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常用毒性中药材(63种)汇总
常用毒性中药材(63种)汇总
鸦胆子
有小毒
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0.5〜2g用龙眼肉包裹或装胶囊吞服。 外用适量。
因有局部剌激作用,故需包裹后服用。
22
香加皮
有毒
辛、苦,温,有毒。归肝、肾、 心经
3〜6g
本品毒性主要是强心成份,其酒浸剂作用更强, 临床应注意
用量及应用时间,以防中毒。
23
重楼
有小毒
苦,微寒,小毒。归肝经
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苦寒有毒,体弱以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38
蜈蚣
有毒
辛,温,有毒。归肝经
3〜5g
孕妇禁用。
39
大枫子
有毒
辛,热;有毒。归肝、脾、肾经
外用捣敷或煅存性研末调敷。内服煎 汤,1.5〜3g或入丸剂。
内服宜慎。阴虚血热者忌服。
40
山慈菇
有毒
甘、微辛、凉,归肝、脾经
3—9g,外用适量
有毒成分主要是秋水仙碱,中毒量为15〜45克
9
艾叶
有小毒
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 肾经
3〜9g。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
曾有口服用量较大而中毒的报道,应予注意。
10
北豆根
有小毒
苦,寒,有小毒。归肺胃、大肠
3〜9g
注意剂量和持续用药时间
11
白附子
有毒
辛,温,有毒。归胃、肝经
制品3〜6g。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 或研末后,酒调敷。
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有毒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 脾经
3〜15g
孕妇妇禁用,不谊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 及同用。
17
苦杏仁
有小毒
苦,微温。归肺大肠经
4.5〜9g,生品入煎剂宜后下。
微温有小毒,主治咳嗽并有润肠作用,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 和亡血者忌服。
18
制草乌
有毒
生:大毒、制:有毒。归心肝、
肾、脾经
一般用制品。1.5〜3g,宜先煎久煎。
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生品内服慎用。不
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冋用。
19
南鹤虱
有小毒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
3〜9g
临床使注意剂量不可过大。
20
牵牛子
有毒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 经。
3〜6g
本品为泻下重剂,所以孕妇及脾胃虚弱者忌服,不胀满、不 大便秘者慎用。
21
一般用制品1.5〜3.0g,宜先煎,久煎。
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品种*。一般多用制品,因治疗 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故应严格注意规
5
川楝子
有小毒
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 膀胱经
4.5〜9g
川楝子与苦楝子不冋,后者毒性大于前者,临床用应加区
另h并注意用药剂量。
6
制天南星
有毒
苦、辛,温。有大毒。归肺、肝、 脾经
35
寻骨风
含马兜铃 酸
辛、苦,平。归肝经。
9—15g
含马兜铃酸,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 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36
吴茱萸
有小毒
辛、苦,有小毒。归肝、脾、胃
、肾经
1.5〜4.5g外用适量。
阴虚火旺者忌服。如服用不当可引起中毒。
37
苦楝皮
有毒
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
4.5〜9g。外用适量,研末,用猪脂调敷。
26
蛇床子
有小毒
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
3〜9g。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研 末调敷。
肾家有火及下部有热者勿服。
27
猪牙皂
有小毒
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
1〜1.5g,多入丸散。外用研末吹鼻
孕妇及咳血、吐血者禁用。
肠经
取嚏或调敷。
28
绵马贯众
有小毒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4.5〜9g
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孕妇应慎用。
3〜9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 或酒调敷患处。
注意区分生品与制品,孕妇慎用。
7
木鳖子
有毒
苦、微甘,凉,有毒。归肝、脾、 胃经
0.9〜1.2g,外用适量,研末用油或醋调 敷。
以外用为主,如内服只宜少量且要慎用,气血虚 弱、脾胃不实者忌用。
8
水蛭
有小毒
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
1.5〜3.0g
因具抗凝血、扩血管、降低血液粘度作用,应用时须注意出 血倾向。
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 禁服。
33
马兜铃
含马兜铃 酸
苦微寒,归肺、大肠经
3—9g
含马兜铃酸,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人 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34
天仙藤
含马兜铃
酸
苦、温,归肝、脾、肾经
4.5—9g
含马兜铃酸,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 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9
蒺藜
有小毒
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
6〜9g
血虚气亏患者及孕妇慎用。
30
蕲蛇
有毒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3〜9g;研末吞服1〜1.5g/次,1日
2〜3次。
阴虚内热患者禁服。
31
鹤虱
有小毒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
3〜9g
孕妇、衰弱者及腹泻者均禁用。
32
朱砂
有毒
甘,微寒。归心经
0.1—0.5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剂, 外用适量
12
白果
有毒
甘、苦、涩,平,有毒。归肺经
4.5〜9g
白果含银杏毒及白果酸, 均有溶血作用,银杏毒还有对中枢 神经系统的麻痹作用,所以在应用时应有所注意。
13
半夏
有毒
辛,温,有毒。归胃肺经
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 调敷。
生品为国家规定毒性中药管理品种*。临床应用时 应以半夏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入药为宜,不
得与乌头同用,另有法半夏同半夏。
14
全蝎
有毒
辛,平,有毒。归肝经
3〜6g
因毒性成分对热不稳定,一般煎服少见中毒,但也应注意, 尤其注意含本品的固体制剂。
15
苍耳子
有毒
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3.0〜9.0g
【按语】《本草从新》提出:苍耳子散气耗血,虚人勿服, 《唐本草》“忌猪肉、马肉、米泔”。
16
附子
常用毒丿序号名称毒性性味归经用法用量
注意
1
土荆皮
有毒
辛,温有毒。归肺脾经
外用适量,醋或酒浸外搽,或研末调涂。
禁内服。
2
十鳖虫
有小毒
咸,寒,小毒。归脾肝经
3〜9g
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禁服。
3
山豆根
有毒
苦,寒,有毒。归脾、胃经
3〜6g
虚寒者及虚火炎肺咽喉肿痛者均应禁服。
4
制川乌
有毒
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 肾、脾经
本品为治疮圣药,临床见虚火、阴证疮疡及孕妇应忌服。
24
急性子
有小毒
微苦、辛,温,有小毒。归肺、 肝经
3〜4.5g
本品为消积破血、软坚之品,动物试验虽未见流产 作用,但临床凡内无瘀积证者及孕妇应忌服。
25
常山
有毒
苦、辛,寒,有毒。归肺、肝、 心经
5〜9g
药力峻猛,易伤正气,剌激肠胃,有催吐作用,孕妇慎用, 注意制品和服法。
41
仙茅
有毒
辛、热。归肾、肝、脾经
3—9g
凡阴虚火旺者忌服。
42
两面针
有小毒
苦、辛,平;有小毒。归肝、胃 经
5〜10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外洗。报道加大剂量能引起中枢 麻痹,注射剂引起过敏或中毒反应。 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