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时间同步系统介绍

电力时间同步系统介绍

21
时间同步管理模式
站控层组网特点
站控层监控主机作为管理端,对时钟装置、 测控装置、故障录波装置、PMU、智能终端 的时钟同步状态进行监测管理,其监测原理 为NTP乒乓原理(四时标)
过程层组网特点
对于智能终端和支持GOOSE的合并单元,时 间同步监测数据和设备状态自检数据都通过 GOOSE传输,其监测原理为NTP乒乓原理(四 时标),
14
解决方案
模式一
15
解决方案
模式二
组网特点
站控层采用SNTP/NTP授时,间隔层和过程层设备采用PTP对时,间隔层 设备同时接收IRIG_B码,只有一个PTP主时钟;
是一个过渡方案,由点对点,单向授时,到共享网络资源 双向授时的过渡,PTP技术的应用还不成熟,二次设备对PTP技 术的支持还不可靠,对间隔层进行了IRIG_B的冗余备份,保障 间隔层对时间的安全应用,全站仅配置了一套对时设备,时间 源头的冗余配置不够。 2008年IEEE1588V2-2008 发布后,数字化变电站开始应用这种 以太网网络精确时间同步技术。
光缆
11
解决方案
数 字 变 电 站 结 构
站控层:自动化站级监视控制系统、站域控制、通信系
统、对时系统等,实现面向全站设备的监视、控制、告警 及信息交互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 作闭锁以及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等 相关功能
间隔层:继电保护装置、系统测控装置、监测功能组主
性能目标 广域同步时间精度 整体优于1us 提供的BITS信号满足ITU G.811、 G.812、 G.813的不同等级 对时间同步精度进行精度测量,提供压毫秒级 的测量数据;
31
技术发展方向
广域时间频率同步技术
32
技术发展方向
第一层保护,IP协议的访问控制。对时NTP服务端仅存 在于时钟装置,监测NTP服务端存在于被监测装置,它们的 IP地址不同,因此正确配置IP地址后,监测的请求不会与 对时请求混淆,保证了不同用途的NTP服务不会冲突。 第二层保护,协议标识的访问控制。通过Reference Identifier字段区分监测和对时的NTP服务。监测的NTP不 应响应“TSSM”标识以外的请求报文;对时的NTP则不应响 应标识为“TSSM”的请求。从而保证了任何情况下两者不 会冲突。
B码
GPS 北斗GPS北斗
主控继电室
时间同步系统 主时钟机柜 主时钟 CT-TSS2000
(GPS+北斗+铷原子授时)
光电转换器
直流220V 交流220V 交流220V 接地
防雷器 防雷器
220kV继电室
IRIG-B(DC)码
500kV继电室
时间扩展装置 机柜 时间信号扩展装置 CT-KZ001
B码
18
解决方案
模式三
19
解决方案
模式三
20
时间同步管理模式
调度主站组网特点一: 时间同步监测中,NTP采用客户/服务器模 式。该模式中,时间管理服务器为客户端,被监测设备为服务端。时 间管理服务器定期向被监测设备发送报文。时间管理服务器依照被监 测设备返回的时钟报文计算时钟偏差,但不会修改被监测设备的时钟 监测用途NTP与对时用途NTP的区分
8
解决方案
电力系统时间应用
调度技术支撑平台 OPEN3000、D5000 WARMS、EMS/GIS 计费系统…
变电厂站 二次设备 或系统
保护装置、测控装置 故障录波、雷电定位 行波测距、监控系统…
通信系统
SDH设备,远动
9
解决方案
常规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组成
主时钟屏 北斗 主时钟1
B码 B码
时间信号扩展屏
22
时间同步管理实施方案结构图
工作站1 工作站2 工作站3 服务器1 工作站2 打印机
量对 时 测
测对 量时 与
NTP NTP
NTP
量对 时 测
测对 量时 与
NTP NTP
NTP
NTP
NTP
量对 时 测
量对 时 测
测对 量时 与
测对 量时 与 SNTP对时 A网
主时钟
B网 SNTP对时
NTP NTP NTP NTP
IED等二次设备
过程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电压互感
器等一次设备及其所属的智能组件以及独立的智能电子装 置
12
解决方案
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网典型组网模式
模式一 站控层采用SNTP/NTP授时,间隔层和过程层设备采用IRIG_B(DC)对时 典型应用:陕西延安750KV智能变电站; 模式二 配置一套北斗/GPS双卫星时间同步系统; 站控层采用SNTP/NTP授时,间隔层和过程层设备采用PTP对时,间隔层 设备同时接收IRIG_B码; 典型应用:吉林长春南500KV智能变电站 模式三 配置双套北斗/GPS,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均采用PTP对时方式;AB网 双网双备,同时具备两个PTP主钟在线工作,通过BMC算法决策工作状态 典型应用:辽宁何家变220KV智能变电站
4
绪论
同步 信号之间在频率或相位上保持某种严格的特定 关系,即在相对应的有效瞬间以同一平均速率出 现 时间同步 通过一定的比对手段使两个时钟时刻保持一致 时间同步分类 相对时间同步,是指某个系统内的时钟所进行 的时间同步 绝对时间同步,是指除了完成本系统内的时间 同步外,还要与国家标准时间和国际标准时间 UTC相同步
普 通 厂 站 时 间 同 步 系 统
必要
卫单 星应 单用 钟系 统
数 字 化 厂 站 时 间 同 步 系 统
重要
全 省 广 域 时 间 频 率 同 步 网
全 国 广 域 时 间 频 率 同 步 网
异常重要
不同的 需求对 应不同 的解决 方案
需要
2013年1月24日,国家电网因时间错误造成国调中心和四川省调相关 系统和设备故障,使四川二滩电站和瀑布沟电厂发电机组异常关机。 2013年4月15日,国家电网公司国调中心发布2013年82号文件,要求 加强对时间的运行管理。高精度时间同步对电力系统已经异常重要!
两网统一
天地互备
广域同步
28
技术发展方向
广域时间频率同步系统
整体设计
灵活组态
强化管理
可控运行
设计原则
标准接口
开放兼容
分级实施
逐步完善
29
技术发展方向
广域时间频率同步系统组成
广域时间频率同步系统
GPS 北斗
时间在线管理监测系统
网管数据
一级基准时钟
测量数据
在线监测装置
网管数据
GPS 北斗SDHFra bibliotek时间频率 信息
世界协 调时 UTC
与世界时原点一致
绪论
频率基准
主要分类
石英钟 温补晶振,恒温晶振,压控晶振 原子钟 铯原子钟、氢原子钟、铷原子钟 原子钟精度:铯 > 氢 > 铷 光钟 新一代原子钟。分为原子光钟和离子光钟,2010年美 国铝离子光钟,精度可达37亿年误差不到1秒
7
解决方案
电力时间同步系统的演进
脉冲 串口
IRIG-B码 网络
时间信号扩展装置
时间信号扩展屏
脉冲
时间信号扩展装置
GPS
主时钟2
时间信号扩展装置 时间信号扩展装置
串口
IRIG-B码
光输出 光缆
光接收
光接收
网络
光缆 IRIG-B(DC)码
10
四川西昌500kV变电站拓扑图
主变继电室 四川西昌500kV变电站系统拓扑图
时间扩展装置 机柜 时间信号扩展装置 CT-KZ001
智能变电站 时间同步系统
成都可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
目录
1、绪论 2、现代授时技术5、解决方案
2.1 模式一(站控层NTP、间隔层/过程层IRIG-B) 2.2 模式二(站控层NTP、间隔层/过程层PTP,间隔层IRIG-B) 2.3 模式三 (三网合一,全站PTP)
3、技术发展方向
2
绪论
时间系统
磁盘阵列 网管服务器 通信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 网管数据
电力 调度 数据网I I区
在线监测装置
交换机
二次基准时钟
测量数据
GPS
北斗
SDH
时间频率 信息
测量数据
在线监测装置
工作钟
时间频率 信息
网管数据
扩展装置
30
技术发展方向
广域时间频率同步系统
功能目标 广域时间频率同步,频率时间两网统一 分级分层在线监测,横向纵向全覆盖管理
回归年长度的 1/31556925.9747
原子时 TAI
铯 -133 原子基态的两个超 当前的时间基本计量 精细能级间在零磁场下跃 系统 迁辐射9192631770周所持 1000万年仅误差1秒 续的时间 ; 国际原子时TAI和世界时 UT1的结合,UTC(t)TAI(t)=N秒(N为整数), UTC(t)-UT1(t)<0.9秒 以闰秒方式修正UT1 与TAI之间的差值, 闰秒时间规定:6月30 或12月31日的最后一 分钟为61秒或59秒 6
13
解决方案
模式一
组网特点
站控层采用SNTP/NTP授时,间隔层和过程层设备采用IRIG_B(DC)对时 ;不占用间隔层,过程层网络资源,对时网独立,各层之间采用 “点对 点”方式连接,用时设备大部分都具备IRIG_B码对时接口,技术成熟,对 时精度较高;
单向授时,路径时延扣除不一致,需要点对点接线,接线较 多,施工繁杂,无法共享站内网络资源,数字化变电站的数字 化,网络化的要求不一致; 早期智能站通常采用的对时组网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