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练办学理念擢升办学软实力发表时间:2009-07-23T15:07:18.343Z 来源:《西部科教论坛》2009年第7期供稿作者:张正明[导读] 本文阐述了渝北中学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抓手,切实促进软实力发展,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持续提高。
凝练办学理念擢升办学软实力重庆市渝北中学张正明邮编:401120[摘要] 提升学校软实力,打造学校硬品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本文阐述了渝北中学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抓手,切实促进软实力发展,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持续提高。
[关键词] 办学理念;办学软实力;教育教学学校的综合实力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建设是必要的,它是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
但是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并不是有了漂亮的高楼大厦,有了先进的设备设施,有了与众不同的名称、象征等硬实力就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长期立足,而其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优质的软件,包括先进的办学理念、人文的学校管理、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校风校貌、过硬的教学质量、良好的办学效益,以及一个优秀的校长、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最终反映在学校对社会影响力以及对生源的吸引力上。
硬实力是一所学校增强竞争力的“筋”和“骨”,软实力是一所学校提升竞争力的“神”和“气”。
我们必须在办学的“软实力”上下工夫,才能更好地提升育人水平、提升办学品位。
可以这样认识:提升学校软实力,打造学校硬品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办学的“软实力”增强了,学校的硬件设施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学校办学水平才能持续提高。
基于以上认识,渝北中学各项工作,是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指导,千方百计促进学校办学实力全面发展,特别是立足学校实际,切实促进软实力发展的思路开展的。
一、提炼办学理念,形成现代学校文化灵魂,为发展办学软实力确立战略制高点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而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是学校主体意识的觉醒,必须是学校对素质教育及其目标的正确解读下的自觉行动。
因此,渝北中学的文化建设,既努力全面体现国家教育目标的根本要求,又充分考虑重庆市渝北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学校实际,着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容。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牵涉许多方面,而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
对校外,办学理念是一面彰显办学特色的旗帜;对校内,办学理念是一个统一思想,引领行动的纲领;对学校的过去,是一个概括总结;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是一个奋斗目标。
经过认真的探索,我们确立了“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
(一)办学理念形成的时代大环境“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理念,产生于当今时代,必然要反映当今时代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要求。
可以说,这个理念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素质教育要求的结果,同时也是弘扬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响应。
1、时代发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新一届党中央倡导,尊重人、尊重人权、以人为本开始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过程的日益智能化及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深刻变革,西部大开发、重庆市渝北区加快城市化步伐及建设“空港经济”,使得社会越来越要求高素质的人才。
这就要求学校培养既具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又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的人才;而且,这种人才不应是少量学生,而应是全体学生。
“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就顺应了这种时代需要。
2、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对学生全面负责。
这个全面,既包括学生在校时的全面发展,又包括离校后的可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活力与动力,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力求使学生能够自学自励、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善于实践、努力创新,使他们潜蕴的生命能量,有持续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后劲,使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实现可持续性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
高质量的教育是渝北中学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但是衡量质量的标准不应只是考试分数和智育唯上,更不能追求那种忽视学生整体素质,限制个性特长发展,片面追求高分的所谓“质量”。
我们所努力争取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能适应21世纪人才需求,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的教育质量。
3、学校文化的传承。
渝北中学是中共南方局青年组、四川省青年组和川东临(特)委直接创办和领导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
六十一年前的秋天,川东地下党临特支委王朴,一个复旦大学新闻系的高材生,一个抛弃荣华富贵,投身革命事业的热血青年,响应党中央和四川省委关于在川东建立农村工作根据地展开武装斗争的指示,为借用办学方式建立并隐蔽川北武装斗争的领导机关,他毅然劝母变卖家产,1946年创办了莲华小学、莲华中学,后又以上海迁渝的志达中学为名开办了志达中学。
于是,志达中学和莲华中学成为了今天重庆市渝北中学的前身。
大坪正气传千古,碧血洒遍渝州红。
第一任校长王朴烈士短短的一生,平凡而光荣。
他朴实而不浮夸,谦虚而不自满,好学上进,言行一致,大义凛然,临死不惧,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他无怨地献出年轻的生命。
我们欣慰地看到,革命先烈的鲜血没有白流,在先烈们鲜血浇灌的土地上,渝北中学一直牢记自己的理念、信仰和追求,始终坚持以“莲华精神”作为实现办学理想和发展目标的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办学理念形成的理论基础“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理念,强调教育应以人为本,以人的科学发展为本,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不断发展的动机和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都有获得尊重、选择学习、自主发展的权利,强调教师必须尊重、关爱、相信、发展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获得个性发展,从而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支撑这个理念的,有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现代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生态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我们在提炼办学理念时,从这些理论与文化中广泛汲取了营养,保证了“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理念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三)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外延及实现策略1、办学理念的基本内涵(1)办学理念所确定的主体对象——“每一位学生”。
办学理念中的“每一位学生”,首先是指所有的人,即全体学生;办学理念中的“每一位学生”,其次是指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即是全体学生“联合体”中的个体因子。
渝北中学在落实办学理念中,面向全体学生,最终必须落实到面向每一个学生。
相信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因材施教,发展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因此,渝北中学领导和教师既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的才华,挖掘他们的潜能;同时,又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来自校长、老师的关怀、尊重和重视,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个性都得到发展。
(2)办学理念所追求的目标取向——“可持续发展”。
人的可持续发展,其本质是指人的发展的主动性、连续性和协调性;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多方面内涵。
从发展的范围看,它是指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的持续协调发展;从发展的属性来看,它是指学生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持续协调发展;从发展的内容看,它是指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诸因素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从发展时序来看,它是指学生整个生命期连续不断的各个阶段相互衔接的协调发展;从发展的类群关系看,它是个体与群体合作互动的协调发展,即是在每个人的个性获得自由发展的同时,学生“联合体”全体成员的道德、知识、劳动、审美、身心等全面素养都获得提高;从发展的动因看,它是指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因素的持续协调发展,以及遗传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3)办学理念所明确的功能定位——“奠定基础”。
依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基础教育的性质和时代对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培养做人、求知和创新等基本的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动力,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能够创新奠定基础。
从完善学生素质结构出发,渝北中学大胆吸收当今国际教育的研究成果,全力浇铸“四大支柱”,为学生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奠定“学会认知”的基础,实质就是学会学习,使学生成为有愿学的欲望、有学好的信心、有善学的方法、有恒学的品质的学习型人才。
二是奠定“学会做事”的基础,即是教会学生实践所学知识,使他们学以致用,边学边用,边用边学,成为行知统一的高素质人才。
三是奠定“学会共同生活”的基础,即是在多元的社会形态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人沟通、相处和合作,成为尊敬师长、亲和同伴、善于交际的合作型人才。
四是奠定“学会生存”的基础,就是教会学生生存发展的技能,使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有抗挫的心理品质,成为意志坚强、本领过硬的创业型人才。
2、办学理念的外延(1)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学校的建设、教师发展、课程实施、组织活动、管理制度都是为了给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创造平台,搭建舞台。
(2)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知识探究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和张扬,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成功伴成长,成长伴更大的成功。
(3)“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就是为生命的成长奠基,让每一个从渝北中学走出去的学生既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又能坚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创造幸福成功的一生。
渝北中学办学理念的凝练,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是数代渝北中学人心血的结晶,经过六十余年的探索、发展、丰富和完善,已基本上自成体系,更能反映学校师生的精神,更能体现师生的追求和理想,它与时俱进,从侧面表现了渝北中学的奋进史、追求史,也是渝北中学人执着信念的高度概括,在这种理念的激励下,渝北中学人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3、办学理念的实施策略“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一办学理念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予以实施,无疑是需要认真研究、探索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在现阶段,渝北中学站在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生命关怀的高度,通过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贯彻、实施“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
(1)落实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发展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
为了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制订的课程标准体现了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多元化,体现了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更体现了力促每一位学生充分、全面、持续发展的价值诉求。
渝北中学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落实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
在总体目标方面,既要强调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又要强调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包括认知、生活、情感、心理、生理、审美等各方面的素质和对人精神世界建构与健全人格完善的要求;在素质结构的宏观构架方面,要着重发展学生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国家、与社会以及与自然等等多重关系的素质和能力;在学科层面上,要致力于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学科教学,真正使学生获得整体的发展;在课时分配方面,适当减少语文、数学等工具性课程的课时;增加自然科学和艺术类课程的课时;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分配,努力体现渝北中学办学理念追求学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价值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