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青储饲料项目投资计划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收敛指数总体表现为逐步下降的长期趋势,全国的收敛指数从1978年的0.467降至2017年的0.388,存在“收敛”现象。
1978年地区间人均GDP的极差(用地区人均GDP最高省份是地区人均GDP最低省份的倍数表示)约为7倍,随后开始逐年缩小,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极差指标收窄十分迅速,截至2017年已降至4.4倍。
二、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xxx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区生产总值2110.77亿元,比上年增长7.5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86亿元,增长10.29%;第二产业增加值1308.68亿元,增长5.61%第三产业增加值633.23亿元,增长5.5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3.88亿元,同比增长7.7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41.40亿元,同比增长11.02%。
国税收入308.46亿元,同比增长6.52%;地税收入亿元55.15,同比增长6.63%。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8%。
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73%,衣着上涨0.63%,居住上涨0.9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93%,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75%,医疗保健上涨1.0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06%,交通和通信上涨0.63%。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753.46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00.65亿元,比上年增长5.99%。
项目建设方案力求在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三、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形成了广阔的视野和集成外部技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公司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开展集成创新,实现了相对项目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检验、调试等服务流程,完成了项目产品产业化制造的各项准备工作。
2、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提出了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强国阵营中等
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3、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土地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其二,项目建设区域水、电、气等资源供给充足,可满足项目实施后正常生产之要求;其三,本期工程项目可依托项目建设地成熟的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储运设施等富余资源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建设成本,节约项目投资,提高项目承办单位综合经济效益。
4、考虑到项目建设地的投资环境、劳动力条件和政策优势,项目承办单位决定在项目建设地实施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本期工程项目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装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并可以配合其他相关产品形成突出优势,使市场占有率以及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
四、项目用地规模及控制指标
项目总用地面积14347.17平方米(折合约21.51亩)。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1.89%,建筑容积率1.05,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9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33.01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14347.1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7444.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064.5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1632.19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050.28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承办单位通过对相关工艺设备、检测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力量及信誉程度进行详细的了解,并通过现场参观、技术交流等方式,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设备、质量控制等环节进行较全面的对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在交货期、质量保障、价格优惠、售后服务及付款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的厂家。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02台(套),设备购置费1164.88万元。
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水平较高,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产品质量水平上相对其他生产技术性能费用比优越,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功能齐全、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在工艺水平上该技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高稳定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能降耗水平;根据初步测算,利用该技术生产产品,可提高原料利用率和用电效率,在装备水平上,该技术使用的设备自动控制程度和性能可靠性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