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润滑脂培训课件
• (二)内燃机油的组成
• 用于内燃式发动机的润滑油称为内燃 机润滑油,简称内燃机油、发动机油 和曲轴箱油。内燃机油是以适度精制 的矿物油(以石油为原料,经分馏、 精制和脱蜡等加工过程得到的润滑油 料)或合成油(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 制备的润滑油料)为基础油,加上适 量添加剂调合而成的。
• 我国内燃机油基础油90%以上为矿物油, 合成油的应用比较少。
• 内燃机油在润滑循环过程中能将摩擦表 面的杂质带走,送至曲轴箱中,并通过 机油滤清器将杂质在滤出,从而起到洗 涤作用。低黏度内燃机油,循环流动快, 洗涤作用比较好。
• (4)密封作用 发动机各机件之间都有 一定的间隙。如果没有间隙,活塞与气 缸、活塞环与环槽就不能作相对运动。 有了间隙,就带来了密封性问题,若气 缸与活塞间的密封性差,燃烧室就会漏 气,其结果是使气缸内有效压力降低, 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同时 废气还会窜进曲轴箱,造成内燃机油的 稀释和污染。
• 2.内燃机油的作用
• 内燃机需要有内燃机油的可靠润滑才能 确保其正常工作。内燃机油的主要作用 如下。
• (l)润滑作用 发动机运转时,许多机 件都存在着相互接触,如果得不到有效 润滑,就会发生干摩擦。这不仅会降低 发动机功率,而且还会使摩擦表面的金 属熔化、磨损、甚至使机件卡死,造成 严重的机械事故。
• 内燃机油在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形成的油 层,具有密封作用,可保证活塞与气缸
• 壁之间不漏气,也防止废气窜进曲轴箱。 通常,高黏度内燃机油具有更好的密封 作用。
• (5)保护作用 发动机中的金属表面经 常与空气、水蒸气和燃气等腐蚀性气体 相接触,极易受到腐蚀,如果金属表面 经常保持有一层内燃机油油膜,就能使 金属表面与腐蚀性气体隔开,保护金属, 使其减少或避免腐蚀。
• SD/CC、SE/CC和SF/CD三个品种的汽油机 /柴油机通用油,每个品种按GB/T 14096 -94划分黏度等级。
• 传导向温度较低的零件,另一部分热量 随着内燃机油的循环而消散在曲轴箱中。
• (3)洗涤作用 发动机在工作时吸入的 新鲜空气,虽然经过空气滤清器滤清, 但仍会带进一些砂土、灰尘;而燃料燃 烧后还会形成炭质物;内燃机油氧化后, 会生成胶状物;机件磨损可产生金属屑。 所有这些均会沉积在摩擦表面上。
• 如果不将其清洗除去,就会加剧机件磨 损;同时胶状物还会黏结卡死活塞环, 致使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
• 主轴承的负荷为5.0~12.0Mpa。有一些摩 擦零件,如凸轮和气门挺杆等,还断续地 处于极压润滑状态,连杆的轴承要承受冲 击负荷。
• (4)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内燃机在进 气冲程中吸入的尘埃,燃料燃烧生成的废 气和固态物,以及润滑油在高温和低温下 氧化生成和积炭、漆膜和油泥等沉积物, 都会对各摩擦面起加速磨损和增大腐蚀的 作用,缩短摩擦零件的使用寿命。
• 另外,内燃机大多在室外使用,冬季不 工作时,其零部件的温度与环境温度接 近。当冷机起动和运转开始时,各摩擦 面极易发生干摩擦和半干摩擦。
• (2)运动速度快 内燃机曲轴转速多 为1500~4800r/min,活塞平均速度高达 8~14m/s,摩擦面上形成润滑油膜非常 困难。用喷溅或飞溅方法进入活塞与汽 缸壁之间的润滑油,
• 油品添加剂是指那些加入油品中能改善和 提高油品使用性能的物质。内燃机油中常 使用的添加剂有清净分散剂、抗氧抗腐剂、 抗磨剂、增黏剂、降凝剂、黏度指数改进 剂、抗泡剂和防锈剂等,且多为复合添加 剂。
• (三)内燃机油分类
• 我国内燃机油的性能分类(或称用途分类) 按GB/T 7631.3-1995《内燃机油分类》 进行,该标准是参照API分类方法制定的, 其使用性能按顺序逐级提高,依次
• 还会被未汽化燃烧的液体燃料稀释和带 入燃烧室而烧掉。因此,在活塞与汽缸 壁之间,经常处于边界润滑状态。热膨 胀和热变形会影响各运动零件正常的配 合间隙,严重时会导致发生摩擦面粘着 和烧结等故障。
• (3)载荷重 现代内燃机的热效率高, 质量小,功率大,因而运动零件单位摩 擦面的载荷很大。例如连杆的轴承负荷 为7.0~24.5Mpa,
• 润滑作用是用润滑油将摩擦表面隔开, 形成液体摩擦,以减少摩擦阻力和机件 的磨损。润滑油在金属表面上保持一层 紧密牢固油膜的能力,称为润滑性或油 性。
• (2)冷却作用 发动机在工作时,产生 大量的热量,为使发动机正常工作,必 须对发动机进行有效的散热,使之达到 热平衡。内燃机油的冷却作用是指发动 机工作时,其不断地从气缸、活塞、曲 轴等摩擦表面吸取热量,一部分热量
• 反映了汽车发动机在不同年代其性能、 结构发展的不同要求,并依照内燃机 热负荷、机械负荷大小及操作条件的 缓和程度来划分类别。同时,参照采 用SAE(Society Automotive Engineers,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 黏度分类方法,又制定了GB/T 14906 -94《内燃机油黏度分类》,它将内 燃机油分为不同的级别。
• (四)内燃机油规格
• 目前,我国有效的汽油机油标准是 GB/T11121-1995《汽油机油》。该 标准规定以精制矿物油、合成油或 混合精制矿物油与合成油为基础油, 加入多种添加剂制成的汽油机油和 汽油机/柴油机通用油的技术条件, 其产品适用于四冲程发动机,共包 括SC、SD、SE和SF等四个品种的汽 油机油,
润滑油、润滑脂培训课件
• 第一节 润滑油分析
• 一、内燃机油规格
• (一)内燃机油的作用
• 1.内燃机的工作特点
• 内燃机与其他各种机械相比,随着内 燃机向高速度、高强度、大功率和防 止废气污染待方面不断发展,其运
• 动零件的摩擦面有许多特殊性。根据其 工作状况,工作特点归纳为:
• (1)温度高,温差大 内燃机除了产生 摩擦热以外,还要受到燃烧产生热的影 响,因而当内燃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各 摩擦面的温度都比较高,如活塞顶、汽 缸壁及汽缸盖,大约在250~300之间, 活塞裙部大约在110~150之间,主轴承、 曲轴箱油温为85~95。