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疾病学基础说课

医学-疾病学基础说课

1.将实验内容与流行病学调查有机结合:如在实验教学中开 展ELISA方法检测乙肝。
2.重新组织实验教学内容:结合当地、当年、当时感染性疾 病流行情况设计有关实验内容与环节。
3.根据专业发展动态更新免疫学实验内容。 4.病理教学:在内容上跟进理论教学,符合理论-实践-再理
论的学习规律;实验教具实现了多元化(多媒体设备、大 体标本、病理切片等);在实验教学中采用演示式教学, 进行实验演示或通过录像示范实验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实 验(践)技能。
选用面向21世纪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疾病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一版, 王志敏、张金来主编)
教学资源
参考教材:
1.刘荣臻,《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二版,人民 卫生出版社,2019。
2.陈育民,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第四军医 大学出版社,2009。
3.李玉林,《病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绪论
1
微生物学概述
27
人体寄生虫学
6
免疫学基础
14
免疫病理与应用
4
病理学总论
24
病理学各论
16
复习
2
考试
2
----------------------------------------------------------------------
教学内容的选取
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内容不断更新,适应 针对性、 社会与专业发展的需要,使该课程更贴近 适应性、发展性 临床的实际需要.
奥林帕斯显微镜60台 普通显微镜120台 荧光显微镜1台 显微图象显示仪1台
教学资源
超净工作台2台 自动酶标仪1台 自动洗板机1台 离心机3台 恒温培养箱3台 厌氧培养箱1台 干烤箱1台 冰箱2台 电泳仪6台 水浴箱2台
教学资源
(四)教学手段的设计 : 信息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网络教学:可直接从网上进行医学检索和查找 相关资料。
解决 办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联系临床 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培养逻辑思维
贴近生活与医疗 服务社会与临床
科学性、职业 性、实践性、
发展性
调整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 “必需,够用”
全新高职教学理念
课程设计
理论课内容及课时分配
-----------------------------------------------------------------------
图书馆阅览室有较全面的国内外文献、专利等 检索系统。
利用校园网建设疾病学基础教学网,设有在线 学习、多媒体课件库、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 题、实验指导等。
教学资源
与课程相关的网址:
丁香园 dxy/ 好医生 haoyisheng/ 爱爱医 iiyi/bbs/
实验内容的课时分配
序 号
实验名称
学 时
类型
1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 2 (必做)
2
病原性球菌、杆菌及 其他微生物形态观察
2 (必做)
3
线虫、吸虫、绦虫实 验
2 (必做)
4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 (必做)
5
炎症
2 (必做)
6
肿瘤
2 (必做)
合计
12
实验内容的改革
• 遵循针对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原则:删除过时、陈旧、验 证性实验项目,增加先进、实用、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 目。
素质培养目标
1.培养踏实细致、 严谨求实的学习和 工作作风。 2.养成主动探索、 勇于发现的科学精 神和创新意识。 3.具有精诚团结、 相互协作的团队意 识。
学情分析
学生优点:
聪明活泼,精力 充沛,善于接受 新事物,具有创 新精神与创新能 力。
学生缺点:
文化基础较差, 活泼好动,注意 力不集中,学习 理论知识没耐心。
课程目标
能力培养目标
知识培养目标
1.掌握免疫的概念、 功能以及免疫系统 的组成。 2.掌握疾病中常见 的病理过程、概念。 3.熟悉常见病原微 生物和寄生虫的生 物学性状、致病性 与防治原则。 4.熟悉各常见疾病 的病因、病理临床 联系。
1.能辨认常见病 原微生物的形态结 构。 2.运用所学理论知 识,进行消毒、灭 菌,建立无菌观念 及进行免疫学诊断 和防治。 3.能初步鉴别常见 病理标本。
疾病学基础
医技学院检验教研室 彭刚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说课内容
1
课程定位
2
学情分析
3
教学设计
4
教学方法
5
教学资源
6
考评方法
课程定位
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先导课程 为人体解 剖学,生 理学,生 物化学等。
课程性质 与作用
对职业能力培养和专 业素质的培养起重要 支撑和促进作用
为后续课 程,其它 基础医学 、临床医 学和预防 医学打下 基础。
重点
微生物学总论;病原性球菌;结核分枝杆 菌;霍乱弧菌;病毒学总论;肝炎病毒; 血吸虫
难点与 解决 办法
内容多,教学时间少。对此我们重新规划、设计 教学内容,及时调整。结合专业发展情况对有关 内容进行扩充,对与专业关系疏离的内容进行精 简。如微生物各论内容庞杂,如果面面俱到收效 甚微,我们采取重要病原体精讲细讲,根据①是 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②是否对后续课程起衔接 作用对知识点进行精选,重点讲解,横向比较。
提供学生实践操作和强化基本功的机会。 与当地、当年流行病学相结合开设实验,开
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 提供与临床教学相关案例资料,与临床工作
密切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奠 定临床工作基础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资源
专用实验室近200平米,其中实验准备室1间、 学生实验室2间共120多个座位,可供120位学 生同时进行操作。实验室拥有价值 70 多万元 设备,其中
4.王建中,《疾病学基础》,江苏科学技术出版 社,2019等。
教学资源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的建设
制作了系列多媒体课件 编写了与临床发展相适应的实验实训指导 网络教学的开发:学习资料上网 网上顾问的利用:指导学生网上查阅
教学资源
3.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与扩展 有效利用实验室资源,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
教学方法
1
2
3
4
理论讲 授与专 题报告 相结合
专业教 育与职 业道德 教育及 人文教
课堂 教学 与调 查研 究相
育相结 合
结合
实施 以问 题为 中心 的教 学模
式教学方法ຫໍສະໝຸດ 《疾病学基础》学导式
启发式
教学方法
教学做 一体化
任务 驱动式
讨论式
教学资源
1.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本课程采用卫生部规划教材,内容丰富,结构 合理,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