洋工程严重地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人们在海洋开发中对海洋生态系的作用与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科学、慎重和节制态度,致使海洋生态遭到破坏,引起严重的后果。

不合理的大量开采海砂将破坏海岸环境,造成海水入侵、海岸侵蚀与后退等后果,严重影响其它海洋产业的发展。

不科学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将造成水合物分解释气,增加大气中的甲烷气含量,当前温室气体甲烷以每年0.9%的速率进入大气,它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从而加剧全球气候的变暖效应,使海平面上升;水合物释气会诱发海底滑坡、崩塌和浑浊流,破坏海底各种工
程设施,造成灾难。

在开发海洋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它对人类生存环境可能带来的危害,科学、全面地进行策划,防范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

过度围垦和不科学的开发将导致滩涂湿地消失,调节区域气候和培育幼虾仔鱼的能力将遭到破坏。

滥采红树林—珊瑚礁将破坏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岛礁消失、海岸后退、生物群落改观、风暴潮肆虐、海岸椰林与建筑遭毁,直接威胁到沿岸居民的生活与居住等。

(2)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过度捕捞:无节制的捕捞海洋鱼类,影响了鱼类的生长和繁殖,导致鱼类数量急剧减少。

中国的舟山渔场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曾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这里是北方寒冷海流和南方温暖海流交汇的地方,各种鱼类十分丰富。

但是,由于当地渔民的过度捕捞,原来此地盛产的黄花鱼几乎被灭绝了。

严重地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海岸生态破坏:主要是海岸带的开发破坏了大量的红树林,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它的一个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红树林支撑着一个复杂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它的破坏对海岸带的影响最大。

(3)海洋污染
中国的海洋环境,基本上还是处于良好状态。

但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连湾、辽河口、锦州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
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

其中陆源污染物: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沿海地区每年排入海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约60亿吨。

在生活污水中,以东海沿岸的排放量最大,其次为南海沿岸和渤海沿岸,黄海沿岸最小。

在工业污水中,也以东海沿岸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50%;渤海沿岸和南海沿岸其次,黄海沿岸最少。

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中国拥有各种机动船只10万多艘,每年进入中国港口和航经我国管辖海域的外轮达几万艘次,将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如1979年巴西游轮在青岛码头作业,一次跑油380吨。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中国沿岸分布着几个大油田和十几个石油化工企业,跑、冒、滴、漏的石油数量很可观,每年有10多万吨石油入海。

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三.对策与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管理总体规划
我国应在现有涉海法规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海洋资源立法体制,协调海洋资源保护职能部门、整合各单行海洋资源法律法规,理顺海洋各行业主管部门与国家海洋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各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扩大海洋立法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尽快系统地完善我国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加紧对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管理,开展总体规划,从国家层面上统一政策,整合现有的海洋战略部署和规划,形成统一清晰完整的国家海洋总体方针政策。

根据我
国不同海域自然条件不同,在实施国家海洋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进行功能区划和开发规划。

(2)建立海洋资源综合管理机制
为保证高效合理开发和保护我国海洋资源,应重新审视我国现行海洋资源行政管理体制,对涉及海洋资源各职能部门明确分工并建立规范和固定的的协调机制,鉴于各类海洋资源的关联性建立统一的、更具有实际性的海洋综合管理机构,根据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规划,协调各涉海行业和部门间的利益、矛盾关系,保护和可持续地利用海洋中的各类资源,推动涉海企业的产业结构改革和技术革新,不断提升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针对已存在的各类污染现象,秉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使企业将开发利用资源和治理环境的责任一并承担起来,对于一些重污染企业,进行查处和整改,从根源上解决海洋环境污染问题。

(3)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海洋保护意识
联合国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海洋作为有助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因此我国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牢固在基层群众中开展海洋环保宣传活动,培养我国公民的海洋保护意识,政府出资污染防治项目,来保证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鼓励海洋保护公益项目的开展,提倡全民参与到海洋保护的事业中来,督促企业自觉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涉海企业的海洋保护教育,提倡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海洋资源开发模式,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的海洋资源产业更好更
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苗壮、刘岩、李明杰、丘君.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趋势[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12;13-16.
[2] 方平、王玉梅、孙昭宁、许竹青.我国海洋资源现状与管理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3);32-34.
[3]刘帅、翟群臻.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66-726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